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社工迎冬奥 共筑冰雪情”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社工迎冬奥 共筑冰雪情”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1月25日,距离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天之际,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联合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公益时报》社、爱心企业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金安桥举办“社工迎冬奥 共筑冰雪情”主题活动,慰问国家开放大学冬奥志愿者教师团队、北京市社工志愿者工作人员。

北京金安桥地铁站是离北京冬奥会首钢园赛区最近的一个站,这里来往人群众多,周边社区林立,很多前往首钢园观看北京冬奥的游客都从这里汇集。这里也是北京若干个冬奥志愿服务点之一,国家开放大学冬奥志愿者服务站就在这里。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国家开放大学政法教学部副教授孙江涛表示,目前该站点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将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出色服务这一届精彩冬奥会。

上岗首日用专业保障奥运

1

当天是北京冬奥志愿者上岗服务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大早,数名身着2022北京冬奥志愿服装的工作人员汇集于此,为过往群众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现场群众络绎不绝,对冬奥会产生极大热情。志愿服务站提供冬奥项目手册、疫情防护知识、诚信志愿服务卡,摆放的消毒杀菌类产品一应俱全。

冬奥志愿服务站由在校大学生、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不同人群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驻守,提供志愿服务工作。

从去年北京冬奥志愿者招募开始,孙江涛就积极参与和组织申报工作。经过努力学习和艰苦选拔,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身份的他终于如愿以偿入选。随后他还不间断地进行冬奥知识、志愿者礼仪、服务事项等多种培训。作为一名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背景的北京冬奥志愿者,他表示,社会工作者与普通志愿者有一定区别,但宗旨都是为服务好北京冬奥。

社会工作者指的是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或培训,以服务于困难群体、以利他为目的,从事职业化、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更好地通过专业方法和技术来助人自助。志愿者是指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和智慧,为弱者和公众提供服务而不求回报,大多通过贡献爱心在社会上发挥余热,呈现公益行为。

孙江涛认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尽管都是助人的社会服务,但又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社工服务是拿薪酬的职业工作,而志愿者则是无偿付出自己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报酬;第二,社会工作是专业服务,有从业资格门槛,需要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为社工赋能;第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有专业守则,需接受行业组织的考核和监督,而志愿服务尽管也有行为规范,但履行服务责任即可。

上岗首日,几位游客来到金安桥志愿服务点咨询,有游客问到,首钢园赛场单板大跳台规则如何?竞赛时间几时开始?观赛期间遇到突发疾病如何处理?孙江涛都对答如流,并给出专业意见。

站点还有志愿者提醒游客朋友如何应对赛事期间心理问题。“比赛期间看到国家间比分悬殊差异,一些老年朋友可能会情绪波动过大,应该尽量避免情绪波动,调整好心态选择时间再次观赛或重播。”

专业知识给社会工作志愿者极大支撑,运用专业沟通技巧,在心理抚慰、街头问询、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呈现良好效果。

全领域社会工作频显身手

作为专业助人工作者,除了在北京冬奥志愿服务点开展工作外,在不同场合,北京社工频显身手共筑冬奥。

2

2022北京冬奥城市志愿者上岗服务当天,按照规定1.4万名在京高校大学生也已经全部上岗,成为2022北京冬奥赛场内的场馆志愿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场馆内志愿者要全程封闭管理。孙江涛对赛场馆内志愿者表示赞许。他说,“场馆内的大学生志愿者面对高疫情风险,将在赛事安排、观众指引、场地维护等方面提供高质量服务,面对疫情风险他们坚守岗位,为他们点赞。”

除了在志愿服务站服务外,北京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北京奥运的祝福。

1月15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天之际,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十万平社区开展“魅力冰雪、扬帆起航”冬奥非遗体验活动。通过带领居民进行“冬奥剪纸”“冬奥葫芦画”“冬奥马勺画”“冬奥帆布包DIY”制作,感受中国传统制作工艺与冬奥文化的奇妙碰撞,营造浓厚冬奥氛围。

1月20日,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指导,京津冀社工协(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天津市社会工作协会、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主办的“相约冬奥 心向未来——京津冀心理健康公益大讲堂”服务冬奥。

北京市东城区社会工作事务所推出微信表情表产品,用“东城社工”四个字覆盖到冬奥各种比赛项目上,滑雪、冰壶、冰车、发奖牌等,均有动漫小人供转发,代表社会工作支持北京奥运。

如今北京疫情再度抬头,北京平安枫景社会服务中心结合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利用入户走访、分发口罩等机会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防疫工作。在维护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配合各街道民生保障部门保障辖区内居家防疫状况良好,居民近期内无外出、聚集和健康问题。

广大社会工作者将弘扬奥运精神、推广冬奥文化,激发居民以更饱满的冬奥热情、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冬奥。

3

2022北京冬奥你我携手,共赴盛会、共襄盛举。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2/0129/40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