社工中国首页
新闻聚焦
理论前沿
政策法规
实务探索
队伍建设
行业发展
公益园区
社工之家
沙龙互动
首页
>
标签云
>
行政性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二)
改造游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行政性社会工作形成过程中的一个节点。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三)
禁绝烟毒是19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行政性社会工作体制形成的一个关键性事件。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五)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新的社会行政架构的搭建。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七)
在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起到了辅助作用,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取消。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形成(八)
在新旧政权交替的时期,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极为重视阶级的划分,凡属于人民范围内的贫困、失业等等人群,就应该给予救助或关怀,而对不属于人民范围的那些落难人群,就只有运用专政的手段予以强制清除了。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发展(一)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形成时起至今,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56年至1978年,属于农村集体经济供养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至今,属于从农村集体经济供养逐渐向国家统一供养过渡的...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发展(二)
与农村合作医疗一同出现的,还有数量庞大的“赤脚医生”队伍,他们扮演的角色与社会工作者有相近之处。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发展(三)
从1957年到1983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城镇职工福利制度。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发展(四)
政府推动的残疾人工作模式是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大特色,社会福利企业只是这一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范围在残疾人劳动就业领域。
社会工作在中国: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发展(五)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引用朱小玲和陈俊的研究成果,将这一历史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精彩推荐
【央视网】总书记说这个群体“很不容易”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两会现场观察)
最全!看2025《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会议召开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
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突发事件后心理援助与社区治理”圆桌对话
辽宁举办2025年度社会工作人才交流示范活动
江西省“薪火共益”计划正式启动
世界社工日,招募联合发声伙伴
广东省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工作部长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