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生命故事手法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思考

生命故事手法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思考

生命故事是一种重温过去经历,对昔日经验重新肯定及评估的办法,一个人自出生至今,所经历的的重要事情、经验和感觉,也是人生命历程中的精华。

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工作方法,生命故事借鉴了叙事治疗、人生回顾等实务方法中的相关理念、技巧和工作模式,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应用甚广。但在内地由于社工自身及环境的限制和不足,生命故事疗法尚未大范围普及,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工作中开展的实务活动及相关文献研究,针对生命故事疗法在实务中的应用提出如下思考。

一、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生命故事疗法的必要性

老年社会工作是一门融合多元助人理念、理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界将其工作目标与宗旨界定协助独居、残疾、行动困难的高龄老人或是一般的老年人群体改善社会功能,使老年人重新获得较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人拥有极为丰富的生活经历,通过采取撰写生命故事的方式,帮助老年人确立自我身份,助其更全面地评估一生中的成功与失败,好事与坏事等,从过往经历中发现新的生活意义,以积极角度看待这些经历,并获得自我接纳和生活满足感,推动构建起积极的晚年生活。

二、实务中的反思与总结

1.情感支持与价值中立

由于受到自身和环境因素影响,多数工作者并未接受过生命故事这一治疗方法的专业性培训,仅仅通过阅读相关案例或简要了解流程便着手实施,对于初学者和实务经验不足的工作者而言,如若面对一些遭受情绪困扰、角色冲突的服务对象时,难免会在同理心、倾听等技巧的影响下过度关注老年人的不幸经历,从而受到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开展实务活动前工作者应首先列好访谈提纲和问题预案,考虑到“如果服务对象过度关注不好的经历我要如何引导他?”“当我被这些情绪影响时我要如何找回自己的思路?”其次既要对老人表达的情感进行共情反应,又要避免过分陷入情绪泥淖,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帮助服务对象外化所面对的复杂问题,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社工也要根据案主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访谈内容和计划。需要注意到在实务中往往需要2-3名社工共同参与,也可借助社工伙伴的力量及时介入,引导访谈的顺利进行。

2.主动的倾听者

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内容本身,还在于“说故事”,将故事诉说给聆听的人,在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回顾过往经历,从而真正表达自我,获得一种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从这一点上来看,生命故事疗法应当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反馈的过程。老年人诉说对象通常是同龄群体,很少有平台能够完全表达自己的故事,通过生命故事的开展,使得老年人拥有了向年轻群体倾诉的机会,因此对于工作者而言,倾听的技巧是首要且必要的。

除一般会谈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引导、积极关注等技巧外,在实务开展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接受生命故事治疗方法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当地老年人,而在服务队伍中本地人占绝大部分,受地缘关系影响社工与服务者能够较为快地建立起信任关系,消除二者间的隔阂。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可适当使用方言用语开展交流,不仅为服务对象创建一种更为舒适、熟悉和放松的环境,也能够使故事内容质量有所保证。

3.服务对象优势为本

生命周期理论指出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老年人作为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层面有各种问题和需要。走过过往岁月,他们有着宝贵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工作者而言,开展生命故事手法进行实务活动要灵活运用优势视角即以优势为本的的工作手法,帮助老年人在回忆过往生命故事的过程里挖掘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找到人生价值,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而不是将他们简单的“标签化”“问题化”。因此要引导老人正视过往的经历,寻找积极片段,减少对过往的不满,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同。

通过撰写生命故事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实务工作,能有效改善老人的精神健康面貌,缓解负面情绪,提升自我生命价值感和认同感,提高了社会对于老年群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注度,呼吁人们在关注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应重视其身心健康,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爱护,不仅能够为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参考,同时有助于推进相关理论在我国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本土化过程。

文章引用:

[1]汪倩.重写生命故事之美——叙事疗法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为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2]徐伟洋.生命故事手法在乡镇敬老院老人中的个案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

[3]魏艺珂.叙事治疗模式提升老年人自我认同的应用探索——以长者生命故事为例[D].郑州大学,2020.

 

作者: 济南市天桥区社工总站 李媛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23/0511/430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