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脱困问题研究——以山东省S县Z个案为例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心理脱困问题研究——以山东省S县Z个案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问题更复杂且难以被重视,亟待社会关注。二十大报告也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建设美丽乡村也需要有美丽心情。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的大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心理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提高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虽然党和国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妇女仍然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的困扰,她们急需从这种心理状态下寻求解脱。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亟需关注 

随着农村留守妇女数量的逐渐增加,心理困境成为她们不可避免的问题。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妇女与健康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帮助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她们的抑郁、焦虑问题能够大幅促进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很多农村妇女因为各种现实因素而留守农村,如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随着月收入的增加,抑郁风险检出率呈曲线变化,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的是无业/失业人员,高达31.0%。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典型的低收入群体,较多是无工作或从事低技能、低收入、低稳定性的工作,这导致她们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部分地区农村女性居民精神障碍死亡率为3.8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人数众多,心理问题突出,亟需社会关注。如何缓解这一人群的心理困境,怎样介入她们的家庭生活,实现她们的自我发展是需要我们关注与解决的问题。通过优势视角、社会支持和家庭沟通等理论,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寻找农村留守妇女所存在的潜能,挖掘她们的资源优势,促进良性家庭沟通的建立,从而帮助她们摆脱心理困境。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呈现特征

1.自我认同感低

农村留守妇女受限于其自身的成长背景、家庭条件与受教育程度等,她们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的工作或者没有除农业以外的劳动收入。且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大多依靠男性的收入维持生计,这种经济上的低/无收入会影响到她们的自我认同感。因为经济上只能依附于其他人且文化水平较低,她们大多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再加上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渗透,农村留守妇女天然觉得自己不如男性,没有独立的能力或者能力微弱,从而造成了自我认同感极低的问题。

2.抑郁与焦虑严重

农村留守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照顾家庭和子女外,她们还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这些责任会让她们感到压力和无助,尤其是在发生家庭矛盾和争吵时,她们的心理状态会更加脆弱。农村留守妇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使得她们面临着更多的社会压力。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这使得即使有能力的农村留守妇女也很难发挥自我价值,只能被困于家庭场域中不得解脱。同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容易让相对弱势的农村留守妇女感到更多的焦虑和无助。许多农村留守妇女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却不被自身认识或者身边人接纳。农村留守妇女就像被困在套子里的人,除了社会给她们的枷锁外,自身也给自己戴上了镣铐。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农业劳作等等这些社会赋予农村留守女性的责任带给了她们强大的压力,而且她们面对这种压力常常没有倾诉的出口,又没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面对困难与压力也不知所措,抑郁与焦虑情绪就会在这种状态下出现并且随着问题的持久深入而愈演愈烈,持续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进而造成她们的心理困境。

3.情感需求满足度低

农村留守妇女受限于传统家庭分工和固定场域,往往缺乏情感支持和关爱。根据调查,农村留守妇女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社交活动,她们的社交场所与社交人群较为固定,很难与外界建立联系和交流。同时,如前所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压迫,农村妇女往往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这使得她们也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她们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会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而且,由于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夫妻、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畅,农村留守妇女很容易出现孤独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体现的就是她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由于缺乏关注和照顾,农村留守妇女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和治疗自己的情绪问题。一些农村留守妇女与丈夫的婚姻关系也呈现出紧张的状态,夫妻双方常年分居两地,见面次数稀少,沟通减少,也就很难从另一半身上得到情感满足。

4.孤独、无助感强烈

强烈的孤独、无助感是农村留守妇女的显著特征,她们的生活场域越小,孤独感越强烈。农村留守妇女要承担大量的家庭事务,且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她们又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在教育子女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就像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样,受限于家庭出身,大部分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且农村家庭大多学习氛围较差,所以子女更容易在接受基础教育后选择放弃接受教育,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女性在农村的地位相对低下,所以在贫困的影响下,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就更少,很多人只能受到初中甚至小学教育。这些文化程度有限的农村留守妇女却需要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尤其是在辅导孩子作业方面,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力不从心,表现出很强的无力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留守妇女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寄希望于子女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在子女教育上无能为力。同时,农村留守妇女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虽然同在一个家庭中,但是夫妻、母子/女之间没有正向的沟通,这是造成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其中,特别是中年农村留守妇女,既缺乏与亲属之间的沟通,也缺少与朋友的交流,这导致她们的孤独感更加强烈。

5.性压抑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而言,她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照顾公婆、父母、子女,还要兼顾农业劳作,在这些显现的问题之下,还有不容忽视的是她们的性问题。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妇女是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的,一边是生活的压力,一边是生理的需求被压抑,两相作用下非常容易导致农村留守妇女出现不良的情绪问题,这种无性婚姻对留守妇女的激素分泌也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她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作为与丈夫分隔两地的留守妇女,她们往往还会担忧丈夫的忠诚问题,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还表现在对自身的担忧上,农村留守妇女在农村场域生活环境下,还可能会遭到来自其他男性的性骚扰。这种长期的性压抑状态,不利于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

构成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教育,农村留守妇女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重劳作的工作,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在农村社会中,除了上述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妇女,还有大部分是没有工作的,她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家庭中男性或子女的收入来维系,这也是农村妇女家庭、社会地位低的表现。要想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摆脱心理困境,首先要帮助她们在经济上独立起来,有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资本,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心理上的发展建设;在文化方面,受“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制约和传统家庭分工的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对自身的认同感较低,以夫为天,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负面的态度,对自己抱有“无能感”,这极大限制了她们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除了文化观念上的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也往往偏低,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位6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不知道也不会写自己的全名,最后是在身份证上才看到了她的名字。我国在1952年就开展过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但在当今社会,仍有农村留守妇女处于文盲状态,完全依赖于男性;最后是社会因素,社会保障不完善也是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存在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很多农村妇女在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困境,心理问题的治疗费用对于农村留守妇女而言太过昂贵。而且农村留守妇女在就业时容易遭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在婚姻方面的保障也仍需完善,很多农村妇女在婚姻中遭受着暴力和性虐待等。农村留守妇女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和歧视,并且缺乏自我拯救的能力。在农村社会中,心理问题仍存在被“污名化”的问题,许多心理问题在农村被归结于“精神病”,所以虽然有许多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却不能被正确认识,而是常常被压抑,久而久之,造成她们心理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她们的心理困境。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脱困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

个案资料赵女士,50岁,山东人,无业,家住山东省S县,育有二女一子,其中大女儿24岁,在外地工作,二女儿17岁,就读高二,小儿子13岁,六年级。丈夫自2007年起外出打工,打工地点多为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与丈夫常年分居两地。赵女士自述去年起进入更年期,身体表现为失眠、盗汗、双腿浮肿,情绪表现为脾气急躁、焦虑、孤独、情绪起伏大。赵女士在2023年2月因意外造成左腿骨折,年后刚外出打工的丈夫回来照顾,入院治疗期间与丈夫相处时间较多,且赵女士因为受伤不能活动导致脾气暴躁,常与丈夫爆发激烈争吵,并常常怀疑丈夫有出轨行为,家庭关系紧张,赵女士大女儿向社工寻求帮助。

接案赵女士大女儿向社工表达了对母亲心理问题和父母关系的担忧,她提到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照顾他们姐弟三个,父亲常年不在家,尤其是小时候没有网络,电话交流也比较少,家里很多事务都压在母亲身上,而且母亲又是一个很要强的人,现在母亲到了更年期,弟弟也很调皮,经常惹母亲生气,自己和父亲都不在家,母亲自己照顾弟弟妹妹,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在家里经常大吼大叫,而且身体也不太好。社工上门与赵女士进行了沟通并在其认可的前提下达成了服务协议。

预估社工协助赵女士进行了焦虑自评表表(SAS)、抑郁量表(SDS)测试,并通过观察并与赵女士及其家庭成员交流中得出,赵女士具有抑郁、焦虑情绪,对自己认同感也较低,并且还常感到孤独无助。赵女士自述,她这两年脾气越来越差,之前丈夫在广西打工的时候两人联系还比较频繁,现在去天津打工离得近了,反而联系越来越少了,因此她有些怀疑丈夫出轨了,加上儿子也不省心,才上小学成绩就不及格,赵女士十分担心儿子的未来,她说自己小时候很聪明,但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机会读书,吃够了没文化的亏,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有个好的未来,但是儿女的功课她自己也没有能力辅导,只能干着急。“我只读了小学,根本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尤其我儿子,总想看电视、玩手机,让他写作业也不听我的,我自己的妈在我2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我就想我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能有出息,不读书能有啥出息呢?孩子就是我的骄傲,我想他们以后都能过得好,别跟我一样,但是他们都不理解我。”赵女士丈夫告诉社工,自己与妻子以前的感情还是不错的,他也知道妻子自己一个人照顾家里很不容易,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内,他们经常吵架,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最后只能挂掉电话,各自生气,尤其是现在赵女士骨折不能移动,脾气更加暴躁,还疑神疑鬼,总是怀疑他出轨。基于以上情况,社工评估了赵女士的社会支持网络,确定赵女士的问题除了自身原因外,更多受家庭影响,其家庭的问题是由不良的沟通方式导致的。

计划赵女士的问题形成受家庭影响较大,所以社工在制定服务计划时,决定将赵女士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介入。目标一是帮助赵女士疏通情绪问题,缓解心理压力;二是调整赵女士家庭沟通方式,改善赵女士与丈夫、子女的关系,重新获得情感满足;三是协助赵女士重建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其孤立无援的状态;四是增强赵女士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其自信心。

介入社工借助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赵女士的家庭进行介入。运用优势视角帮助赵女士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其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例如,在社工引导赵女士发现自己能力时,赵女士回答“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是有时候觉得自己还挺聪明的。十二三岁就去卖家里种的很多水果,没有人教我怎么计算,自己就会算数了。”;增强赵女士的自我概念,帮助其学习自我表达的方法,尝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丈夫、子女进行沟通,协助赵女士把对丈夫模棱两可的抱怨转化为具体的不满意,并探究这些不满意背后的情感、看法和期望,帮助赵女士回忆夫妻双方在特定时期内的互动细节,使赵女士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与丈夫的互动,让其看到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通过反思来调整自己与丈夫的交流方式。鼓励赵女士与子女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平等的沟通改变原来指责型的交流模式;引导赵女士分享出现负面情绪的场景,共同分析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并指导赵女士夫妻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同时,社工与赵女士丈夫讨论婚姻的要素与意义,提高赵女士丈夫对婚姻关系问题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赵女士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付出,协助其树立夫妻平等的意识,激发其对自己婚姻和谐发展的期望;最后帮助赵女士规划未来生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链接社区资源为赵女士孩子提供作业辅导服务,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圈。

评估与结案通过社工的介入,赵女士的情绪压力明显缓解,对赵女士重新进行量表测量,发现其心理问题也得以舒缓。在家庭生活中,沟通方式的改变使家庭成员的交流顺畅,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明显改善,社工还建议赵女士与丈夫共同关注子女成长问题,明确父亲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鼓励赵女士丈夫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尝试与孩子进行情感表达,并帮助链接大学生志愿者,为赵女士儿子提供四点半课堂服务,有效地缓解了赵女士在辅导孩子方面的焦虑无助。根据评估结果显示,各方面目标已经成功达到,个案顺利结案。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脱困的实现路径分析

通过个案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脱困问题,不能单一的从农村留守妇女自身入手,而是要链接多方资源,以家庭为介入单位,从多种角度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的路径。

1.促进农村留守妇女自我意识提升,增加她们的自我认同感。鼓励农村留守妇女积极参与群团组织,寻找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所在,通过现实生活的改变来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正视自我需求,扩大社交范围,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尝试,寻找多方面的情感需求满足方式,重构自我独立性。比如可以加强农村的文化娱乐建设,鼓励农村留守妇女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以此来减轻她们的心理压抑问题,也可以通过参与歌舞队等文化娱乐组织,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丰富她们的精神世界和交友圈子,提升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招募一批有相似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来进行活动,比如读书会等,链接优秀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从文化层面的渗透改变她们的错误认知,提升她们的自我效能感。

2.加强心理疏导和知识宣传。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通过在农村社区进行心理知识宣传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改变对心理问题的错误认知,提升农村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包容度和了解程度,减少对心理问题污名化的现象,也可以借此宣传教授她们一些缓解心理问题的技巧,提升她们自我调节的能力。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链接资源,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服务,也可通过开展讲座、小组、个案等活动,帮助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学习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有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个案介入,对于已经表现出严重心理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可以链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进行治疗。

3.开展宣传教育,重塑家庭环境。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加强女性主义宣传,逐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地位,让农村留守妇女更好地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价值,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减轻性别歧视现象,鼓励男性家庭成员参与家务劳动和子女照护。在家庭方面,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支持,促进夫妻、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正向的家庭关系、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通过社工介入农村家庭,开展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学会情感表达,纠正不正确的家庭观念和权利角色,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农村留守妇女情感需求的匮乏根本在于缺少关注,鼓励家庭成员对她们提高关注,帮助她们寻找情感满足。社工也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实际问题来改善她们的无助感,如帮助链接资源,开展四点半课堂等帮助农村留守妇女解决子女作业辅导问题等。

4.建立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在农村社会中,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是基于地缘和亲缘关系形成的,所以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相对更少也更有限,大多是围绕家庭宗族关系而形成。在正式支持网络方面可以链接妇联、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相关资源,使农村留守妇女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有勇气、有资源、有能力进行心理脱困;在非正式支持方面,可以通过农村留守妇女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来构建,也可以鼓励她们进入新的社交场所,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但这种非正式的支持网络需要确保支持的正向性,如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良好的邻里关系,互相帮助的社区环境。

5.加强职业培训。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职业教育,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提高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水平,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她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从而减轻经济压力和提高家庭地位,只有经济上独立起来,农村留守妇女才能有心理脱困的勇气和能力,才能进一步促进她们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对有些留守妇女来讲,如果可以通过培训提升技能而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以缓解她们的无聊感和孤独感,帮助进入新的社交场所并建立社交关系,改变之前单一的生活场域。许多社会力量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培训课程,比如妇联组织,村委会,社会工作者等,可以通过链接多方面的资源,对妇女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她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她们寻找立身之本。

6.完善相关的法律及政策保障。目前我国针对妇女权益的立法更多的是在生理层面保障,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却缺乏政策保障。一方面,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保障或者资源支持,回应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困境。这需要政府和以社工机构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协作,发挥出合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政府可以大力推动建设当地特色性产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困境是十分严重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关注和努力。要想改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困境,确保农村留守妇女的权益,除了要靠女性自己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为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如通过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完善法律保障等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她们走出现实心理困境,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种高质量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农村留守妇女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心理问题也需要得到关注和保障。而且,对农村留守妇女权益进行全面保障,这不仅有助于农村留守妇女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还能够提升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质量,促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转变,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也会不断更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回应这类弱势群体的新问题,提升她们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参考文献

[1]白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2(12):67-69.

[2]陆玉洁,包先康.性别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困境留守妇女的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2):84-88+196.

[3]段成荣,秦敏,赖妙华.我国留守妻子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7,39(01):5-17.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17.01.001.

[4]宋莎莎,涂燊.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1):175-177.

[5]赖运成.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3):30-35.

[6]陈静,古艾琳.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J].社会与公益,2021,12(04):72-75.

[7]乔畅,赵晓明.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20(14):72.

[8]郑璐.社会工作在解决留守妇女心理困境中的使命与角色[J].法制与社会,2020(01):115-116.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056.

[9]罗卫国,唐永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妇女的新困境——基于甘肃省通渭县10个村庄的个案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4):437-445.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3/0619/432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