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河南濮阳:聚势赋能 推动社会工作“破茧成蝶”

河南濮阳:聚势赋能 推动社会工作“破茧成蝶”

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市社会工作坚持党建引领,以创制法规政策为先导,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为方向,以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主线,聚势赋能,实施“破茧行动,”在创新社会共治共享、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向破茧成蝶的转变。

十年发展 破茧成蝶

创制政策,构建社会工作融合发展框架

出台指导性法规文件,发挥引导作用。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协同共享新体系,先后制定下发《濮阳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濮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推进社工专业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科学规划社会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

创新地方性专项法规,深化牵引职能。拓展功能促融合,印发《濮阳市政府购买服务暂行管理办法》《濮阳市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濮阳市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濮阳市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濮阳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濮阳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濮阳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标准与管理规范》和《濮阳市社会工作服务站评估标准》等专项政策,形成社会工作发展配套体系。

细化区域性法规文件,促进落实落细。指导县(区)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先后出台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展“五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搭建指导性政策引领、专项性法规配套、区域性文件支撑的融合发展体系,推进社会工作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

培养人才,锻造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

专业教育先行,总量明显增加。以《濮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推进社工专业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坚持源头治理原则,首先,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从社工辅助人员到一线社工,从社工人员到骨干社工,从专业教育到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市、县、乡分级培养体制,实现了专业社工人数由50余人向400余人的攀升。其次,抓住教育部批准河南师范学院、郑州财经政法学院等院校开办社工专业,推动河南社会工作发展等时机,2015年以来,逐步完善激励奖励办法,先后出台了开发民政领域社工岗位、引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工作、鼓励高考学生报考社工专业,吸纳毕业大学生就业等重大举措。而后,主动与周边高校联系开展“校地”合作培训制度,推进理论应用和实践提升,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实施继续教育,能力显著提升。针对社会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实情,建立分级培养机制,从市、县、乡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分层推进。市级层面着眼培养高端、精英人才,发展督导、评估专业社工人才;县级层面侧重提升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社工人才;乡级层面立足于招聘社工辅助人员、培养本土化社工人才。针对社工专业人才紧缺现状,着力构建社工知识普及培训、考前公益培训、一线社工实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4类培训体系。10年来,引导500余名社会人员成为辅助社工,动员1200余名高考学生报考社工专业,组织5000余人参加社工职业技能考试。至目前,年均报考人数突破1000人,获证率达38.6%,持证专才累计突破400人,占参与社会工作总人数的67%,持证社工人数较2018年增长150%。

强化方向引领,专业逐步健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引领市心灵家园社工中心、善德社工服务中心等多家社工服务机构,组建了疫情防控社会工作心理咨询专业服务队伍,在全市开通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热线20余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服务队派出了6支专业社工分队,招募志愿者1100余人分赴城区重点防控区域,开展为期2个月的心理援助服务,直接服务群众230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服务群众的一片赞誉。至2021年底,我市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服务人员达500余人,其中:心理咨询、老年人照料、社区治理、社区司法矫正等专业社工达120人,占比24%。

探索路径,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

有序开发社工岗位。依据《濮阳市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通过充分调查论证,开发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岗位,逐步实现社会工作岗位总量提升。以城乡社区为重点,采取社区减负、职能转变、结构优化和岗位调整等有效办法,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民政岗位向社工岗位转化,经过优化调整,目前,全市民政领域调整开发设置专职社工岗70余个。贯彻落实《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共青团、妇联等其他系统成为新增长点。以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平台,设置青少年事务社工岗位,在全市司法系统探索实践了开发社区矫正社工岗位,实现社区矫正工作零突破。

孵化培育社工机构。市、县(区)分别成立了8个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孵化平台),加强社工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通过项目倾斜和资金扶助,扎实推进社工服务机构发展。通过优化落实“三免一优先”优惠政策,全市培育社工服务机构25个,较2019年均增长150%。目前,社工服务机构已成为吸引专业人才就业、推进社工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全面推进职业水平评价工作,2018年,出台《濮阳市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管理规定》,在豫北地区率先创立了鼓励参加社会工作员职业水平考试奖励制度,为加快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社工机构提供支撑。出台《关于推进社区专职社会工作者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建立社区专职社工职业资质准入制度,具有社工专业毕业证书或社工职业水平证书的,优先招录社工公益岗。

强力推动社工站项目。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启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濮阳市社工站建设实施方案,高站位谋划、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高起点保障、建立长效资金保障机制,高质量推进、形成多元督导机制,高效率运行,提前实现全覆盖。按照每个社工站配置2名专职社工,采取聘用本土社工、引进各类社工机构两种形式,探索实践社工站项目,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1+4+N”,社工站、未保站双站同建双推,“12344”等多种建设模式并被推广,形成了多个具有濮阳地域特色的社工站项目品牌,我市社会工作、社工站项目步入全省先进行列。目前,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入驻社工近300人,全市89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社工站全覆盖。

探索实践,打造本土化社会工作服务品牌

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服务领域。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加速,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坚持从实际出发,将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社区矫正人员、城乡困难家庭和受灾群众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服务对象,重点在群众急需的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精神卫生、残障康复、矫治帮教、灾害救援等多领域开展社会工作,针对社区个性化需求,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整合、社会功能修复等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用社会工作自带温度的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以项目为载体,提供精准服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8年以来,探索实践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项目服务为载体”的社工服务模式,强力推进实施老年人照料、儿童和未成年人保护、困难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三大类社会工作服务,促使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种类不断增多,资金投入逐步加大,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高,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也日益凸显。目前,市、县(区)共实施社工服务项目70余个,涵盖6大领域覆盖全市。各县(区)通过社工站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得到群众和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和信赖。

以服务基层为重点,满足服务需求。探索实践“1+4+N”社会工作服务模式,“1”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融入社工服务全过程,引导条件成熟的社工机构成立党支部,党员较少的派遣党建指导员,党员社工在开展服务中要亮明身份。“4”是依托社工站平台赋予4大功能,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社会救助对象等群体,开展社区融入、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常规性、普适性专业服务,满足服务对象一般性服务需求;培育社区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引导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活动,探索社工站规范化运行路径。“N”是因地制宜拓展N个特色服务品牌。探索社工服务指导发展中心“12353”运行模式,突出“特色”服务项目,针对社工站专职社工难以有效解决的疑难问题、精细化服务需求,转介到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如以心灵家园、善德、润心等为代表的服务机构,分别承担了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社区矫正、禁毒戒毒、灾害心理援助等专业化服务,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完善措施,构建常态化运行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完善行政体系。市级层面,在市民政局单独设置慈善社工科,指导和管理全市社会工作,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县(区)层面,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部分县(区)民政局成立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股(室);乡镇(街道)层面,要求明确一名科级干部专(兼)负责本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组织保障体系。强化工作督导考核。将推进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县(区)民政局和局属相关单位的年度考核,落实责任,促使各县(区)、局属相关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资金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资金长效支持保障体系,将社会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市民政局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社会工作事业发展。2020年以来,市、县(区)投入近1600万元用于社工站项目建设,并呈现逐年递增态势。积极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如华龙区通过建立慈善公益基金,汇聚各方资源,助推本辖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工站建设。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财政资金保障为支撑、社会福彩公益资金保障为补充的社会工作发展多元投入机制。

依托“五社联动”,提升服务质量。结合濮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市以社域治理为导向,将“五社联动”作为推进社会工作联建联动、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理清联动关系、提升联动能力、畅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联动效用等方面,深入探索实践,推进社会工作融合式发展。通过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促进社区社会工作建设,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事业,汇聚成服务基层的强大动力,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社工理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为民服务宗旨,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实现社工价值。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县(区)民政局、乡镇(街道)、社(居)“两委”分管负责人,持续开展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策宣传,在主流媒体定期宣传基础上,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认同感,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市民政局与兄弟市开展社会工作经验交流、分享,组织广大社工参加省民政厅开展的“豫佳学苑”共学活动,以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为契机,与周边地市建立互学互助机制。每年“国际社工日”明确一个宣传主题,由市民政局统筹安排,组织发动各县(区)民政局、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为主题的宣传普及活动。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濮阳市社会工作发展研讨会”,听取县(区)民政局、资深社工、社工服务机构负责人和其他系统的意见建议;采取每月编写一期反映社会工作的《濮阳市社会工作发展简报》,与《濮阳日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辟社会工作宣传专栏,编印《濮阳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和发展人才队伍文件汇编》等多种形式,推进社工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社工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把握机遇 精准靶向

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富强、生态、创新、幸福四个濮阳建设,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冀鲁豫省际区域中心”的决策部署,对我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为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委、市政府站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号召全市人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建设大局,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完善“五社联动”机制,有效发挥社会工作在整合资源、协调关系、预防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恢复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日益庞大的社会需求,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我市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趋迫切,对社会服务的需求量将会日趋庞大、服务层次更加多样、结构也更加复杂,发展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大量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员,迫切需要通过社会工作服务为他们提供环境适应、生活扶助、就业援助、生计发展、权益维护等关爱服务保障,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关爱支持网络迫在眉睫;城乡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低保对象、残疾人、失独家庭、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社区矫正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和行为偏差青少年,迫切需要做好物质救助,同时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生活照料、资源链接、社会心理康复、行为矫正等专业服务,使他们真正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护、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社工专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内容及新希望。

反思社会工作痛点赌点,为补齐短板弱项提供支撑。通过10年的努力,我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我市社会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原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需要深入探索实践并加以完善。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检视问题,着力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价格核定机制、督导评估管理制度、社工机构注册管理等制度方面下功夫;着力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结构调整上动脑筋;着力在提升社工服务专业能力和实践效果上做文章,切实解决好社会工作发展方面的痛点和堵点。

厘清思路 明确方向

确定正确发展方向。以服务困难群众为基础,以专业社工服务为重点,按照“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稳步有序推进濮阳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城乡居民、特殊困难群体和其他困境人群的困难问题,从基层视角谋划项目,倾听群众呼声和关切,发挥专业社工特长,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以此开创专业服务新格局。

强力推动两个转变。一是推动主体转变。由民政部门单独推进社会工作向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工作机制转变,逐步形成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工体系建设新格局。积极争取编办、财政、人社、教育、司法、共青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系统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二是发展区域转变。由少数乡镇(街道)、个别县(区)、部分系统试点工作向各县(区)、全领域全系统推进和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提振社会工作的影响力。

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政策创制。重点在社工机构注册管理、社工站督导评估与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社工服务项目考核评估、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二是加强社工人才能力培养。深化“社会工作百千万强基优才工程”实施,加快培养社工人才、督导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三是强化社会工作服务效果。以社工站“12344”运行示范创建活动为依托,做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农村留守人员关爱、老年人残疾人照顾、贫困人群社会救助、特殊人群心理干预等6类服务,深入实施特殊困难群体服务、支持贫困地区计划、乡镇(街道)社工站规范有序运行,总结推广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和社工、志愿者互动服务经验做法,形成更加符合群众诉求、适应专业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机制。四是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加快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社工岗位开发,加大司法、教育、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相关单位社工岗位开发力度,以“支持、规范、引导”为核心,培育壮大社工服务机构,为社工站建设提供支撑。

健全“五社联动”机制。一是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按照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擦亮“五社联动”濮阳品牌,促使社会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融合发展。二是健全社工和志愿者融合互动机制。汇聚社工力量,融合志愿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急需、及时、专业服务。三是健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机制。鼓励引导县(区)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预算为主体的资金支持体系,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工作发展力度,着力在项目购买、招投标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濮阳市民政局、濮阳市祥和社工服务中心供稿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2/1008/420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