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智慧社工服务
智慧社工服务
一、机构简介
(一)基本情况
遵义市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建于2017年12月,是在遵义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专注于承接各类社会化非盈利性服务项目,着力打造专业化、高标准社会工作服务团队。目前服务中心有20余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其中1名中级社工师,10名助理社工师,3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应届生。其服务定位是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服务、妇女服务、残疾人服务、家庭暴力救助服务、政策咨询、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社会融入、乡村振兴等多个服务项目组合的综合性社会服务中心。
使命:用生命影响生命
愿景:人人享有美好生活
定位:街道级社工站平台擎领者
策略:专注街道级社工站枢纽型平台,构建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
价值观:专业、诚信、平等、包容、尊重、接纳
(二)项目承接情况
截止目前中心已圆满完成2019年承接“社工黔行”正安县瑞濠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长者服务项目;2021年承接遵义市“民政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试点”项目,分别是红花岗区长征街道社工站项目、桐梓县燎原镇社工站项目、新蒲新区新蒲街道社工站项目、余庆县子营街道社工站项目,红花岗区长征街道民政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2022年承接遵义市儿童福利院社工站项目、红花岗区社工总站项目、红花岗区长征街道社工站项目、红花岗区延安路街道社工站项目、红花岗区长征街道坪丰村儿童之家项目、红花岗区深溪镇大窝村儿童之家项目、红花岗区舟水桥街道河舟社区儿童之家项目、新蒲新区社工总站项目、新蒲新区新蒲街道社工站项目、新蒲新区11个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项目;2023年承接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街道社工站项目、遵义市红花岗区延安路街道社工站项目、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街道社工站项目、遵义市余庆县社工总站项目、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社工站项目、遵义市余庆县子营街道社工站项目、遵义市正安县凤仪街道社工站项目、正安县“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三)组织架构图
理事长:钟志鸿
监事会成员:刘妍妍、葛雪梅、夏长琼
督导:苏新帆、李蓓
财务:谢鑫
编外指导师:杨明珠、刘爱军、姚顺、李光伟、霍莉莉
社工:罗丹桂、王薇薇、江建勤、雷月月、葛雪梅、徐建、刘妍妍、韩玲、陶仕凤、李代亿、杨惠先、姚小燕、张洁冰、杨江惠、胡漫漫、张建霞、李婵
二、工作案例
智慧社工助推社会救助服务
(一)基本情况
社会救助是一项旨在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的重要举措,它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公平,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仍然存在部分难点,例如救助程序繁琐、就诸工作效率低等,使得受助群体难以获得及时救助。为加强救助机制的建设,提高救助效率,建立智慧社工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手机APP端,以社会救助为主要案例提供智慧社工服务。民政救助数据为基础,创建“互联网+”的社会救助模式,实现社会救助数据分析、动态监测、服务记录汇集、服务照片储存、志愿服务管理、定位服务和紧急救援等功能。
(二)主要做法
创建“系统+服务+服务对象+终端”的智慧服务模式,通过区域可视化管理功能,对社会救助个体需求实行区、镇(街道)、村(社区)统筹管理,形成线上和线下服务联动。通过数字赋能,搭建“线上+线下”的民生救助平台,整合民政救助、慈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力量,形成上下内外联动的民生救助体系。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困难群体基础数据库,并梳理形成社会救助需求服务清单。
(三)服务总结
智慧社工服务平台建立以来,用于红花岗区15个乡镇(街道)及下辖的115个村(社区),纳入动态监测对象393名,建档审核311条,整合汇集各类救助数据259条,完成探访概况369条,跟踪探访记录5941条。
责任编辑:史雪丽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24/0105/436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