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心向阳光 快乐成长”——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困境儿童案例

“心向阳光 快乐成长”——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困境儿童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小辉(化名),6岁。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家长交流时得知:服务对象家中3人,父亲言语、肢体残疾,母亲言语残疾,母亲在家照顾孩子。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周边打工,但经济来源单一,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据他父亲所介绍,孩子在家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简单的词,但是到外面基本不开口说话,只会用动作表达他的想法,社交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社会融入低,其他小朋友不愿意与服务对象玩耍,他也性格孤僻,给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分析评估

从影响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入手,发现小辉在三个方面分别有以下问题:

1、生理层面: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言语功能发育迟缓,可以明白交流的内容,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2、心理层面:

通过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很胆怯,害怕陌生人,没有自信,不愿意交流。

3、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微观、中观系统分析

(1)微观系统

家庭层面:三口之家,父亲言语、肢体残疾,在村子周边打临工维持家用,母亲言语残疾,在家照顾孩子。家人针对孩子的康复理疗知识缺乏,日常生活中无法给服务对象进行正确的理疗。

同辈群体:由于服务对象言语表达能力较弱,不能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失去童年的乐趣,自娱自乐,没有自己的小伙伴。

(2)中观系统

社区能够及时发现服务对象家中基本情况,及时跟进,为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以便减轻服务对象家中的经济负担。儿童主任及时跟进该家庭,随时了解该家庭的动态。

服务对象面临上学问题。

三、服务计划

1、理论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三个方面。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其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服务对象因语言功能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社会融入程度低比较孤独。首先要通过针对性服务,激发服务对象主动表达,让他树立自信心,锻炼开口说话。同时要促进服务对象家庭和睦相处,为服务对象提供家庭支持,让他感受自己的微观环境带来的温暖。链接幼儿园资源让服务对象慢慢融入社会,让他适应学校环境和与同辈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2、服务目标

(1)提高服务对象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信心;

(2)为服务对象正常就学链接学业资源;

(3)促进服务对象的提高社会参与度、融入度。

3、服务策略

(1)通过链接周边幼儿园学校资源,使服务对象接受对应阶段教育;

(2)社会工作者定期提供相关服务,使服务对象逐步融入周边环境,不断刺激言语表达能力,能够正常的表达交流。

(3)服务计划

服务时间

服务内容

2021年7月1日

接案及初次访谈

2021年7月3日

服务需求评估

2021年7月3日

制订服务计划

2021年7月8日

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2021年7月15日

为服务对象争取就学机会

2021年8月1日

激发服务对象学习兴趣,练习日常交流表达

2021年8月20日

邀请服务对象参加悦享园艺治疗小组活动

2021年8月24日

让服务对象在学习中学会自我鼓励、自我调整

2021年9月11日

协助服务对象入园(幼儿园)

2021年10月29日

与服务对象回顾服务过程并加强服务成效,结案妥善处理离别情绪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1、如何接触到服务对象(接案)

在对残疾人家庭的入户过程中发现一个特别可爱,很爱笑,看起来很阳光的小男孩,但是他不说话就看着你。经过服务对象监护人的介绍社会工作者了解了情况,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和人正常交流,监护人希望孩子可以正常入园接受教育。

在决定介入之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与其家庭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服务对象监护人均有残疾,经济困难,享受低保和残疾人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经过评估,发现服务对象主要面临心理孤独、语言表达能力弱、未上学、家庭支持不足的困境,故此社会工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2、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

在接案后,社会工作者根据介入计划开始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初次交流,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心理防御依然很强,社会工作者只能再次与服务对象监护人沟通。第二次入户服务对象与我们见面时,依旧沉默寡言,很难开口讲话。但是当社会工作者打开动画片,服务对象特别开心,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一直在笑。我们与服务对象沟通中,服务对象听懂了我们的话语,开始讲话,特别慢,只说了几个字,但从表情语音语调可以看出其很开心。通过前两次的走访介入,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来访已然基本接受,因为服务对象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问题,无法通过言语表达感受,但从服务对象扬起的嘴角可以看出对社会工作者的喜爱。

3、激发服务对象学习兴趣,练习日常交流表达

第二次介入活动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见面时依旧沉默,但当社会工作者打开动画片时服务对象特别开心。与服务对象开始沟通,服务对象听懂了话语,最开始讲话,特别慢,只说了几个字,但从表情语音语调可以看出其很开心。社会工作者给服务对象教拼音字母时发现,服务对象学的特别快,也看到服务对象也特别喜欢学习。

第三次社会工作者尝试问了一些简单问题,服务对象并没有全部做出回应,长时间保持沉默状态。社会工作者继续教服务对象一些简单的拼音字母,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服务对象对学习依然保有很高的积极性,在努力尝试读准每一个音节,相比于枯燥的拼音学习,服务对象更加喜欢通过影音图像立体式的学习方式。社会工作者发现,跟随动画片中的台词练习言语表达是适合服务对象的学习方式,后期针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方式以此为主。

第五次入户介入时社会工作者总结上次的服务经验,与服务对象看视频学标准发音,刚开始的时候社会工作者询问小A想看什么动画片,小A很激动的说出了《汪汪队》,第一次说的不是很清楚,在社会工作者又询问了一遍并且让其慢慢说的标准的些之后,小A为了看视频就慢慢的说出了《汪汪队》这几个字,比第一次稍微标准一些,接着在看视频时社会工作者人员在出现一些比较简单的词句的地方停下来让小A跟着读,小A也会比较乐意的读,每次跟读三遍,一次比一次发音标准,由此证明,小A的言语表达能力可以提升。走访结束时,小A主动送我们出去,并且全程带着笑容。通过这一次的走访,我们明确了小A的心理活动对其发音也很有帮助。

4、参加悦享园艺治疗小组活动,学习融入群体

社会工作者邀请服务对象参加了组织的悦享园艺治疗小组活动,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介入,服务对象主动以微笑示人,虽然口齿依然模糊,但是表现比较热情积极。在学习过程中,服务对象可以表达清楚的词语相比于初期又多了几个,例如“你好”“真棒”等。在社会工作者的陪伴下,服务对象很开心地参与集体活动,表现良好,虽然在活动中只表达过简单的几个词汇,但对于服务对象的情况来看,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5、改善家庭环境,提供家庭支持

服务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监护人文化水平低,不具有为服务对象进行康复理疗的知识,且其母亲对待生活处于悲观的状态,不断的抱怨。社会工作者坚持做一些思想工作,教他们一些服务对象的康复和交流联系的知识与技巧。建议指导监护人在家中同股票视频学习的方式引导服务对象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介入时与监护人沟通服务对象的日常学习情况与行为表现,不断完善与监护人的合作,培养了监护人对于服务对象的教育能力。让监护人科学教育服务对象,改善了家庭教育的环境。

6、服务对象的入学之路

(1)寻找入学资源

因为服务对象父母文化水平低,服务对象日常交流表达弱,一直没有上学,他的年龄已经超过入园年龄。社会工作者积极与周边幼儿园负责人进行沟通,与幼儿园园长对接孩子上学情况,园长表示开学了愿意让孩子在学校试课两周,评估孩子是否能在幼儿园上学。

(2)链接入学资源

社会工作者积极与周边学校对接,为服务对象成功链接到了银川市金凤区植物园第一幼儿园,虽然服务对象现已超过入园年龄,但在与校长对接服务对象情况与需求后,校长表示可以接受服务对象入学。

(3)成功入学,入学后的改变

在社会工作者和监护人的陪伴下,服务对象在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试入园,孩子表现良好,服务对象入园顺利。

在入学一段时间后,社会工作者再次入户探访,与家长沟通后,家长表示服务对象表现良好,并无出现异常表现,社会工作者也发现服务对象会积极主动与社会工作者沟通,分享在幼儿园的生活;在与幼儿园校长沟通后,校长表示服务对象适应能力强,在入园后人际关系良好,好奇心强,可以继续在园内就学。

在告知服务对象服务即将结束时,他见到社会工作者时面带微笑,十分亲切,服务对象主动和社会工作者讲了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虽然表达有些不清,但主动表达的行为让社会工作者感到欣慰,服务对象还主动展示最近在幼儿园制作的小手工,举手投足之间充满着开心。

五、总结评估

经过三个半月的个案服务,服务对象小辉现在会主动和家人、老师、同学交流,逐步融入到了朋辈群体中,服务对象从一个自卑者变成了自信者,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个案介入的效果非常明显。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开展7次介入活动,个案服务的总目标案实现,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建立专业关系、改变认知、链接学校资源、为服务对象增能、增强服务对象监护能力、融入朋辈群体的目标也全部达成。在理论的选择上,需求层次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也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情况。

在介入前,小辉在生活中都有很多不自信的表现,现在小辉在学校里面也更加主动参与互动,主动回答问题,和同学们的交流增多了,也愿意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在家庭中,小辉也更愿意和家人分享自身的想法,见到邻里也主动打招呼,和小伙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要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心,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

后期会持续与监护人跟进个案情况,视情况,必要时进行入户回访。

六、专业反思

1、个案经验

此次个案服务,历时七个半月,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监护人、民政工作人员、儿童主任走访,对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社会工作者制订了总目标和分目标,有针对性的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升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在介入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按照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实务工作,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资源制定合适的个案计划。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优势视角、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析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次个案介入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个案工作介入农村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提供了有益经验。

2、专业层面的反思

在个案的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用了倾听、鼓励、同理心、澄清、对焦等技巧,有助于个案的顺利完成。但是使用过程不是很熟悉,感觉有点刻意,会影响个案的状态。社会工作者要熟练掌握介入技巧,自然的与个案交流,有利于个案服务顺利地开展。

七、督导评价

本案例是一个“五社联动”的个案服务活动,在政府的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资源为补充,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为服务对象提供了经济帮助、能力培养、心理辅导、上学等多方面的支持,多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得个案服务活动得以圆满的结案。

此次个案服务目标明确,成效明显,介入策略恰当,专业技能技巧运用较好。社会工作者能够带着积极的情感为残疾家庭儿童带去希望,寓情感于专业,寓专业于服务,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家庭监护能力的提升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建议长期跟踪,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及时和有力的支持。

 

作者:宁夏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张万霞、刘婷

督导 :罗安安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2/0609/413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