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广州“社工+慈善”模式 搭建完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

广州“社工+慈善”模式 搭建完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

人人慈善为人人 筑城市温暖基底

公益慈善事业需要持续的资源支持。一座城市的善意,从何而来?

十年来,广州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暨“羊城慈善为民”行动共筹集款物超过45亿元,各类慈善服务惠及上千万人次,慈善捐赠和慈善活动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慈善信息公开达标率100%,全市注册志愿者469万人,志愿者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在这座以“人情味”著称的城市,不只企业家才参与慈善。

慈善,已在这座城市的“人情味”中悄然萌芽,街坊之间守望相助,谁遇到困难,大家就伸手帮一把;十年来,广州实施“社工+慈善”模式,每个镇街逐渐搭建出完善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慈善从一种情义逐渐转化为一种机制,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而当城市的善意不断汇集,回应每一个细小的声音,一同向上向善时,人的幸福感也会越来越强、越来越丰满、一直可持续。

社区,一直是广州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支社区里“土生土长”的慈善基金

在市桥街怡乐社区,提起“社区慈善基金”(以下简称社区基金),辖区居民一片称赞声。今年46岁的周先生就是基金受益人之一。“以前电单车停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现在小区里有好几个停车棚,每天上下班心情都爽很多”。周先生提到的社区基金,由怡乐社区辖区企业、单位、商户、党员、群众一起捐资捐物而成,由番禺区慈善会统一规范管理、社区基金管委会共同监督。

市桥街怡乐社区

自成立以来,不但对辖区老旧社区开展各种维修和改造,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各方凝聚力,为街坊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家。

走进怡乐社区,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宽敞、整洁的停车棚,在高楼林立、人群密集的住宅区里非常罕见。在此之前,停车棚破旧不堪,成为堆放杂物的卫生黑点,小区居民的电动车、私家车无处停放、充电。

怡乐社区党委通过五社联动工作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企业、社区基金)发动社会企业投资对小区的3个老旧停车棚进行提升翻修。有爱心企业通过社区基金运作,一次性捐赠了17万元,在电动车停车棚安装电动车充电桩200个,在新车棚重新规划了共480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电动车充电、私家车停放等问题,也解决了由此而产生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防患。

而这只是社区基金为街坊们排忧解难的一个小小缩影。修建“初心亭”,给街坊们乘凉、聊天、开社区音乐会;对怡乐社区的羽毛球场进行翻修、提升;改造社区乒乓球运动广场,推动怡乐社区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将小区内围墙重新翻修,解决老旧社区围墙破旧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社区暖心服务的背后,都是这在社区里土生土长的慈善基金的功劳。

但是他们的资金从哪里来?如何让街坊们信任?据悉,怡乐社区采用多种形式筹集社区基金,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社区基金募集机制和方式。线下,他们组织开展了“大夫山慈善健康行”募捐活动、“洒下爱心,阳光圆梦”现场义卖活动等活动;线上,则通过“公众号推文”、“群众动员体系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动员居民群众、社区组织、社区商铺、企事业单位等为社区基金捐赠资金。

志愿者向街坊们介绍手工义卖品

这些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保障了社区基金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包括本社区居民、党员、商铺、驻区企事业单位的自愿捐赠等。自建设五社联动示范点以来,怡乐社区共筹集到社区基金和慈善物资折合金额80多万元,都投入到了助残敬老、美化环境、修缮基础设施等社区治理工作中。

其实,在大城市里,街坊们很需要更灵活、更快捷、更实际的慈善帮扶,而土生土长的“社区慈善基金”就像一个“蓄水池”,打开“水龙头”,惠及的是本辖区的居民,虽然这个“蓄水池”不大,但每一次开启都能看得到成效。

在传统民俗中续写互助氛围

广州人过年,讲究“热闹”和“烟火气”。要说热闹,莫过于越秀区的西湖花市。今年春节,在众多的花市摊位中,由广州市慈善会北京街社区慈善基金以及北京街社工服务站打造的迎春义卖摊位则显得格外特别。有的志愿者大声吆喝,向过往路人展示亲手制作的义卖品;有的志愿者即席挥毫,现场送“福”;还有的志愿者扮演财神爷,为街坊朋友们送上新春利是,引得众多小朋友欢笑连连,而所有义卖所得均用于社区基金的社区困境儿童帮扶项目,帮助困境儿童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这次迎春义卖活动为期5天,邀请了12个爱心单位参与,吸引了2000多名爱心人士捐款,筹集义卖善款53337元。很少人知道,北京街的慈善花市已有十年历史。实际上,如今这样专业、有规模的爱心活动,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2014年,基于为社区困难家庭筹款的目标,北京街社工服务站向西湖花市指挥办申请义卖摊位,初期的迎春花市义卖,只是西湖路上一个不起眼的摊位,社工们在摸索中前行,筹集到的善款非常有限。慢慢地,社工站开始寻求街道、爱心企业的支持,他们为花市义卖提供物资或资金支持,公益慈善力量不断壮大。随着爱心企业参与公益慈善的形式逐步丰富和深入,不仅以捐赠物资、资金和提供义卖平台的形式参与公益慈善,更是带动企业员工成为义卖志愿者。

也正是在参与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深切感受到:“慈善无大小,人人皆可为”。令人欣喜的是,在多年公益慈善的服务探索过程中,企业逐步扩大了对公益慈善的关注,每年迎春花市义卖招募合作伙伴和志愿者,社工们总能得到千呼百应。

十年间,迎春花市义卖已相继得到过超过30家企业、1000名志愿者的参与,为辖区内困难人群筹得超30万元善款,善款用于开展社区内困境群体的帮扶项目,如乐安居公楼改造项目、困境长者健康管理项目等,累计开展29场帮扶活动,惠及社区困难人群3096人次,得到社区内外一致好评。2022年,北京街社工服务站成为广州市首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获得广州社区志愿站点榜样、广州市优质服务空间称号,是对北京街社工服务站慈善公益服务的认可和支持。

社区慈善:搭建社区平台,激活慈善活力

记者了解到,广州社区慈善项目正以“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在全市各个社区建立慈善工作站、社工站、志愿服务站、未成年儿童保护站、社区救助站五站合一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目前全市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530个,2019年至今,广州市社区慈善项目累计筹集资金6.9亿元,2020~2021年筹集资金5.13亿元,支出4.44亿元,帮助困难群众近千万人次。

虽然目前社区慈善已经搭建初步平台,但对于大多数社区而言,如何有效对接外部慈善资源,衔接外部慈善服务并形成有效联动仍是一个需要突破的课题。

书法志愿者现场送“福”

一名北京街社会工作者表示,即便是在北京街,仍有不少困难街坊,“比如家境困难的残障儿童,他们长期需要康复训练,支出相对困难,需要长期的结对和支持,这时对社区慈善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2021年9月,我们借助99公益日开展了一次线上筹款活动,发动辖区内各爱心企业、个人及志愿者,共筹得约2万元善款用于实现社区内特殊困难家庭的微梦想。”

上述工作者回忆道,特殊儿童小星来自北京街低保家庭,“我们筹集善款,圆了小星去公园游玩的梦想,同时也借这个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其家庭需求。但漫长的康复训练周期,同样需要爱心人士的长期结对和支持,这方面的筹款,目前仍需要时间探索。”  针对以上情况,《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目前广州主要通过购买社工服务来提供社区慈善服务。未来在政府购买服务上,应该进一步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对于村(居)基层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适合由社区慈善组织来完成的,应该向社区慈善组织购买服务,同时发挥社区慈善组织的资源引入和链接作用。此外,社区慈善还需要完善支持网络,发展更多元灵活的运作模式,发挥慈善文化在基层的形塑作用,最终实现人人乐善的高质量发展的愿景。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建议,首先,要实现社区慈善的长足发展必须完善其支持网络,具体包括宏观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中观的组织间支持和微观的组织内部人才与能力支持等支持网络;其次,要发展更多元灵活的运作模式,社区慈善正处于成长初期,不同社区的慈善发展基础和环境都不相同,各地应结合制度环境、实际资源情况开展社区慈善工作;最后,发挥慈善文化在基层的形塑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媒体宣传和传播来激发公众参与,另一方面要借鉴广州市公益时间志愿服务平台的做法,将社区慈善活动与居民其他活动相结合,通过正反馈机制和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文化上的惯性。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3/0217/427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