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双百经验 | 培育推动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力量参与到社区服务建设

双百经验 | 培育推动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力量参与到社区服务建设

培育发展社区自组织是快速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居民可通过自组织更加便捷及有针对性地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并在得到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为社区和社会奉献出力量。从最初探索妇女志愿者的社区服务模式,到高校青少年志愿者恒常入户慰问行动的服务实践,再到亲子、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的组织建设,大良街道双百社工站一直坚持探索培育本土化志愿组织力量,使其能更好参与到民生兜底工作服务和社区服务建设中,其原因是本土化的志愿组织有其自身优势和特点:一是本土志愿者更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及特色,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二是本土志愿者减少了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更容易参与到志愿服务及社区建设中;三是本土志愿组织更为稳定,更容易与所在社区进行联结,能发展在地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本文以本站点的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为例,交流大良街道双百社工在培育和推动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建设过程中的从“个人到组织到社区”的工作路径与策略。

一、从个人层面:志愿服务前参与社区活动,调整适应过程,打开“话匣子”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难免存在更多的沟通隔阂,而志愿服务单凭志愿者的热血与善心往往是不够的,志愿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消除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距离感,让服务对象获得更满意的效果,更好实现“助人自助”的理念。所以,如何打破青少年志愿者的沟通隔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其开展志愿服务前,社工可多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活动中,以多样有趣的社区活动为青少年志愿者提供沟通互动的平台,提前热身,多与社区内服务对象进行互动交流,使青少年志愿者减少紧张情绪,更好地融入回归社区,寻找适应过程。

社工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图一、二 社工邀请青少年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

提供社区活动平台,促进青少年志愿者与社区内服务对象互动交流,融入社区

(图三 提供社区活动平台,促进青少年志愿者与社区内服务对象互动交流,融入社区)

二、从志愿组织层面:

(一)志愿传承,以老带新,传授志愿服务经验与精神初心,提升本土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与技巧

社工在培育新的本土青少年志愿者时,可充分发挥原有的社区志愿骨干力量,并结合“接地气”的服务使原有的社区骨干们作为社区导师从零到一引导青少年们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并从中做模范作用,传授作为志愿组织的服务经验与志愿组织精神,鼓励青少年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中积极融入团体和社区,提升其志愿服务意识,并在志愿传承的平台中提升志愿服务意识及技巧能力,使青少年志愿者从简单的协作志愿服务开始,再到一步步合作,从而发挥志愿力量。

妇女志愿者骨干传授志愿服务经验技巧

(图四妇女志愿者骨干传授志愿服务经验技巧)

妇女志愿者骨干传授志愿服务初心

(图五妇女志愿者骨干传授志愿服务初心)

(二)公共空间改造建设参与,共同搭建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的培训交流场所,加强组织归属感

在培育青少年志愿组织过程中,社工需要思考如何把每个志愿个体搭建起来,更好地形成积极稳定的本土志愿组织。

通过志愿者们共同合力搭建队伍组织的交流平台,参与公共空间的活化改造,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志愿者的组织归属感,并加强相互间合作互动的力量,使青少年志愿者有机会把关注点从个人层面转化到自组织层面,逐步形成志愿组织意识。

参与公共空间的改造,加强青少年志愿者间合作互动的力量

图六参与公共空间的改造,加强青少年志愿者间合作互动的力量

共同搭建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的培训交流场所,加强组织归属感

图七共同搭建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的培训交流场所,加强组织归属感

三、从社区层面:

(一)用脚丈量社区,绘制社区地图,加强与社区联结

本土青少年志愿者虽居住在本社区村,但往往却容易忽略社区内很多人文资源;通过组织本土青少年志愿者行走社区,共同绘制社区地图,能进一步增强本土志愿组织的主人翁意识,唤醒他们爱护社区的自觉,树立社区是我家的观念,重新与社区连接起来,让原本就生活在社区内的本土志愿者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与义务感,从而凝聚志愿力量对社区做出行动和改变,也让志愿者可以对社区未来建设有更多可能性的想象与思考。

用脚丈量社区,加强青少年志愿者与社区联结

图八用脚丈量社区,加强青少年志愿者与社区联结

共同绘制社区地图,激发青少年志愿者的认同感与义务感

图九共同绘制社区地图,激发青少年志愿者的认同感与义务感

(二)培育提升本土青少年组织的志愿服务能力,深入社区,关爱弱势群体

社工可通过入户培训、沟通技巧讲解、情景模拟及现场实践指导等对青少年志愿组织进行培训,提升其志愿服务能力,并利用其自身本土优势深入社区,组织本土青少年志愿者们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弱势群体送上关怀,使其能够协助社区及双百社工推进民生兜底服务,及时有效解决民生诉求,同时能协助社工及社区形成精准帮扶及动态管理的工作局面,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社工相关技巧培训提升青少年志愿服务能力

图十社工相关技巧培训提升青少年志愿服务能力

青少年深入村居,关爱弱势群体

图十一青少年深入村居,关爱弱势群体

(三)推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形成“社区支持—社工培育管理—志愿者参与”的行动模式

通过志愿组织为平台,打通本土志愿者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渠道,动员其关注到社区的公共事务中,使本土青少年志愿者从“私”到“公”的意识行动进行转变。在过程中,社工通过对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进行培育及管理,为社区输出志愿者力量,促成社区的参与及支持,形成互助互利的局面,且能在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社区和社会奉献力量。

社工通过对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进行培育及管理,为社区输出志愿者力量

图十二社工通过对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进行培育及管理,为社区输出志愿者力量

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为社区和社会奉献力量

图十三志愿者参与公共事务,为社区和社会奉献力量。

(四)关注培育志愿者自身优势,充分赋能,使志愿经验回馈社区,传递服务

通过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不断促进志愿组织成员参与到社区中,促进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社区发展,社工需在培育过程中逐渐退出主导角色,一步步引导青少年志愿组织从参与服务到关注发现社区需要,并结合实际独立集思广益,策划社区服务,以在过程中关注培育志愿者的能力发展。同时,对于志愿组织中的骨干成员,可充分赋能,培育其自身优势发展成社区志愿导师,充分参与到社区服务及建设中,传递能力与服务,以志愿经验回馈社区。

青少年志愿组织策划社区服务,传递志愿正能量

图十四青少年志愿组织策划社区服务,传递志愿正能量

培育其自身优势发展成社区志愿导师,以志愿经验回馈社区

图十五培育其自身优势发展成社区志愿导师,以志愿经验回馈社区

四、总结

在本土青少年志愿组织培育的全过程中,社工目睹了志愿者们从羞涩、勇于尝试、争执挫败到如今的自信积极、合作配合,这是他们个人的成长;社工也见证了志愿精神的传承,从亲切友善的妇女志愿者到风华正茂的高校学生,还有如今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在从无到有的公共空间平台中凝聚、组织、讨论与合作,实现了“从社区中来,也回到社区中去”的志愿服务理念。

作者: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双百社工 郭逸之、梁家鸣、梁锦行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2/1227/42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