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界 村民变居民,小家变大家——社工站在提升村改居社区居民主人意识及促进社区参与的探索
村民变居民,小家变大家——社工站在提升村改居社区居民主人意识及促进社区参与的探索
一、地域简介
金光路办事处成立于2011年12月,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东部,京港澳高速以东、白沙园区以西、连霍高速以南、七里河以北,辖区东西窄、南北长,沿京港澳高速两侧呈条带状,总面积11.92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2个社区,均为拆迁安置小区,总人口约1.1万人。
2019年,贾陈村顺利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基层组织形式由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拆迁安置以村单位进行搬迁。搬迁后社区仍旧按原村分为6个村小组,以原有村民和租户为主要群体,社区人口总计1610余人。社区周边有部分店铺,如:理发店、诊所、药店、超市等。社区内有健身广场、篮球场等户外活动场地,但健身广场无健身器材。在金光路办事处的统筹下,在小区之外200米处建设贾陈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设置有会议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等,为建设美好社区提供硬件基础。2021年6月,社区引进第三方物业公司,提供物业服务。同年6月,金光路办事处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四名社工正式入驻该站点。
二、发现问题
入驻后,笔者通过座谈会、社区漫步及观察、拜访社区领导及部分干部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寻找辖区资源,发掘居民需求及社区发展需要。
调研过程中,在问及是否知道社区居委会地址时,70%以上居民不清楚,有的居民习惯性说出原有村委会的办公点。在问及日常是否关心社区事务时,一半以上的人表示不关心,除非牵扯到自己的事情,需要向村干部了解,才会去打听。同时,还了解到62%以上的居民主要通过村干部了解社区事务,基本不关注社区公务栏及相关微信群。68%的人表示自己平常基本没参与过社区活动,在问及居民对于社区老年、儿童青少年等服务需求时,很多居民表示之前没有接触太多,对此没有概念,不太清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走访过程中,笔者观察到大部分居民还保留着原来在村里的生活习惯。例如:在小区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丢弃废物;老一辈带孙子辈在小区玩乐时允许小孩随地大小便等。综合上述现象,可知该村改居转型过程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一)居民对社区归属意识较低。
该社区虽然已完成空间上的“村改居”,但社区村民尚未真正实现“居民”化转型。从村民到居民身份的被动转换,原有村民意识逐渐解体,现有居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使得居民使得归属意识“混乱”的尴尬阶段。
(二)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薄。
居民对新建社区现有的资源及社区承担的公共服务并不清楚,社区事务完全依赖于之前村里的队长。
(三)居民面临着社区适应融入问题,社区认同感较低。
在由村向社区转变的过程中,居民面临着由“无拘无束”到“文明规范”带来的生活方式及质素要求的挑战,社区工作人员面临着由着原来管理本村事务的“行政角色”向提供社区服务、促进社区治理“服务”角色转变的挑战。
三、原因分析
(一)长期“乡土”情结导致新身份适应缓慢。由于之前长期生活在农村,农村环境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和源远流长的影响。城市化的推进,让他们离开原有熟悉的地域,导致居民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感,一时无法脱离原有“村民”身份,甚至产生应激心理,对新的环境和身份产生排斥。
(二)文化程度制约着居民社区参与意识。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居民58%以上人群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居民之前的很少关注社区发展及相关政策信息,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深受“自扫门前雪”传统思想影响,对于居民权利及义务,民主意识及参与社区事务的意义等方面很难理解。
(三)原有社区活动及宣传方式单一,居民无参与社区活动的习惯。
原有社区活动多为行政性事务,服务性活动较少,且未建立起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很多活动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其他居民表现出“不问也不知”,导致绝大数居民几乎不参与活动。
(四)公共空间建设不够完善,且已有公共空间尚未利用起来。
离开开放的村落后,村民们的居住空间变为“封闭式的上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们相互走动,阻碍了信息的流畅性。社区公共空间的完善和打造有助于吸纳人群进行公共交流,进一步推动社区参与。但笔者刚入驻时,发现该社区健身广场尚未安装健身器材,建设好的社区服务中心也只是居委会的办公场所,日常很少有居民前往活动中心,公共空间没有向居民们完全开放,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参与平台。
四、介入行动
(一)完善并运用公共空间,凝聚人气,盘活公共资源。
随着社工站入驻贾陈社区服务中心,社工们将调研中居民反映的“安装健身器材”的需求反馈给社区党总支,经过多方多次反馈上报,原有的健身广场已安装好健身器材,并面向居民投入使用。社工站借此,根据居民们前期反馈的健身需求,社工们开展“健康同行,乐享银铃”老年人康乐小组,组织居民们在该广场做健康操并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活动,将该公共空间运用起来,使得场地暖起来,人气聚起来。社工们根据社区发展需要,完善社区图书室。挑选上报所需书籍,进行图书整理及图书管理系统的完善,为后期面向居民开放奠定基础。同时,项目建立辖区资源库,将吉吉理发店、知一堂中医馆、悦恩口腔、郑品书社等商家资源纳入资源库,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二)协助基层党总支,建立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增强社区干部的服务意识及治理意识。
站点入驻后,通过丰富党建形式、参与社区“三委”工作会议、共同开展工作等方式建言献策,促进推进村管理方式向新型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在与民政专干走访入户中,社工拒绝行政性的聊天,采用“唠家常”式的聊天。在党员学习方面,打破传统讲座、教学式的学习方式,整合附近高校大学生资源及辖区文艺队伍资源以“红歌会”及“影片观看+朗诵”的形式,提升党员质素及服务意识。同时,社工以“建言者”“策划者”“智囊者”的角色参与社区日常工作,重大节日活动怎么搞,社区社会组织怎么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怎么策划……社工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思维及转换工作方式过程中很好的帮助者。
(三)孵化培育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志愿服务队伍。
在日常服务中,社工注重辖区能人、骨干的培养及作用发挥。在红歌会活动中,社工注意到一位上台演唱戏曲的阿姨,当即留下联系方式。后续,社工主动与其建立关系,并邀请其参与社区活动,为其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其组织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组建戏曲队伍。社工在协助社区发放物资的过程中,观察到社区活动室角落闲置的民鼓,了解民鼓数量及来源,并向社区工作人员建议组建社区民鼓队,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已找到授课老师,准备开课。同时,站点社工帮助原有的社区学雷锋党员先锋队及巾帼志愿服务队完善队伍管理,策划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引导其助力辖区建设。
(四)丰富文体活动,引导居民走出家门,形成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营造“小家入大家”的氛围。
社工站联合基层党总支,开展日常社区活动,小组活动。关注辖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特别运用中秋节、冬至、春节、妇女节等节日,为辖区居民送去关怀,营造节日氛围,同时传播“社区是大家”的意识,凝心聚力。
(五)关注辖区老弱病残群体,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发挥“熟人”社区优势,营造邻里互助氛围,传播志愿精神。
站点注重对辖区高龄老人、无儿无女老人、低保、重度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引导志愿服务队开展入户探访、物资慰问等服务,保留原有村庄“串门”的优良传统,打破因“上楼”带来的空间阻隔,恢复邻里关爱、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每走一户,每在小区转一圈,都会让来往的熟悉的居民感受到志愿者的爱心和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小区的居民。
(六)以服务促宣传,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会事务,关注辖区建设。
站点运用好社区各楼栋群及物业业主群,做好服务宣传,引导居民预约报名,扩大宣传面。同时,通过主题宣传活动及日常服务,宣传社区服务、社工站服务及相关政策,引导居民形成“社区概念”。并联合办事处党政办、文化办、城管所、辖区小学等多个部门及单位开展文明金光宣传活动,发放文明知识条例发放、宣传法律知识、环保知识,传播志愿精神,引导居民关注小区环境及公共事务。
五、总结
村改居社区有着农村保留下的血亲、宗族关系维系的熟人共同体,又面临着城市流动人口租住,人群构成变化带来的新的互动共同体的挑战;有着原有村委自管的主体管理模式,又面临着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介入后多方共治的挑战;有着原来热闹庙会下传播的“孝文化”“家族文化”,又面临着新时代社区文明、民主、环保、安全、法治、公益等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这样一个承载乡村与城市缩影的社区共同体上,需要有更多因地制宜的治理探索。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社工站的作用,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帮助村改居社区搭建“五社联动”的互动机制。同时,将治理寓于服务中,通过服务促进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协商,帮助居民形成新的“居民身份”,基层社区形成新的互动秩序,新的治理方式。
作者:郑州市金水区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卢敏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ight/2022/0427/411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