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加强残疾人社工队伍建设 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残疾人社工队伍建设 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残疾人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和职称评定,加快培养残疾康复、教育、托养照护、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队伍。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为残疾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国家一方面在深入推进残疾人社工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全面覆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新格局。同时,也说明当前存在着急需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例如: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水平不高、职业化欠缺等问题,完全支撑起残疾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
一、残疾人社工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倾力支持,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有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个性化需求,从国家层面上,对加强残疾人社工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能力,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从残疾人社会工作整体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残疾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人才中占比属于小众,就总量来说远不能满足需求,普遍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每年高校招生数量正常,但是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行业、并从事该专业的从业人员并不是很多。以潍坊为例,截至2021年,潍坊市在册社会工作者6842名,其中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30名,仅占比0.43%,在册而不从业成为常态,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提升服务质量和标准的问题,可以说缺口还是比较大。
(二)人才专业化程度不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就业创业、维权、文化艺术等。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残疾人社工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较高的心理素质等。特别是面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以及成年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丧失、就业困难等问题,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门槛太低,对工作经历也没有明确的专业限制。经调查发现,残疾人社工队伍普遍学历水平较低,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人员,大专以下学历占比很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由于队伍结构没有形成梯次,更没有现行的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培养一批的可续性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断档情况较为普遍,造成人才整体年龄偏大,且后继乏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难以适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三)岗位职责不清。因为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其服务单位、机构很少设有残疾人社会工作岗位,即使有,也不普遍,且没有明确岗位职责,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事社会工作的渠道不畅通,为数不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寻找对口的工作岗位时相对吃力,即使找到,选择性也不多,并不甘心情愿,有的甚至找不到对口的就业岗位。据调查,潍坊市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寥寥无几。职业岗位不明确,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员流动大、人才转行流失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四)待遇不尽如人意,拴心留人的环境没有全面形成。人社、民政部门已经印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办法》,但是薪酬标准指导制度和激励制度并未建立,残疾人社工的薪资水平处于社会成员收入的中下游水平,而从业和面对群体特殊性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面对较为繁杂的工作境况,情绪压力较大且上升空间也十分有限,人才价值得不到体现,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往往在工作中或生活中产生不如意或不被重视和尊重,使他们“去也匆匆”,导致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残疾人社工人才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各种情况相互作用和制约造成了问题的多样性,总结其原因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地方相应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没有形成有效体系。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都很重视,都有相应的保障政策,但是没有形成合力,政策执行起来表现为各部门都管,政策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建立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在维护自身工作权益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在寻求更进一步的使用和上升途径方面更是举步维艰,表现得较为弱势,有些权益还是从根本上得不到保障;更没有形成政策保障矩阵。
(二)职业认同感不强。就社工而言,从专业的选择到以后的就业从某种社会心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顾虑,毕业是为残疾人服务,服务好了很难得到认可,服务差了一定会招来非议,其所在家庭还有家庭成员也同样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造成残疾人工作对所从事的行业认同感较差,导致一些残疾人服务机构无法吸引专业人才,从而也使机构因人才匮乏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徘徊。由于受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进入国家财政供养的体制内,难度较大,即使部分已进入体制内的专业人员,始终处于小众状态,因专业和服务对象的限制,使得其上升空间小,对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低。
(三)人才培养缺乏多元化且力度不够。目前,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不多,而专业培训的社会机构因为培训资格与资质的门槛较高,一般培训机构难以取得相关部门认同,使社会培训的力量也在减弱。其他方式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则更加可望而不可及。同时,已经取得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资格证的人员,在后续专业素质的培训提升方面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过程轻实效的现象,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导致残疾人社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慢,加之长期这种状态,则拉低了人才建设的专业水平,从懒技能变成了懒事业,阻碍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残疾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时代新形势,面对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对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们提出新要求,建设一支专业化强、素质高、结构稳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对于残疾人事业来说则显得非常重要与迫不及待。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岗位设置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吸引力已经是当前正逢其时的新时代课题。
(一)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和落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使用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为造就一支优质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平衡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准入门槛,提升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和职称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职称管理制度,激发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凝聚人心、留住人才。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残疾人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发展阶段,承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从经费和政策制定方面,支持和鼓励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参加专业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比如,动员残疾人工作者积极参加职业水平考试,激励本单位培育专业人才。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应加强继续教育,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将社会工作理念、知识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应着重发挥具有社会工作师职称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其专业优势,在心理辅导、教育康复、项目督导、资源链接等方面发挥职能。建议更多的高校增设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加大残疾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与实操课程的频次。加快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新生力量,提高残疾人社工人才增量。
(三)增加岗位吸引力。由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工作岗位方面缺乏吸引力,迫切需要改善薪酬待遇,提高岗位工作的吸引力,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晋升、薪资待遇等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工作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按照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资格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岗位考核制度进行评价,形成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人才管理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环境。
(四)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大力普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提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知度。引导高校、职业院校等各方力量,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师资力量建设,增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强化高校在人才培养、输送中的作用。联系当地高校,合作共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借助高校的科研、师资及专业课程,带动提高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社工实务能力,同时也能让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更多的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毕业后能投身残疾人事业。吸纳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队伍,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社会工作者参与到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整合资源,形成残疾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网络。
作者:潍坊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高级社会工作师 孙坤一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22/0427/411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