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社工站,百姓身边的“幸福站”

社工站,百姓身边的“幸福站”

为女儿做好早饭,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肖坊村的低保户杨立(化名)就急着赶往新搭建的鸭棚。摸摸这只鸭,看看那只鸭,杨立笑得合不拢嘴,他知道,这些鸭苗是他全家致富的希望。

几年前,杨立患急性肝衰竭,花费17万元,背上了债务,而且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干重活,生活陷入困境。妻子撇下女儿,与他办理了离婚。家庭的变故让杨立变得自卑,态度消极。

在入户探访中,拿口镇社工站的社工们发现了杨立的消极状态。如何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激发杨立自身潜能走出困境?这是社工们深入思考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2021年8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拿口镇社工站开展服务的邵武市春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陈春花开始对杨立进行心理辅导。“立足社工‘使能者’角色,我对杨立的人格、性格特征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心理学知识让他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生活,依靠自己可以走出困境。”陈春花告诉记者,在不断赋能的过程中,杨立树立起依靠养鸭致富的人生目标。

杨立人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陈春花多次找到杨立的父亲、哥哥、邻居等亲朋好友,劝说他们在情感和行动上给予杨立创业支持。面对创业资金的缺口,陈春花积极链接资源,找到爱心企业家,筹集到5000元启动资金。为了解决技术难题,拿口镇社工站的社工们找到卫闽镇的养鸭专业户给杨立当老师。鸭老板不仅为他免费提供鸭苗,还手把手提供技术指导。令杨立特别感动的是,鸭老板还承诺全程提供鸭饲料,还包销售,待鸭子长大回收后,再扣除饲料款。

“这让我彻底放下了顾虑,轻松投入养鸭创业中。”杨立感激地说。

杨立6岁女儿的健康成长也成为拿口镇社工们深深的牵挂。社工们经常到杨立家走访、嘘寒问暖,为孩子提供心理关爱,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社工们看到,在寒冷的天气里,孩子还穿着单薄的衣服鞋袜,便立即为孩子购置了棉衣、裤子和鞋袜,还送上了1000多元的生活慰问金。

“谢谢拿口镇社工站改写了我的命运。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为女儿、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社工站的帮助下,杨立终于走出阴霾,重树生活的信心。

帮助杨立改写命运的故事是拿口镇社工站为民办实事的缩影。拿口镇社工站的窗口设在临街,落脚点放在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和满足民生服务需求上。一件件为民实事办下来,社工站已经彻彻底底走进了群众心里。每天前来办事、倾诉的群众络绎不绝,大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特别是行动不便的民政对象。

提起拿口镇社工站,低保户老吴赞不绝口。几年前,老吴在一家工厂打工,工资被拖欠近万元,讨要无门,全家都要绝望了。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社工站求助,社工站的工作人员积极帮老吴找司法、人社等相关部门,要回了薪水。

拿口镇的李阿姨遭遇车祸,左小腿截肢,残疾证一直未办理。考虑到像李阿姨这样的残疾人患者出行不便,在邵武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支持下,拿口镇社工站为他们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帮助他们填写申请表,收集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监护人身份证、照片等资料,为残疾人享受应有政策创造有利条件。成功办理了残疾证的李阿姨感激地说:“孩子不在身边,我和老伴年龄大了,自己跑去城里办又不方便,多亏社工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拿口镇社工站的‘乡村心理支持计划’真是及时雨,学校家长反馈说,通过参加有关活动,现在与孩子交流顺畅了,亲子关系也变好了。”拿口中心小学校长梁能英感谢社工站为孩子们开展心理关爱和提供心理营养,护航孩子们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拿口镇社工站自落地以来,积极为有需要的孩子、家庭、群体、组织提供心理专业服务,开展“心理课堂”“青春期讲座”“心理危机干预”“农村妇女心理健康工作坊”等活动,并在拿口中小学分别挂牌“拿口镇社工站共建点”。

邵武市民政局副局长夏爱英介绍,在民政基层服务的一线阵地,拿口镇社工站立足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目标,运用个案、小组、社会活动等方法,对特困对象、低保对象、残疾人、“三留守”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走访入户、关爱扶助、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社会支持、政策宣传等活动,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筑牢民生保障底线;通过开展邻里互助、矛盾化解、社区治安、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居民潜能,推动社区治理。

“在乡镇,社工站是民政力量的有力补充。在低保扩面、关心关爱民政对象、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拿口镇民政办主任兰明灿这样评价。

如今,拿口镇社工站已融入了当地群众生活,深受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以专业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被誉为老百姓身边的“幸福站”。(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黄国勇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1月24日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2/0124/406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