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云> 泸州市救助管理站
授人以渔—社工服务为重病妇女输入新的生活希望
在救助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为救助对象提供政策所规定的“食、宿、医、通讯、交通”五类常规服务就能解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往往能突破常规救助工作的瓶...
泸州市救助站参加第九届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
活动除了发放社工方面的宣传资料、向市民解释社会工作内涵及意义等外,还通过邀请往来的群众参观社工活动展板、参加游戏体验、在指纹签到树上为社工“点赞”等方式加深他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以及“社会管理”和“社会...
流浪老人的新生—泸州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纪实
尽管在救助管理机构中开展个案工作的持续时间往往都不是很长,但将社会工作服务融入常规救助工作中毕竟能让服务对象经历更多,学习更多,领悟更多,改变更多,获得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救助系统全面推进专业社工...
案例研究:流浪少女偏差行为矫正实例
2014年10月16日18时许,大山坪派出所民警在街边找到一名12岁流浪女孩(即本例案主陈某),此女自述随其母居住于云南某偏远山区,从未念过书,自6岁起其母便外出务工,陈某靠母亲每月寄回的50元钱独自生活,直至3日前...
“授人以渔”救助站助流浪少年变身专业发型师
四川省泸州市某县小伙张某,因早年丧父,家庭功能缺失、监管缺失,自初一辍学后便游手好闲,四处流浪。经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泸州市救助管理站多次救助,成了两市救助站的“常客”。
背井离乡60年 救助站助高龄老人返乡寻亲
社会工作因其专业性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复杂,往往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时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为总结和提高,也特别注重评估工作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什么结果”。而以本案例而言,并没有运用到什么...
实务试点:抗逆力方法助“鸵鸟”青年抬起头来
2014年9月,四川省泸州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采用优势视角,运用抗逆力等社会工作方法成功协助一名被生活压弯了腰,盲目逃避的失业青年鼓起勇气面对困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