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前天上午,由南京市民政局、扬子晚报社和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寻找南京最美社工大型社会公益行动,进入关键的环节——邀请各界专家及服务对象对入围50强的社工作终期评审,在严格的评选规则和评分标准下,本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最终选出了11名“最美社工”和11名“最佳社工”。记者看到,这些最美和最佳来自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福利机构、司法矫正等各相关社会工作的领域。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专业社工、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恒盛嘉园社区主任张文晶以较高票数获得“最美社工”的冠军,秦淮区明星社区主任徐水兰获得亚军,有趣的是,两位女主任的年龄相差整整20岁。

专家们按照社工的奉献度、美誉度、专业性、创新性及感人度这五项作为标准,每项20分,总分为100分。评审会上,各位专家的评审依据是:入围50强的社工个人自荐资料、以及最近一个多月来各高校师生深入基层寻访他们后如实记录的材料。10位专家仔细察看50名社工的资料,并轮流打分决定最终结果。评审组长、南京晓庄学院社会学院院长段继业教授在评审会上宣布打分标准和具体参考条件,明确五项评估标准:“奉献度”指是否一线社工、工作强度与难度如何、工作时间一般为多久;“美誉度”指服务对象的认可和赞誉度、政府等部门的表彰与奖励、媒体的宣传等;“专业性”指是否具有初级或中级社会工作资格证、有无专业社工的背景、有无明确的社工意识;“创新性”指在社工工作中是否有亮点。社区工作看上去很平凡,但在日常琐碎的社区事务中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难得。“感人度”也是此次评估规则的重点,在平凡的材料中寻找亮点和泪点。

评选过程中,专家们认为大量的社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青春,但却不为社会关注,其实一些优秀社工的表现让人惊叹,所以此次举办的寻找南京“最美社工”活动也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首届寻找南京最美社工获奖名单

11名南京最美社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来自领域  所属区  岗位

张文晶  女  1983.12   社区     鼓楼区  党委书记、社区主任

徐水兰  女  1963.08   社区      秦淮区  社区主任

于桂花  女  1965.09   社区      玄武区  社区书记兼主任

卢金艳  女  1985.11   社会组织  建邺区  机构首席统筹助理

何春兰  女  1983.08   救助站             社工

谢  雯  女  1979.12   社区      鼓楼区   社区主任

周  蓉  女  1960.06   社区      秦淮区  党委书记兼主任

章小怡  女  1973.01   市慈善             办公室主任

陶艳红  女  1971.01   社区      鼓楼区  丁山社区党委书记

达  敏  女  1975.08   社区      玄武区  社区书记兼主任

唐武斌  女  1967.06   社区      建邺区  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

(与第10名并列)

11名南京最佳社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来自领域   所属区    岗位

谢道兰  女  1966.02  社区       玄武区    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

王  娟  女  1985.10  社区       玄武区    社区主任

陈金松  男  1972.12  社会组织   建邺区    主任

朱华福  男  1960.01  社区       建邺区    社区主任

金佳慧  女  1988.03  区福利院   建邺区    员工

高  洁  女  1987.03  社会组织   雨花台区  社工

陈文美  女  1954.01  社区       秦淮区    社区主任

鲍  雯  女  1989.06  社区       栖霞区    社工

钱  洁  女  1962.09  社会组织   雨花台区  园长

高文明  女  1980.01  司法       栖霞区    社工

赵  卫  女  1967.01  社区       玄武区    党委书记(与第10名并列)

首届南京11名最美社工事迹简介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张文晶:尝试物业、社区一体化管理

女,1983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鼓楼区恒盛嘉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中级社工师。承担社区的一切事务,特别关注民政对象和老年人、低龄儿童。曾获江苏省文明职工、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南京市好青年、下关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功个人等荣誉,被推荐为南京市党代表、鼓楼区政协委员、江苏省工会代表。

恒盛嘉园社区是主城区内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小区管理曾经非常混乱。张文晶尝试走社区、物业一体化管理的新路子,成立民非组织——“恒盛服务站”,自己做法人,取代原商业化运作的物业管理公司,实行零利润的物业服务管理,探索社区和物业有机统一、合二为一的经济适用房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新模式。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徐水兰:能记住大多数居民家电话

女,1963年8月生,本科学历,2002年从事社区工作。先后获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职业资格和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参加江苏

苏省“小巷总理”演讲获得第一名,是南京市委宣传部成立的宁师傅热线的一名热心志愿者。工作十几年来,这位尽心尽力的社区主任、省“创先争优”的优秀共产党员,默默地改造着社区,理顺了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用真诚、真情、真心和智慧,撑起了龙王庙社区的一片天,改变了社区。她对社区了如指掌,记得社区内大多数居民家的电话号码,重点户的电话她张口就能说出。走家串户4000多户,为社区居民解困解难3000余次,用真情感动无数家庭。但她常说自己不是称职的母亲——家住浦口区,每天很早就赶去上班,常常又披星戴月回家。居民说:她用点滴关爱滋润千家万户。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于桂花:坐着轮椅去社区工作

女,1965年9月生,现任玄武区锁金村街道新庄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社会工作师。曾获得2009年及2012年的“南京好市民”、“2012年度先进个人”、“2013年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她把“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作为座右铭,用实际行动履行承诺,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头,不端架子,不耍官腔。2010年11月因胰腺炎突发累倒,不得不入院治疗,后又查出患有脊柱脊椎多发性硬化症。社区居民纷纷前来看望。出院后每天坐着轮椅被老公推着去社区工作。她认为,“社工精神”就是“奉献,创新,爱心,责任心”。居民说她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女子,用女性的臂膀撑起社区的一片蓝天。她被居民称为美丽的社区人。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卢金艳:为上千名志愿者提供培训

女,1985年11月生,社会工作师,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社会工作者。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院级优秀毕业生。2006年正式加入北京协作者,2007年参与组建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从一名一线社工成长为一名兼具督导和项目管理、组织管理经验的成熟社会工作者。不论是五六岁的流动儿童,还是年过花甲前来求助的咨询对象,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金艳姐”。7年间她与同事们为超过20万的流动人口家庭、青年志愿者、社区居民等提供2000余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全国1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青年社工学生提供专业督导,为千余人次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组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培训。在服务实践中,卢金艳与同事们将“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落实到一线服务的每个环节,使100多名流动人口成长为志愿者。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何春兰:帮助1200多名流浪儿童

女,1983年8月生,社会工作师,2007年6月毕业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系,供职于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真情帮助1200余名流浪儿童。来到救助管理站工作后,针对单一的物质救助已不能满足流浪儿童身心健康、文化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站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拓展工作思路,积极引进社会工作理念,探索专业化、人性化、科学化的工作方式。针对不同需要的流浪儿童进行专业介入,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非正规教育、生活技能培训、社会融入等工作。在促进个体发展,回归家庭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工作中,她始终能够秉持“助人自助”理念,关注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儿童福祉最大化。她的服务箴言是:服务他人,成就自我;甘于平凡,乐于奉献。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谢雯:社区工作让她“破茧成蝶”

女,1979年12月生,鼓楼区小市街道东井亭社区主任。2009年放弃大学对口专业的工作,来到东井亭社区为居民办实事,涉及到低保和房保工作、医疗救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各种民生救助工作,现在是中级社工师。开始时面对居民谩骂吵闹几乎手足无措,如今却能从容面对,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她即使受到巨大委屈,也能调整好自己坦然面对,4年多基层岗位经验,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式,那就是——用帮扶救助的善心、平等待人的诚心、坚持公道的真心,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周蓉:先为孤寡老人送年夜饭

女,1960年6月生,是秦淮区淮海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新秦淮区第一届人大常委、第一届党代表。她总是想到每一个居民,考虑他们的需求并记在心中。在居民心中,她是最值得尊重和信赖的人,因为她带给他们无限温暖。她怕孤寡老人孤独,百忙中也会抽空看望老人,帮他们整理屋子,为他们揉肩捏腿。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到不寂寞。每年大年三十,自己还没吃饭,会先想到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热腾腾的年夜饭。还会打电话给困难居民送祝福,直暖到居民的心窝里。周蓉牵头做了无物管小区的自治,充分发扬社区民主建设,在助人自助中提升文明和谐度。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章小怡:用爱心点亮孤残孩子心灯

女,197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9月参加工作。进入民政战线23年,先后在南京市儿童福利院、市慈善总会工作。在对孤儿的教育上,她根据学生特点,探索“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课堂外,她是学生的好妈妈,给这些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母亲般的温暖。她自觉用言行诠释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用爱心点亮孤残孩子的心灯。工作业余潜心学习,取得本科学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2013年6月,章小怡参与编写的《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教育活动设计》一书出版。到慈善总会工作后,她做爱心捐赠者的朋友,竭尽所能实现他们的捐赠意愿。对弱势群体,她能像亲人一样帮着排忧解难。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陶艳红:老人们好女儿 困难儿童好妈妈

女,1971年1月出生,原是下关区回龙桥社区党委书记和主任,现为鼓楼区丁山社区党委书记。她用心做事、用情服务,把社区群众当亲人,赢得群众信赖。12年社工生涯,她当过老人食堂负责人、社区艺术学校校长、社区家园报总编,是社区各项工作的总策划。丰富的经历,让她更能了解居民的需要,并及时送上关怀。对社区居民来说,是老人们的好女儿、好帮手,困难儿童的好妈妈、好老师、居民群众的好知己、好姐妹。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陶艳红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倾注到工作中,她默默地播撒着爱的种子,无怨无悔地书写着对社区事业的忠诚。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达敏:当兵的经历使她敢于吃苦

女,38岁,锁金村街道锁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部队当兵的经历注定她是个敢于吃苦的人。达敏经常走进小区与居民打成一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给出合理解释,避免社区矛盾纠纷的发生,面对群众需求,她努力做到“有求必应”。工作中表现出高度责任感,遇到物业、邻里纠纷,不论何时总是及时承诺公开。对辖区残疾人、空巢、高龄老人等困难群体,她不忘送去温暖。达敏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奉献着,充分展示了新时期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首届南京“最美社工”评选揭晓 - 中国社工时报 -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平台

唐武斌:28年来没休过完整假期

女,1967年出生,建邺区兴隆街道仁河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是居民心目中一位笑靥如花的最美社工。社区工作28年来,唐主任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社区,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用真情感知群众冷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平凡而又踏实地实现着她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情系社区、心系居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居民满意的情怀,凝聚着党心、民心,精心营造着社区的文明、和谐,社区居委会工作就是唐主任事业的全部。她常说:“社区是我家,我工作我快乐。”

■专家观点 借寻找最美社工 盛赞社会公益

前天评选现场,来自南京社会工作各领域的专家经过一上午紧张的阅读、统计、打分,对南京社会工作的现状也从各自的角度作出解释。

南京大学河仁慈善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友华:社工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和支持 眼下社工招聘门槛过低,尤其是一些社工人员之前并没有相关社工方面的教育背景,也没有考取过社工资格证,在专业水准上会有所缺失,这也是社工这一行业在社会上尚未得到全面认可的原因之一。同时他又觉得,相对北京、上海和广州这几个城市,目前南京在社工行业这方面的努力仍有待提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帮扶与支持,社建力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锁金村街道工委书记、市人大代表石磊:社区养老成为很多老年人的选择 锁金村街道正在营造社区养老服务,街道的老年人占总人口22%,超过南京市18%的平均老龄化率。而社会上很多养老闲置着床位,就是因为价格把老人挡在门外。社区养老因此成为多数老人的选择。本次寻找最美社工活动的赞助企业、南京娱乐养老研究中心主任侯国新,在街道也投资了“万家帮娱乐养老中心”,不同于社会上其他养老院,它以“微利”为发展目标,重点照顾那些空巢和独居老人。这个中心在街道运营了两年,效果非常好,老百姓很买账,正以“点—线—面”的结构向玄武区和南京市推广。

南京市委社建工委副书记史锦平:对引进社工人才起了积极作用这次“寻找最美社工”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对宣传社区建设、引进社工人才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而这些社工本身就是“博爱”的化身,一方面也是符合了南京作为“博爱之都”的精神。史书记说,目前国内很多社会组织仍处在起步阶段,但相比较而言,南京市在发展“公益项目”方面已经是比较快的了,已呈“井喷”状态,而社会组织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两点:一方面是有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也是扎根于社会的支持。与南京社工协会发起的“寻找最美社工”活动类似,在发掘社会公益行动方面,市委社建工委近期启动的“推荐公益先锋(项目)”活动也是一次公益大放送。“这是继去年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每届项目评审都会评出社会公益先锋十强,让大批这样的民间公益组织可以越来越多地在社会各个领域释放出正能量。”

南京晓庄学院社会学院院长段继业:让社会重新认识他们 社工的专业背景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实际上很多老社工没有,而他们常年服务于社区的丰富经验,却在“软实力”上比那些刚刚上岗的年轻人更具竞争力。“寻找最美社工”公益行动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寻找,更是引领南京城市社会营造专业社会工作理念的传递,对于年轻社工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呼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社区工作,甚至来社区没多久又走了。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待遇不高,造成社工专业成为“冷门”,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正是通过社工的典型引领,让社会和政府部门重新认识他们。

服务对象代表、玄武区人大代表陶惠风:希望社工尽快“减负” 我是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的居民,经常与社区工作人员接触,对于这些社工的辛苦与努力我特别理解,我希望社工能尽快“减负”。很多时候社工的时间都花在记录纸质档案上,尤其是各种调查、评比等,大量的精力被占据。我们经常到社区办公室帮忙,正式社工都去搞上面各部门下派的任务去了,社区成了空心化。我也经常提议要给社工减负,少做纸质档案工作,多为居民做实在的事。

南京市民政局政权处处长徐贻珠:年轻社工眼光要放远一点 一些年轻人刚进入社工行业,但在心态上依旧对这项行业存在摇摆不定的心态,经常有许多年轻人刚进社区就想着“跳槽”到其他行业。既然选择了社工岗位并作为职业,就应该把心态放正,踏实一点,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总是停留在眼前。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的提升空间很大,国家也做出顶层设计,在社区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正是走进基层的一次绝好机会,方方面面都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公益创投协会常务副会长常建东:公益创投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上 两年前南京启动的财政资金扶持的“公益创投”,就是在社区服务方面投资社会组织及其项目,主要体现在社区治理、养老服务、帮助困难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社区服务上。每年3月底都会开启一次“社洽会”,主要就是一种可以让各个社区与公益创投会洽谈社区服务项目的评估会,同时也会有专家坐镇,把关每项社区申请项目,并给出指导意见。

南京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蒋勇:慈善已走进社区 许多“慈善”项目归根结底是绕不开“社区服务”这个范围的,这些项目的开展与策划也都是激活社区服务的方式。以前的慈善项目多是等别人上门寻求帮助,现在则需要主动开门做慈善,走进社区实实在在了解基层情况。社区与慈善总会各有各的资源,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我们有资金,社区有人才,这样就可以做到资源延伸共享,通过项目和活动帮到需要的人。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4/0121/46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