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社区 社区“民事诊所”诊治群众身边事

社区“民事诊所”诊治群众身边事

吴羚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石景林街道丽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自2021年5月起,她又有了一个新“职务”——社区“民事诊所”的“医生”。

“社区居民有什么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可以到‘诊所’来,我会安排团队成员‘会诊’,对症下药。”吴羚蓉介绍,2022年,“民事诊所”共开展“诊疗”服务285次,解决矛盾问题144件。

崇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事诊所”的设立借鉴了医院的标准化流程和精准化救治理念,通过专人接诊、团队会诊、对症开方、疗效回访,有效解决了“隐患发现难、矛盾化解难、部门联动难”等社区治理难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经过丽金社区的试点,目前‘民事诊所’工作法已在全市推广。”

党建引领“建诊所”

走进丽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办事窗口前,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接待群众。吴羚蓉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全科医生’受理台,平时由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接诊’,然后引导居民到‘民事诊所’详细了解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治疗’或‘会诊’。”

丽金社区位于崇左市的核心区,由26个居民小区组成,常住人口5.6万人,流动人口2.8万人。人口多、商铺多、辖区单位多,使得社区的服务管理能力一度捉襟见肘。为有效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丽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区域党建联盟)—网格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联动组织体系,并于2021年挂牌成立了“民事诊所”。

吴羚蓉介绍,“民事诊所”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中心诊所”,在各居民小区设立“分诊所”,分别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小区党支部书记任“所长”。同时,统筹各方力量,组建起“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队伍。其中,“全科医生”主要由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专科医生”由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双报到”单位干部等组成,建立起“挂号—接诊—会诊—开处方—回访”服务机制。居民“挂号”后先由“全科医生”接诊,能当场解决的问题马上协调解决,无法解决的请“专科医生”会诊,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丽金社区还制定了“全科医生”上岗培训制度,每月邀请街道、社区“两委”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针对居民小区阵地建设、队伍服务技能、管理薄弱环节、如何运用调解技巧等进行经验分享。

曾在某小区当保洁员的王女士工作时不慎摔伤,之后单位将其辞退。王女士要求单位赔偿其30天的护理费、伙食补助、误工费等,但单位以要求不合理为由拒绝了她。无奈的王女士到“民事诊所”求助。“民事诊所”马上安排人员实地了解情况,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没过几天,问题顺利解决。

网格管理“找病灶”

在开设“民事诊所”的同时,丽金社区还利用网格化管理、主动巡查等方式,主动找“病灶”、解急难。

一天,吴羚蓉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某小区门口围着很多群众。他们急忙走过去,看到两位老人坐在摩托车上,其中一位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很着急的样子。原来,孩子突发高烧晕倒,其父母在外务工,年迈的爷爷奶奶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理。吴羚蓉立即护送他们前往医院,孩子最终转危为安。

“按照‘党建+网格+大数据’的理念,我们将社区划分为6个大网格、94个小网格,已成立网格党支部6个、小区党支部18个,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架构平台,全区域、线上线下排查,收集群众的服务需求。” 吴羚蓉告诉记者,通过网格,社区组建起由街道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民情医疗队”,建立群众需求“病例卡”。从“坐诊”到“出诊”,按照“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进行供需对接,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真是没想到,才3天就解决了困扰我们半个月的问题!”提起丽金社区“民事诊所”,居民黄女士赞不绝口。原来,黄女士家附近的化粪池堵塞,由于周边都是自建房,疏通起来很困难。情急之下,黄女士便到社区“民事诊所”求助。“全科医生”接到求助后,立即派工作人员“出诊”。找准“病灶”,各方认领责任,涉及的31户业主当天就达成一致意见,2天内完成筹款,3天内解决了问题。

“以前解决问题,基本都要靠社区推动,不仅力度小,各方责任也不清晰。现在有了由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和‘网格先锋’组成的‘全科医生’,哪里有痛点、堵点都能得到有效解决!”石景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甘盛江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丽金社区所属的江州区,已按照“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楼栋单元”的五级网格体系,将辖区划分为216个网格、1081个网格单元,配备网格员216人,130个市直单位、27个区直单位作为服务单位入驻网格,通过定人、定岗、定责,有力提升了“民事诊所”察民情、解急难的能力。

对症下药“开良方”

不久前,家住丽金社区汇豪城小区的一名5岁儿童在小区篮球场玩耍时,不慎从损坏的采光井掉入地下室,导致头部受伤。家长提出小区物业存在管理疏漏,提出赔偿要求并到“民事诊所”求助。

“民事诊所”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后发现,该小区确实存在采光井损坏未及时修补和其他几处安全隐患,小区物业有疏于管理的责任,孩子的家长也有照看不力的问题。找准“病灶”后,“民事诊所”对症下药开具“处方”,依据调查情况进行了调解,由物业给予了一定的医疗费用赔偿。

吴羚蓉介绍,“民事诊所”每月开展回访检查,对没有办结的,查找原因,尽快办结;已经办结的,对“诊治”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诊治”效果不佳的,重新“把脉开方”。在吴羚蓉看来,“民事诊所”的推出,使社区服务群众机制更完善、服务群众需求更精准、服务群众功能更强大。

据崇左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民事诊所”接诊的各类矛盾纠纷,先由村(社区)开展3次调解,调解不成功的由街道组织2次调解;还不成功的由区里进行1次调解。仍无法解决的,引导矛盾纠纷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记者 张伟涛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community/2023/0216/426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