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综述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综述

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隶属于军队社会工作的范畴。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指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服务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利的活动。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军休社会工作、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复原退伍军人社会工作、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等内容。

优抚对象是优抚安置工作特定的保障对象的简称,是优待对象和抚恤对象的统称,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特殊服务群体,也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现状

在内地,虽然近现代意义上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开展较晚,但历代兵制中与“军眷服务”有关方面早已显现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端倪。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之日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职能部门的民政部门在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行政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实践,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最可爱的人,有力地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没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一场全民总动员的大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优抚对象的服务保障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设计、部署推动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围绕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优抚安置社会工作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虽然国家针对优抚对象陆续出台了大量政策,缓解了优抚对象在生活上的困难,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优抚对象还存在着生活保障不完善、医疗保障、精神褒扬、道德建设、社会融入等方面还有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国家标准和省市标准较少。2021年4月,四川成都制定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规范》;2022年4月,安徽黄山出台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指出,后续会将标准化理念应用于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加大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工作力度,打响“爱心送进光荣门”社会工作品牌,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工作水平。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基本内容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虽然内容繁杂,但其共同特点主要包括政治性、特殊性、协调性、有限性。

1.政治性

(1)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能够有效稳定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能够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积蓄强大的后备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

(2)直接关系军地稳定。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身份特殊,在维护军队和社会稳定中有着很强的感召力。因此,做好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有利于促进军心稳定和社会安宁。

(3)直接促进社会公平。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功于国家和人民,但因历史原因等导致一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生活平均水平。因此,做好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利益趋横和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2.特殊性

(1)服务对象身份特殊。服务对象是涉军群体,覆盖面广,军队情结深,多是国家和社会的有功之臣。

(2)服务对象需求多样。服务对象情况复杂,不同的服务对象需求不一,有的是动态的,需要临时服务,大部分则需要长期照顾。

(3)服务保障环节复杂。如移交一名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前,需要经过安置去向审定、落实住房保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三见面”会、办理移交手续等十几个环节;接收安置后,需要落实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保障等几十项服务管理内容。

3.协调性

(1)协调部门多。优抚安置工作横跨党、政、军三大系统,牵扯上下左右,既需要与地方组织以及民政、财政等多部门联系,又需要与军队军务、干部、组织、群工、财务、人事劳动等10多个部门配合。

(2)协调任务重。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涉及社会保障各个方面,触及经费、住房、医疗、就业、上学、户籍等诸多内容,关联各个阶层、行业、年龄层的人群。

4.有限性

(1)政治化与市场化

优抚安置工作具有强烈的直接的政治目的,是国家政治行为的一部分,中央政府负有无限的责任,必须无条件“埋单”。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权力领域呈现出收缩状态,在配置资源中的绝对强势地位逐渐削弱,优抚安置工作运行机制日益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市场与非市场之间的张力使得“政治任务的市场化”面临考验,直接影响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开展。

(2)计划与市场

当优抚安置工作的支撑基础依然是计划体制,而操作层面的要求越来越走向市场的时候,各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以各种形式显现出来,增加了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难度。

(3)主体化与边缘化

改革有“破”有“立”,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在“破”中是主体,而在“立”中往往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分散在社会的各个基层、各个行业里,只要涉及人头的改革,都会给他们带来影响。在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保障机制被打破,新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一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保障成为难题。

(4)社会工作的辅助性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政策性强、政策的政治意味高,基本是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体系内运行。尽管社会工作在解决某些棘手问题时可以发挥传统的行政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但社会工作并非是万能的。政策到位,社会工作可以把服务做的更好;政策不到位,社会工作只能缓解由政策缺位造成的不满,而不能彻底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牵扯的服务对象较多,下面以军休干部为例,探讨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1.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

军休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以下简称军休干部),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以下军队离体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以下军队离休干部,解放后入伍的师职以下军队退休干部,军队退休士官(含退休志愿兵)。移交政府安置的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也是军休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因管理体制机制各地不尽相同,故不在本文之列。

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军队情结。军休干部离退休前都是在军队服役几十年的军人,离退休后身心不可避免地留有革命大熔炉锻炼的印记,习惯于几十年军旅生涯所形成的“供给制”思维特点和“制式化”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誉自豪感,军队情结深。

(2)社会尊重。军休干部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

(3)健康维护。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

(4)居家养老。军休干部群体中,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不少,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多不愿去社会福利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

(5)社会参与。军休于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丰厚,社会参与意识强。

2.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

(1)角色失调。由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

(2)地位下移。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但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

(3)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同辈群体(比如军队和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进行对比时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

(4)行为失范。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型的加速,既往重视国家利益,强调服从的意识逐渐改变,一些军休干部越来越看重自身,因为从军而遭受的各种损失和超过一般民众的特殊贡献,自我实现、经济利益日益代替“国家”赋予的价值观,要求“补偿”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军休干部的思想日趋活跃,维权意识日趋强烈,诉求呈现多元化、群体化、升级化过激化的倾向,采取的行为方式日趋直接。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涉及的群体多,每个群体都有独特的特点,下面以军休社会工作为例,探讨其主要内容。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开展社会工作,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工作对象主体趋同性强,以老年人群体为主,身份、经历相似,经济状况相当,物质生活水平较高,文化素质高,对精神文化生活预期高。

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所开展的社会工作是一种系统的社会工作,是针对军休干部的需要,综合运用老年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以影响军休干部发挥正常角色功能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为切入点,帮助军休干部,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军休干部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一)接收安置前

1.收集、分析列入交接计划的军休干部的相关资料,做好待移交军休干部需求的预评估和问题的预诊断。

2.协助待移交军休干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二)接收安置中

1.协调移交部队解决遗留问题,配合做好交接过程中军休干部的思想工作。

2.审核军休干部档案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评估和诊断。

3.利用上门“家访”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

4.利用移交部队、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军休干部“三见面”"机会,做好群体性的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

5.协调相关部门为军休干部办理医疗、落户、组织关系、档案移交等方面的手续。

(三)接收安置后

1.积极引导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通过追忆、畅想往事,做好其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帮助适应移交安置后的新生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树立积极健康的休养观,推进融入社区和社会,提高幸福指数。

2.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依法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实现军休干部利益最大化。协助军休干部认识老龄化的过程,适应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根据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印发的《山东省军休干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案》(鲁退役军人发【2019】68号)指出:要积极开展军休干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为依托、医养结合的新型军休干部服务保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服务共给、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高层次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军休工作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军休干部医养结合模式。2019年安丘市作为此次医养结合的试点市,2021年军休干部医养结合工作在山东省全面展开并进行实施。2022年7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等6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促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文件的出台,为打造军休干部居家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此项工作也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

3.协助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积极培育自发性问题组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

4.协助推进军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便捷军休干部居家生活。

5.协助军休干部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同时,协助开办老年大学,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新知识,实现“老有所学”。

6.做好高危军休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引导正确面对生命的终点。

7.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促进专业服务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协助做好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军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军休社会工作的过程,军休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离不开专业工作方法、理论的介入。

8.推动军休干部志愿服务,训练、组织、督导志愿者。2021年4月,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意见》,指出:组织引导军休干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军休干部党组织与社会各类公益性社团组织融合发展。根据军休干部身体状况、志趣爱好等,培育具有军的气质的文体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引导其加强自我管理、依法合规开展活动。以关心下一代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党史新中国史教育”等主题活动,采取结对帮扶、项目关爱、建设“红色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模式,连起“一老一少”,打造军休志愿服务品牌。

9.发挥社工倡导作用,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推进军休干部同步享受地方离退休干部待遇、同步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实现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利益均等化、保障一体化。

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优抚安置工作与社会工作之间有着天生的亲缘性。社会工作的方法在优抚安置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针对不同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人群又有着不同的切入点和着重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如何协助服务对象适应角色转变,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当下生命的意义,介入服务对象面临的严重情境性事件或发展性的生命转折,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调适等方面,是优抚安置各领域社会工作者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

人们的身份阶层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分化,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亦不例外。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尤其是由健全人到残疾退役军人,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旧角色认识不清、理解不一,往往造成心理失衡、角色失调、行为失范。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失落与无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比较普遍的心态特征,他们往往将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由军队到地方,认为军队和地方都把他们当成了“包袱”、“两头不管”,普遍“带着情绪在生活”。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识别导致情绪不适和问题行为的有缺陷的思维模式,推进适应角色的转变。

认知行为模型的焦点在于重构认知、改变行为,其中比较熟知的是艾利斯(Albert El一lis)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ABCDE理论是关于情绪障碍原因的理论,也是REBT的基本理论,它包括一套通过认识不合理信念到改变不合理信念,进而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步骤和阶段。它始终强调重视人的理性力量,相信人最终通过自我调节而顺应环境,把人的主观性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

利用艾利斯的ABCDE理论关系图来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军休干部进行分析,A(Activating events)是指军休干部由现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的转变这个先导事件;B(Beliefs)是指军休干部对这一事件的非理性信念,有的军休干部认为移交地方,是自己老了没用了,“被部队抛弃了”,会有强烈的被抛弃感和失落感;C(Consequences)是指军休干部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即不合理、消极地对待角色转变,有些甚至产生过激行为;D(Disputing)是指用合理的信念驳斥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E(Effect)是指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使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有所改善。

在REBT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着咨询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其实质是要引导服务对象树立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1.要让服务对象明白,不是个人遭遇的事件而是个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了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并明白如何通过认知改变来改善情绪和行为。

2.认知干预是REBT的生命,由现职到离职、军队到地方、军人到百姓,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有明确政策依据,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一般不会明确对此表达异议,往往通过遗留问题等事件表现出来。所以在问题探索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探查隐藏在情绪困扰后面的“自语”(比如有的服务对象一再强调自己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借此明确问题的所在。社会工作者要激励服务对象反省自己在感到焦虑、抑郁或愤懑时对自己“说”了些什么(比如有的服务对象认为自己一生走错了两个门,一个是进部队的门,一个是进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的门),检查非理性信念所在。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是REBT的核心,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认知技术帮助服务对象质疑非理性信念和思维,认识其对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影响,进而产生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的愿望和行动。

4.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对军队到地方这个环境事件作出适宜的理性的反应,接受组织安排的现实,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积极参与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二)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

精神要素(对自我的超越、对意义的求索和与他人的联结感)在许多方面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心理和社会挑战。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不少属于老年群体,尤其是军休干部这个老年群体。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老年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实现自我整合,避免自我绝望,其核心是要有能力处理并接受人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情,把这些人生事件当成是令生命有意义的东西。这里的精神问题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准备后事或者解决关于来世的信念,还涉及活着时候要处理的“未了事宜”,找到当下生命的意义以及探索和表达对生命的信念的方法。精神问题不是有待解决的事情,而是一个当事人和专业人员都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度过的旅程。

按照费希尔(Fischer)在观察和描述精神对于老人的重要性时总结的五个共同主题,在将精神介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实践中:

1.要引导服务对象珍惜现在的重要性,这包括欣赏时间的珍贵,以及真实地活在离开部队后的当下,“学习享受活着”。

2.要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曾经的军旅生涯经历来建构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生回顾过程的重要作用。

3.在人生回顾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常有机会直面自己的局限。

4.引导服务对象坦然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重新激活疏远的关系,寻求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

5.引导服务对象“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倾听”是确定精神元素在服务对象的生活中是否重要、是否能恰当融入干预计划的重要手段,不仅要仔细倾听服务对象怎样叙述当下的问题,而且要认真倾听他如何讲述过去的军旅生涯。服务对象讲述自己人生经历所用的语言可能有许多精神方面的比喻,也能让社会工作者洞察他在精神方面深藏的未能解决的冲突,比如详细回忆曾经经历的战争点点滴滴隐含着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一件件展示的军功章和证书隐含着对部队的深深不舍。社会工作者要引导服务对象把人生回顾过程看成是寻求当下生命意义的方法。

(三)危机干预方法——最小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

危机是由于个人生活中的紧急或突发事件使个人原有的满意状态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或者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优抚安置领域常见的危机情境有多种情况,如离开部队、突发性伤残、长期的慢性病折磨、面临新的人际关系、艰难的事业选择、缺乏社会支持、相对封闭的环境、失业、死亡。每一种危机情境虽有所差异,但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去注意与关心,并予以专业的介入与处理。尤其是对于军休干部这类服务对象,时时处处都充溢着危机情境。如何面对突发伤残?如何看待家人怕受连累而回避、拒绝的态度?有的服务对象二十多岁就因生病、负伤等原因严重伤残致使退休,年纪轻轻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度过了这一关,又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很多功能没有了,不能结婚,生活不能自立,将来的漫漫人生路怎么走过?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一重又一重的关口亟须社会工作者这个重要他人的陪伴。

实际上,一个危机不是一个突如其来或灾难性的事件,而是一个过程,其焦点在于人如何对突发性危险事故作出反应。

危机干预模型(crisis intervention)为服务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基础,帮助服务对象处理严重的情境性事件或发展性的生命转折,对于处理新确诊疾病、突发伤残、刚离开部队到地方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很适用。

詹姆斯和吉利兰提出了三种危机干预模型,即平衡模型、认知模型和心理转折模型。如上图所示,治疗模型按阶段进行组织,每个模型都有其独特的要点。危机干预模式是围绕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社会工作者需要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实际上,在危机的节骨眼上,最小的努力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一点小小的、恰如其分的、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比在情感难以接近的阶段的巨大帮助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

(四)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持性小组、社会工作督导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大多是移交以后要管一生的,如军休干部自移交地方后就由军休机构服务管理,军休干部去世后遗属也是优抚对象的范畴。目前普遍存在着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人数少,服务的对象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且经常受到不被军休干部理解的困扰的现状。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相处,面临着许多压力,如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缺乏互惠性,有时受到不被服务对象理解的困扰,神经老是绷着;随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日益高龄化、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工作人员面临与社会隔离的危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单调的工作让工作人员比较“倦怠”,使工作气氛显得“沉闷”。一些工作人员将优抚安置工作形容为“带刺的玫瑰”、“橡皮擦”、“死不了”,显示了内心的一种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抑郁症状,需要专业人员帮助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调适。

社会工作者可以建立工作人员支持小组,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工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支持性小组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活动,诸如时间管理、冲突化解、满足工作人员谈论工作的努力和磨难方面的需要等。不管工作人员支持小组的重点是什么,特别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能有足够的时间相互交谈,有机会从有同样经历的人那里获得支持和理解。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做一些切实的事情,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督导、心理疏导解忧等,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健意识,鼓励工作人员照顾好自己。

五、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

下面以军休社会工作为例,探讨在介入服务工作中的常用技巧。多数军休干部是因伤病残比较严重,达到了退休条件才批准退休,目前来说很少有达到退休年限正常退休的军休干部。据此,军休干部大都身体状况较差,对健康渴望要求程度高,另外军休干部在变老、终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一)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服务对象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离,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临终服务对象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身体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害怕延长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痛苦,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观感。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需要尽可能长地保持对自己生命的某种掌控感;需要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他们可能会有的多种多样的感受的氛围里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需要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即将离世这一现实。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主要是需要跟家人和朋友保持接触。精神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临终服务对象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目前国际上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分期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心理学专家罗斯博士(Ross)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denial)、愤怒期(anger)、讨价还价期(bargaining)、抑郁期(depression)、接受期(acceptance)。一些研究者发现,我国临终病人在否认期之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回避期,这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社会工作者要做好针对性的工作:

1.否认期。要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但不要揭穿服务对象的防卫机制,经常陪伴服务对象,愿意与服务对象讨论死亡的话题。

2.愤怒期。要倾听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允许服务对象有发怒、抱怨、不合作等发泄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服务对象宽容、关爱和理解。

3.讨价还价期。要予以指导和帮助,使服务对象更好地配合治疗,控制症状。

4.抑郁期。要给予服务对象精神支持,陪伴服务对象,预防自杀,尽量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

5.接受期。要尊重服务对象,减少外界干扰,不强迫与服务对象交谈,加强生活护理。

按照埃里克森(Erikson)的观点,老年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实现自我整合,避免自我绝望,他要求老人在接近死亡的时候认定自己的生活是重要的、有意义的。在服务于濒临死亡的服务对象方面,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带有个人性或专业性的人生回顾过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处理未了的事宜,找到跟自己及他人和解、获得心灵安宁的方法。

在后事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做好家人的丧亲辅导,提供支持性服务;代表服务对象及其亲属争取合理权益;提供相关资讯;同时还要做好自我保健。

(二)疏于照顾问题

服务对象疏于照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隐性问题。很多服务对象存在着孤寡、独居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对服务对象疏于照顾的迹象保持警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识别可能会遇到这一问题的高风险服务对象,并给军休管理机构提供建议。社会工作者应发挥重要作用,充当特别脆弱、容易被疏于照顾,或者由于身心问题自己不能采取行动的服务对象的代言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制订避免服务对象以后受伤害的干预策略时,做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双方的工作十分重要。给双方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介绍支持性服务缓解工作人员承受的负担,以及在环境上作些调整,都是重要的步骤,可以解决造成疏于照顾情状的起因。

(三)建立专门小组

军休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丰富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军休干部的生活质量。

1.基本原则

(1)先行假设有些服务对象爱参加小组活动,有些服务对象不爱参加小组活动。

(2)社会工作者一定要有耐心、细致、周到的工作态度,要尽可能周到地考虑每个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

(3)小组组员的选择要恰当。

(4)不强求的原则。

(5)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

2.具体方法

(1)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2)所组织的活动或游戏一定要简单易学。

(3)社会工作者要不失时机地赞赏组员的能力。

(4)社会工作者要关心每个组员对活动的感受,发现一些组员对活动反应冷淡时,要适当调整活动程序,以避免冷场。

(5)在小组活动行程过半时,社会工作者应协助组员真实表述对小组活动的感受,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使下一阶段的活动更符合组员的兴趣爱好。

(6)小组行将结束时,社会工作者应评价小组活动的成败及每个组员的发展。

(7)要尤为关注那些经常不参加小组活动的服务对象,了解背后的原因和隐情,开展针对性服务。

3.专门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现实辨识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服务对象会在环境中获得一些提示,会得到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的帮助。现实辨识小组提供了结构性的方法,既帮助老人辨识身边的环境,也帮助他们学习一些技巧,以便在迷失的时候为自己导航。下表是对开办现实辨识小组活动的一些建议:

现实辨识小组的活动

1.玩简单的互动性游戏

2.听现在熟悉的音乐和过去熟悉的音乐

3.放映服务对象喜爱的新电影和钟爱的老电影

4.用录像机或数码相机拍照,让服务对象马上能看到结果

5.为节日开办主题活动

6.坐车在本地游览,观看所在地变化

7.请健康护理人员、明星、学者作专题演讲

8.与本地学校的师生组成手拉手活动

9.讨论时事新闻

在现实辨识小组中,社会工作者既要扮演支持者角色,也要扮演指导者角色。

(2)动机激发小组。动机激发小组瞄准的是仍然有良好的辨识能力,但是却对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失去了兴趣的服务对象。通过刺激他们的感官,帮助他们建立社会关系,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新技能,

在动机激发小组里,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就是找出拓展适合小组的活动,并密切观察组员对每个活动主题有什么反应。社会工作者要体谅服务对象尝试新事物时的犹豫不决,但也要鼓励服务对象,其角色类似调动积极性的教练。

(3)社交与娱乐性小组。社交与娱乐性小组通过让服务对象参与乐在其中的活动进行社会交往,从中取得治疗性效果。大多军休管理机构都专门制定了文体健身活动制度,引导组建各类社交娱乐小组,有的还明确了活动“五要五不要”,即“大型活动要少不要多,活动要近不要远,活动要松不要紧,活动要实不要虚,活动要短不要长”。在社交与娱乐性小组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指导性较弱,催化性较强。

(4)支持性小组。支持性小组用来帮助服务对象在富于支持性的小组环境中度过生活转变带来的惊涛骇浪,诸如突发疾病、确诊患了慢性病或者变换居住的地方、身边院友的离世。服务对象可以学会把负面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建立新的应对技巧,处理由生活转变带来的一些新的挑战。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是通过鼓励成员间建立纽带,给他们提供支持,促进他们互助。

(5)治疗性小组。患有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服务对象常常能从这类小组中受益,既得到治疗小组给予的支持,又感受到小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力量。成员可以在小组里学到新的、更有用的做法,这些做法可以用到小组之外的生活中。在治疗性小组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专家和导致改变的媒介,比在支持性小组或社交小组中的角色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干预性。

(四)支持网络构建

军休干部从部队到地方会面临职业、生活的转变与适应,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经历告别军旅生活、适应地方、融入地方,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扮演的主要角色是社会支持网络的“编织者”,介入的重点是编织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国家支持等多位一体的支持网络格局,帮助军休干部恢复社会功能,推进社会再适应,提升获得感和荣誉感。

1.正式网络的建构

(1)部门联动。如军休干部安置需要涉及解放军总部及各大部队,而且涉及地方公安、医保及财政等多个部门,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统筹协调优势,推动工作联动、矛盾协调、问题联治。

(2)政策倡导。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充当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推动军休干部安置法规制度良性改变,以国家层面的福利与社会政策为基础,推动军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如现在省退役军人厅每出台一项文件,都会向下征集意见,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建言献策。

(3)资源连接。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了解安置政策、熟悉安置渠道的优势,加强资源整合,挖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潜力,充分调动社会上的积极性,推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军休干部安置工作新格局,推动军休干部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安置后的居家养老各项工作。

2.非正式网络的建构

(1)开展小组辅导

为空巢家庭成立互助小组,建立支持网络,开展小组活动,达到助人自助。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完善人际关系,扩大生活圈,增进军休老干部间的交流沟通。

(2)开展个案辅导

协助军休干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与同辈群体的联系,积极获取家庭、社区正式与非正式组织资源。介入的方法包括,始终以尊重、关注和接纳的方式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适时予以安慰、鼓励、承认,同时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表达出对服务对象的信心、肯定和赞许,疏导情绪,使服务对象消除焦虑,减少内疚感,化解不满,增强信心,以从容积极的心态应对地方的生活。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22/0810/41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