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公益园区公益动向 “一碗馄饨”相约“益“”起做公益

“一碗馄饨”相约“益“”起做公益

前言

社工如何从社会工作视角为农村地区失能老提供持续性的社区照顾服务?这一直是困扰街道社工站的难题。2022年8月,坊子区社工总站立足全区街道社工站本土化的服务需求,发挥总站督导支持服务、业务培训提升、重要活动策划的职能,打造推出“一碗馄饨做公益”——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社区照顾服务项目。本项目以坊子区坊城街道两个城中村的五位失能、独居老人为项目试点,在坊子区坊城街道社工站的努力下,本项目于2022年8月29日,率先开启第一次服务。

一、项目背景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约 2. 6 亿,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 2018年底,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失能老年人主要以家庭照顾为主,但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逐渐弱化,已经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顾需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但长期以来街道社工站为失能老人提供的服务多停留在居家环境改造、物质救助方面,服务的持续性不足。因此,街道社工站社如何更好地满足失能老人社区居家养老各方面的需求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

潍坊市坊子区目前总人口36.17万人,老年人总数约7.04万人,城乡低保户2651户,临时救助307人,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6516人。农村失能老人作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中的特殊群体,生活面临更多困境,对于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照料等服务资源需求更为迫切。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差、服务资源少也与之相矛盾。本项目基于全区农村失能老人的实际需求,依托社区照顾理论,为失能老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双重服务。

二、项目目标

生活保障

改善失能、独居老人的生活条件。

健康维护

定期走访,了解老人的健康状态,发现生活中的潜在风险,为其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

社会参与

满足老人精神需求,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独居老人生活的幸福感。

社区营造

聚力当地社区志愿者、爱心商铺,展示公益形象,推动服务可持续性,营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三、项目内容

开展项目前期入户调研,精准识别服务对象

项目开展前,项目社工需根据社区提供的独居老人名单进行入户走访。通过与老人的交流访谈以及对老人生活环境的观察,对老人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安全情况)、身体健康情况(有无疾病、行动是否方便)、精神状况(焦虑、抑郁、孤独)、老人及家属接受服务的意愿进行综合评估。以此筛选服务对象。社工机构与老人的正式服务关系建立之后,社工需与老人或其子女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是否有过敏食物。

招募社区爱心商家,成立社区微公益联盟

招募社区爱心商铺,如馄饨店、面店、水饺店、菜店、超市等,共同组成“社区微公益联盟”。每个爱心商铺各自认领本店的微公益服务项目,并根据认领公益服务活动需要,直接提供活动所需物料或资金。如“一碗馄饨做公益”:商家每周向每位老人提供一碗馄饨、面条或水饺,由志愿者到店内领取送至老人家中。微公益联盟的商家需签署公益项目承诺书。参与本项目的所有微公益联盟爱心商家可获得获得社区宣传提升社区影响力和提社会认可度,与此同时在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提升社区互动能力,并有机会获得社工机构与社区(街道)联合颁发的的“爱心企业、爱心商家”等荣誉称号。

组建亲子志愿服务队,打造儿童家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氛围

根据服务对象数量,面向整街道招募志愿服务家庭,每位老人匹配1-2户志愿服务家庭,最终组建一支“A+a”(一名家长+一个孩子)形式亲子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每周定期向老人提供服务,除为老人送餐外,还可以与老人聊天、根据老人实际情况为老人提供陪伴服务。

丰富志愿服务延伸活动,推动社区公益文化氛围的形成

为维护志愿服务队伍,吸引更多的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到“一碗馄饨做公益”项目中,社工将每月策划“大手牵小手”系列社区亲子主题活动,如“妈妈美食节”、“包水饺大赛”等。以“父母影响孩子”“家庭影响家庭”的方式推动社区公益文化氛围的形成。

四、项目实践

1.前期准备

(1)挖掘服务对象

在坊城街道社工站前期入户走访过程中,初步锁定了五位潜在服务对象。饮食单一、行动不便、精神孤独是他们当前生活面临的重要难题。在社工的介绍下,这五位老人了解了“什么是社工”,“一碗馄饨做公益”项目的主要内容,在征得老人自己及其监护人的同意下,这五位老人同意接受送餐服务。

(2)资源链接

五位老人所在社区均属于城中村,社区周边拥有丰富的商铺资源,有利于爱心馄饨店的征集和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在坊城街道社工站的努力下,链接到了第一家名为“相约”的爱心馄饨铺,并承诺每月为五位老人每人提供2碗馄饨,由志愿者或社工定期到店内领取配送。有了爱心商家的加入,坊城街道社工站立马趁热打铁,开启上门送餐服务。

2.服务微记录

在为老人配送馄饨当天,坊城街道社工站负责人牛站长提前三个小时与服务对象电话沟通,告知他们上门配送的时间,耐心叮嘱老人不要自己准备午饭。

上午10:30,牛站长带领4名项目社工从社工站出发,前往馄饨店,并在馄饨店当场打包好馄饨。11:00,社工们开始分头行动,前往五位老人家中。上门后帮老人拆封馄饨、陪老人用餐、询问老人近况,整个过程温暖而又平常。在社工与老人的聊天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老人是第一次吃馄饨,服务对象L爷爷,今年81岁,耳背,常年自己一个人生活,社工临走时他告诉社工:“我很喜欢吃馄饨、水饺,但我就自己一个人,我不会包,也没有给我包。平时我就图方便吃点面条,这是我第一次吃馄饨,我很喜欢吃,谢谢你们还挂念着我。”

配送结束后,项目社工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上门不光是为了给他们送去一碗馄饨,更是为了去了解这些老人的生活近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身体状态,及时为老人们解决问题...”或许,这就是整个项目的初衷:两碗馄饨,哪怕为老人生活带来的只是一点改善,但对这些独居、失能老人精神上的慰藉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被忽视和遗忘,有人还在牵挂他们。

本项目正以坊城街道为试点开展,虽然当前服务对象规模较小、资源少,但项目社工们相信,只要用心服务好每位老人,在项目开展中总结本土化的经验模式,我们终会吸引更多志愿者和爱心力量加入,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增进不同代际间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最终实现项目的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为全区的失能独居老人提供暖心服务。坊子区社工总站将在培训赋能和项目策划上持续发力,真正辅助好街道社工站做好社会工作,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文章来源:http://welfare.swchina.org/guide/2022/0909/419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