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任务中心模式下候鸟老人权益保障之路
任务中心模式下候鸟老人权益保障之路
一、案例背景
(一)社会背景
三亚市作为滨海城市,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也被称作“东方夏威夷”,宜居环境优越,广受各地候鸟老人的喜爱,而卓达社区作为候鸟老人的聚集区,交通便利,周边公共设施完善,也被候鸟老人作为宜居休养的首选,他们每年10月份从各省市出发来到三亚,在4月份就会回到家乡,社工在卓达社区走访时,了解到一名权益保障受到侵害的候鸟老年人,社工积极与老年人沟通联系,与候鸟老年人沟通问题、困难情况,并为其提供个案服务。
(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化名阿安,男,67岁,大专文化,再婚,有一子一女,具有丰富的建筑行业经验。20年前就已经来到某社区购置房产,作为每年来三亚康养的居住点,因自己母亲已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居住的房子又在3楼,考虑到母亲上下楼不方便,2019年开始,就很少在三亚居住,大多在保亭进行康养,但有时会回到三亚居住一段时间。三亚的房子在陆陆续续的几年内,发生厕所、屋顶、墙面漏水等情况,但是苦于自己常年不在三亚,只有每年10月到4月在三亚,楼上业主也不是常住,由中介代管,小区又是典型的候鸟老人居住小区,联系不上业主,中介推脱,漏水的事情便一拖再拖。直到2021年10月,三亚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楼上的阳台排水孔常年无人打理被树叶堵住了,导致雨水往屋内倒灌,积水了一段时间,物业房管员发现了便帮楼上业主清理了,通知服务对象来三亚一趟,发现自己房子的家具、家电、墙皮、吊顶等受到大大小小的损坏。案主有找过物业、中介、法律援助中心都没有得到解决。
1.个人状况
身体状况:有行动能力,但身体状况不佳,有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高等疾病,需要每天吃药。
心理状况:因墙体、家具等损坏,找过物业、中介和业主,中介不配合、业主找不到、物业又无法联系的到业主,求助无门,心理焦虑、情绪愤怒。
社会环境状况:虽然房子在三亚买了有二十多年,但是对于处理漏水情况,只是积极寻求物业帮助,当物业无法帮助,依托的资源少,所以对于社区环境的资源联动上较弱,在寻求帮助上,对于社区环境的不太熟悉,对三亚的职能部门和政策方面不了解。 2.家庭成员情况及关系
服务对象目前与母亲、岳母、哥哥居住在保亭县,哥哥不住一起,但是在同一小区,母亲和岳母都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来三亚是为了康养,父亲在2001年便因身体疾病去世了,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眼部有疾病。曾有一次再婚经历,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一女,女儿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与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子,儿子目前还在上大学。
3.社会支持网络
服务对象的正式支持网络有物业、大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会工作者,非正式网络有母亲、岳母、哥哥。
二、案例分析
(一)问题分析
通过多次走访,与服务对象、物业、中介沟通了解,并进行个案行为评估量表的评估,社会工作者分析预估的其问题有:
1.睡眠出现失眠状况。从2021年10月开始,不断联系沟通物业、房屋中介,中介推脱,物业也没有楼上漏水业主的个人信息,业主在三亚居住的时候,很担心又再次漏水影响自己的生活,中介又不想惹麻烦事,觉得与自己无关。
2.房屋漏水情况无法确认主体责任方。社会工作者与中介沟通时,中介说房子已经不委托他们出租了,他们也无法联系的上业主,业主长期在国外居住,没有具体的联系方式,只能邮箱联系。服务对象也曾与中介沟通,但中介也没有理会,觉得与他们无关,激化了服务对象的愤怒情绪。
3.楼上漏水业主无法联系。经社会工作者与中介、物业沟通,楼上漏水业主很多年没有回来过三亚了,房子都是出租出去,物业费也没有来缴纳,都是每来一个租客,再有租客或中介缴纳物业费,而物业收费的单据没有任何联系方式,物业没有做好业主信息的存档,导致业主无法进行联系。
4.因楼上漏水房屋受到损坏,需要获赔。这个问题是需要社会工作者先找到楼上业主后,需要再次协商楼上业主与服务对象进行协商。
(二)需求分析
1.改善睡眠状况的需求
服务对象因漏水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也找不到正式支持网络的支持,对于漏水问题无法解决,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社会工作者以日常访谈的方式,与服务对象联系沟通,问题处理进展,给服务对象植入希望,提高其对于问题能解决的肯定性。
2.漏水问题主体责任方确定的需求
服务对象因无法得知中介是否还被委托代理业主出租房子,业主也没法联系,物业也没有权利进行他人家中,又加上楼上没有租客在上面居住,涉水实验无法进行。社会工作者通过联系住建局、物业进展再次沟通,通过多方资源链接,将服务对象需求解决。
3.联系上楼上漏水业主的需求
服务对象苦寻楼上漏水业主无门,无法与楼上漏水业主进行协商解决漏水处理事件,加上没有正式支持网络的支持,导致无法与业主取得联系。社会工作者通过联系房管部门、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正式支持网络资源,与中介、物业再次沟通,能否提供相关资料,与楼上漏水业主取得联系。
4.房屋维修赔偿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通过以上三个需求的解决,以协调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协助服务对象满足房屋维修赔偿的需求。
三、服务计划
(一)介入理论
1.任务中心模式服务对象具有自主性,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因此让服务对象一起参与漏水问题的解决,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做需要做的工作,能够达到服务对象对解决过程的悉知,给予服务对象自信心,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个长期性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的时候,及时与服务对象沟通,将事件进展成功情况告知服务对象输入希望,利用周边的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
2.服务对象的优势
微观层面:服务对象对于问题的解决有极强的意愿;服务对象相信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具有多年的建筑行业经验;服务对象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与看待问题的视角能力。
中观层面:服务对象的经济状况很好;服务对象的生活照料有母亲支持;服务对象的家庭情感支持充足。
宏观层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二)介入目标
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后,社会工作者与其一起制定了以下目标:
1.沟通物业、中介、职能部门拿到楼上业主联系方式;
2.沟通区住建局派遣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房屋漏水原因;
3.联动派出所、区住建局、大社区、物业沟通确定责任主体方赔偿事宜。
(三)介入策略
1.运用支持性、引领性等专业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帮助其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念,增强自信心。以沟通协同的方式,根据服务对象提供的信息,沟通物业、中介方面拿到楼上业主联系方式,如物业、中介无法提供联系方式,则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如12345转接职能部门、市长热线等方式,达至沟通的目的。
2.找到业主,确定责任主体方后,当遇到责任定损问题,联系住建部门及物业等相关技术单位,协助定损事宜。
四、案例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个案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沟通多次,从漏水事件发生的过程,为解决漏水事件做的努力及家庭情况等进行了解;运用倾听、共情、尊重等方面的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同时社会工作者与中介、物业了解漏水事件发生的过程及责任主体方根据服务对象、中介、物业所提供的信息,梳理漏水事件,进一步预估、评估服务对象问题,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目标计划,为其提供个别化、专业化的个案服务。
2.第二阶段资源链接多方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植入希望,缓解睡眠问题
链接住建局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通过与住建部门沟通,获得督促物业积极解决问题,提供楼上业主信息,给予漏水、房屋维修鉴定的支持。
链接辖区派出所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通过与派出所的沟通,根据房屋漏水的特殊情况,派出所给予协助处理漏水事件,大数据帮助联系楼上漏水业主,得到执法力量的支持。
链接房管部门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通过与房管部门的沟通,给予合法查询房屋信息的支持。
链接12345热线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通过与12345热线的沟通,沟通串联多部门联动,通过市长热线,推动职能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链接大社区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通过与大社区分管部门部长的沟通,双方共同前往服务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协助联系大社区驻点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咨询支持,得到法律咨询的支持。
通过多方资源的支持,社会工作者及时与服务对象分享处理事件的进展,给予服务对象尊重,让知晓服务开展的过程,分享服务过程,安抚服务对象的焦急情绪,从正式支持网络层面给予服务对象强有力的支持。
3.第三阶段获得楼上漏水业主联系方式,协调沟通房屋定损维修
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联系中介、租客(后来入住的),确定楼上漏水业主房屋委托出租情况,确定中介仍有委托代理出租房屋的权利,是主体责任方。其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协同联系租客,督促中介做好房屋漏水处理,发挥服务对象优势,运用其多年建筑行业的经验,沟通中介处理好房屋漏水处理。最后,社会工作者与物业联系,派遣定损师傅做好房屋定损维修报价,与中介协商房屋维修金额。
社会工作者发挥服务对象优势,以多年建筑经验协同处理房屋漏水,从任务中心模式出发,相信服务对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参与到沟通中,发挥自主能动性。
4.第四阶段沟通房屋维修赔偿方式,确定赔偿金额
首先社会工作者作为协调者的角色,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鼓励服务对象与中介进行沟通房屋维修方式。其次,协调服务对象、中介前往建材市场,确定维修材料金额。最后,与服务对象分析房屋维修的最佳方式,双方签订房屋维修赔偿协议,确定房屋维修方式为服务对象收到赔偿金额,再另行自主沟通维修。
5.第五阶段增强服务对象问题解决能力,确定结案
与服务对象回忆个案服务过程,肯定服务对象参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服务对象建构正式支持网络,如遇到此类问题的权益保障,运用社会支持网络资源,解决问题。与服务对象确定个案服务目标已达成,确定结案,做好结案前的服务工作。
五、案例总结评估
(一)评估方法
1.观察法。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服务对象,从介入服务前后的心理、行为、态度等方面变化评估目标达成情况。
2.访谈法。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访谈个案服务过程,了解服务对象对于资源利用的认识,对房屋维修赔偿问题解决后,前后的心理变化,是否有缓解睡眠问题。
3.问卷调查法。服务对象填写个案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对于个案社工表现,目标达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作为评估。
(二)服务成效
服务对象从最初对漏水解决事件不抱有解决的期望,正式支持网络的缺少,对于身边资源可利用认识不足,对于社区环境不熟悉。经过社会工作者的个案服务,通过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发掘服务对象的社会经验,鼓励与支持服务对象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服务对象对于权益保障维护过程的了解,并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正式支持网络的支持,扩展了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的心理变化也从消极的、无能为力的,到充满自信,真正的学会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
(一)资源链接,扩展社会支持网络
候鸟人群大多有一个共性,来到一个新的社区环境,首要的就是康养与休闲的地区,对于周边资源的认知,很少有去了解,或者说更多的是关心康养类的知识信息,加上本身可能因年龄的原因,对于新事物的不过多去了解,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不足。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社会资源,特别是正式支持网络资源,给予服务对象支持。
(二)复合型服务,协调沟通、增强解决能力
在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帮助服务对象梳理问题,链接对方资源给予支持,通过复合型的服务,使服务对象获得更大的帮助。作为协调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作为多方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发挥服务对象的自主性、社会经验优势,鼓励与支持服务对象参与到沟通环节中,从而增强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激发潜能,发挥个人优势
每一个服务对象都具有自己的优势,而这个优势是需要被发掘、激发,社会工作者观察、访谈服务对象,通过引导、支持发挥服务对象的社会经验优势,将服务对象优势参与到个案服务中。随着不断的参与到个案服务目标实现、问题解决中,服务对象的参与性越来越高,其自身处理问题的潜在能力也得以激发,有计划的去实现,去改变目前存在的问题,使自我效能感增强。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2/0608/413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