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非凡十年·云南篇 丨8780多个岗位、1418个镇(街)社工站......社会工作助力兴边富民行动

非凡十年·云南篇 丨8780多个岗位、1418个镇(街)社工站......社会工作助力兴边富民行动

微1047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通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机构培育、精心实施服务项目、深入开展专业服务等多种方式,在推动社会工作向系统化、组织化、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了兴边富民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发设置8780多个社工岗位

助力社工人才队伍发展

云南省制定出台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初步形成了综合政策引领、专业政策支撑的社会工作政策制度体系。在推进开发设置8780多个社会工作岗位的同时,推动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与职称评聘相衔接,并通过以岗定责、以岗定职、以岗定薪引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优化了社会服务机构的专业岗位结构,拓展了基层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空间。如,昭通市通过公开招聘、选聘、基层推荐等方式,招募大学毕业生1936人,其中95%充实到乡镇(街道)社工站工作。截至2022年7月,全省社工人才总数达到8.45万人,省民政厅积极动员社工从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目前持证社工8408人。

为提升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云南省民政厅于2022年对全省16个州(市)1705名民政局分管领导和乡镇(街道)社工站工作人员进行能力提升培训。依托大专院校开展专业教育,目前全省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3所,每年有毕业生500人以上。此外,云南省加强激励,提升社工人才职业地位,率先在全国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省级表彰范围,产生多名社工领域“兴滇人才”畅通人才晋升渠道,在招录(聘)街道(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时,拿出一定名额面向优秀社工,对于特别优秀的推荐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营造了关心支持社会工作、重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的良好氛围。

建成1418个镇(街)社工站

助力保障改善民生

云南着力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省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带动引领,加强州(市)枢纽型社工行业组织建设,带动了县(市、区)社工机构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有关项目在基层的落地与实施。截至2022年7月,全省培育孵化社工机构393家,实现129个县市区基本全覆盖。按照“一年覆盖、两年规范、三年提升”的工作思路,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配备人员5600余人,在云南省建成1418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是民政部明确建站任务后,第一个完成全覆盖的省份。全省1418个社工站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为重点,开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服务,推动建构物质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服务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兜底保障工作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提升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质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防范社会风险。

得益于有效的服务,全省每年逐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在200多个社区社会工作站点为依托,393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6000多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支点的服务网络基础上,深入推动建立“五社联动”机制,为社会工作良性发展搭建了贯穿三级、覆盖城乡、惠及基层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体系,社工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为更有效地链接资源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全省投入7575万元,累计选派165家社工机构的940名社工人才,组织实施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2018年至2020年,投入300万元组织实施沪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在云南省贫困地区遴选20家受援机构与上海选派的20家援派机构一对一牵手帮扶,为当地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贫困地区为特殊、困难群众开展一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同时,搭建社会工作服务上海市与云南省协作平台,通过“牵手计划”,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先后4次组织专家赴藏区,为6所学校近6500名儿童进行疾病筛查,提供免费治疗和康复。3万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88个贫困县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探索了人才扶贫、服务扶贫的新路径。

注重培育“五社”主体

助力创新社会治理

十年来,云南各地注重发挥社会工作在组织动员、宣传倡导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培育社会参与主体、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如,昆明市西山区聚力“五社联动”,激活“五社”要素参与社区治理,推动“五社联动”创新提质,着力培育壮大“五社”要素,推动“五社”有机融合,形成社区治理合力。红河州个旧市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志愿者为补充的“三社联动、两工互动”模式,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曲靖、保山等地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志愿服务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工作者“两工协作”机制,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弥补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不足。各地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促进社区协商,提升社区自治水平。昆明市官渡区、丽江市古城区、临沧市临翔区等地注重提升社区干部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促进社区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大理市、瑞丽市、香格里拉市等地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引入社区协商,创新了协商方式、拓展了协商渠道,促进了社区熟人关系和社区共同体的建构。

平急服务齐头并进

助力促进社会和谐

在日常服务中,全省社工结合实际开展专业服务,在润滑社会关系、引领社会向上向善方面发挥作用。如,昆明市五华区、呈贡区等地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会融入服务,增强流动人口对居住城市和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相互接纳与和谐共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架起“家、校、社”桥梁,社工在昆明市主城区4所小学开展“社工站进校园”试点活动,为学生提供防范意外伤害、校园欺凌、性侵害、拐卖和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等服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昆明市儿童医院在西南地区率先引进社会工作人才成立医院社会工作部,为贫困患儿提供专业社工服务,成为缓解医患关系的润滑剂。保山、曲靖等地探索开展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亲职教育、家庭辅导、婚姻调适、代际沟通等服务,促进婚姻家庭和谐。昆明、保山等地积极发展社区矫正和禁毒社会工作,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和吸毒人员的社会康复。

在应急服务中,全省社工积极作为。如,云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针对瑞丽疫情防控需要,组织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赴瑞丽市景成医院颐养中心开展园艺治疗等专业服务,为老年人缓解焦虑、排解负面情绪;深入瑞丽市、盈江县等地区,探索“社工+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服务模式,为基层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开展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疏解工作压力。鲁甸“8·03”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人才主动请缨,在民政部支持下,由省内外200余名专业社工组成6支社会工作服务队,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抚慰、链接社会资源、增进社区融合、修复社会关系等专业服务,探索了从传统救灾模式向综合救灾模式的重大转变。昆明“3·01”暴恐事件发生后,社工为受害者和家属提供资源链接、心理抚慰、功能修复、医疗辅助等专业服务,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注重党建引领

助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在工作推进中,云南坚持党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领导,持续推动党建与社会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努力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功夫见成效,努力为党争取民心、赢得民意。如,官渡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8个街道成立“党建联盟”,在63个社区成立“大党委”,在居民区、楼栋建立党建联系点,推行机关和社区党组织“共建联评”制度,推动各领域450多家党组织融入区域化党建,打造了官渡“一核多维,共建共享”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系统适应群团组织改革要求,加大本领域社会工作推进力度,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省总工会指导各地招聘2000多名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为职工提供生活帮扶、法律援助、互助保障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省委大力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基层青年工作力量,提升了基层青年服务水平。省妇联推动在妇女儿童保护和家庭服务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了社会工作在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等方面的专业作用。民族社会工作从理论研究走向社会实践楚雄、红河、文山、西双版纳、怒江等地把发展本民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手段,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善家庭生计、保护民族文化、提升发展能力,发挥了社会工作在融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2/0825/418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