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机构建设 精康融合“三纵三横”显成效:公益创投“南沙模式”的创新实践

精康融合“三纵三横”显成效:公益创投“南沙模式”的创新实践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精神障碍者的社区康复需求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指引,以促进这一群体的全面康复。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市及南沙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成功开创了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南沙模式”。

本文旨在介绍广州市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广州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以及南沙区民政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成功运营的第十一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南沙智友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项目”2.0升级版,探讨其创新性的“三纵三横”模式及其具体成效。

“三纵”即服务、机制和平台,“三横”则是患者个人、患者家属和精神康复力量。这一模式通过服务、机制、平台与个人、家属、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布局,进一步完善了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的支撑网络。

一、“社工+成长营”:构筑全方位康复体系

“社工+成长营”模式在“南沙智友营”项目中成功构筑了全方位的康复体系,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专业、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他们的社区康复和社会融入。

(一)专业支持为核心

通过“社工+成长营”的形式,项目强调了社工在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社工不仅关注患者的心理与社会功能恢复,还注重他们的价值与能力挖掘。社工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动态康复成效评估、一对一康复训练、同质性小组等多样化服务,确保康复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个性化服务方案及动态调整

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包括《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精神状况综合评估表》《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表》等,社工、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团队成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些计划涵盖服药训练、心理辅导、躯体训练和社交技能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康复服务。同时,项目注重康复成效的动态评估,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康复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进展和需求变化。根据评估结果,社工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服务方案,确保康复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截止目前,项目已为南沙区50名在册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患者建立了详细的患者档案,并开展个性化服务100人次。

(三)三大体系并建

1、社区康复体系

社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社区融合活动,搭建患者与社区之间的桥梁,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如通过“寸草春晖,感恩父母”南沙智友营家庭关系调适主题活动、“共享欢乐,绽放心灵”南沙智友营社区游园等活动,患者们在与社区的互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更有信心地面对自己的康复过程和生活挑战。

202

2、社会融入体系

社工通过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和互动训练,如“春暖花开,绽放好心情”南沙智友营园艺治疗小组活动、“一笔一划,创造无限”南沙智友营绘画小组活动等,帮助患者结识相同背景和经历的伙伴,建立社交网络,提升社交技能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

3、社会就业体系

项目工作视角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转变,强调精神康复患者的价值、能力和天赋,重视患者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提升,通过职业指导和职业体验活动,如联合奶茶店、百货超市等开展“职来职往,未来可期”南沙智友营职业指导小组活动和“职”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南沙智友营职业体验活动等,帮助患者了解职业市场,掌握职业技能,为患者提供真实的职业体验环境,提升其走向社会的信心和动力。

二、“服务+机制”“患者+家属”:多头并进深度服务

项目通过整合专业力量、建立完善的机制、搭建多元化平台以及动员社会力量与家属的广泛参与,为精神障碍患者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了患者的社区康复进程。

(一)专业力量的整合与提供

项目依托广州市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经验,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还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康复师加入团队,他们与社工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康复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专业服务。项目还联动南沙区民政局,整合了1.0时代的专才志愿者和社区基层服务干部,为他们提供了系统的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精神病学知识普及、精康人员社区服务突发情况应对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服务人员在专业知识、服务技巧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项目定期组织服务交流会,为社区基层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探讨服务难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了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协同与合作,共同提升了南沙区精神康复服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204

(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南沙智友营"项目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展现了高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项目不仅建立了服务联动机制,通过搭建联络员名单机制和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了多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确保了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能够迅速被识别并推送到最适合的服务机构。这种跨部门的服务联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南沙智友营"还建立了"家友会"家庭专项服务社群,为患者家属提供了线上线下的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搭建了患者家属之间的互助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家庭的支持力量。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共同构成了"南沙智友营"项目高效、专业、全面的服务体系,为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精康融合“南沙模式”:公益创投的本土化与专业化

精康融合的“南沙模式”通过公益创投的本土化与专业化实践,不仅促进了精康工作视角的转变和社会组织角色的重塑,还推动了社区资源整合方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为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精康工作视角的转变

精康工作在南沙模式中实现了从“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更加关注精神康复患者的价值、能力和天赋,而非仅仅聚焦于他们的问题与障碍。为此,项目被命名为“智友营”,寓意深远:首先,“智友营”谐音粤语的“至有型”,传达出患者同样具备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信息;其次,“智友”与“挚友”谐音,象征着患者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彼此支持、共同前行的伙伴,解决社会关系网络薄弱的问题;最后,以成长营的形式开展项目,不仅增强了患者与项目的粘度和服务深度,更确保了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社会组织角色的转变

在社会组织层面,南沙模式带来了从“向政府争取项目”到“自主设计项目、政府资助部分资金”的显著变化。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渠道,也促进了政社合作模式的深刻变革。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为初创期和中小型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种子资金”,鼓励它们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社区需求自主设计项目,有效提升了社会服务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同时,社会组织在公益创投平台的支持下,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一批兼具名气和口碑的品牌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和服务效能。

(三)社区资源整合方式的转变

在社区资源整合方面,南沙模式实现了从“被动输送”到“贴近群众主动整合”的跨越。公益创投项目的引入,使得社区资源的发现与整合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通过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公益创投能够精准对接那些尚未被现行公共服务覆盖的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此外,由于公益创投项目扎根社区、贴近群众,它们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推进“五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从而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结语

广州市及南沙区在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领域的创新实践——“南沙模式”,通过其独特的“三纵三横”服务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还深刻影响了社区康复的整体格局。这一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服务、患者及家属的全力配合等。“南沙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现了公益创投在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地区和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通过引入公益创投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需求的日益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沙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能够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共同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融入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美好的社会。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build/2024/0830/439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