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平台聚力 社工赋能 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潍坊市坊子区抓实抓牢社工站建设

平台聚力 社工赋能 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潍坊市坊子区抓实抓牢社工站建设

今年以来,潍坊市坊子区深入贯彻民政部长沙会议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要求,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探索形成“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三大平台,聚焦四大职能,落实五社联动,达成N项成果的‘1345+N’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管理服务模式”,实现社区治理与社工站建设共融互促、联动发展,打造了社工站建设的“坊子样板”。

一、标准化建站,规范运营管理

潍坊市坊子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社工站标准化建设,将其列入考核内容重点推进。一是硬件设施配备标准化,建设“潍坊市坊子区智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规范社工站形象标识、办公场所功能布局和宣传口号;二是日常管理制度化,健全完善了“1+3”制度体系,建立区社工总站、街道(发展区)社工站和村(社区)社工室三级服务体系,制定社工站指导手册,明确社工站职责清单和负面清单;三是社工服务专业化,指导社工站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全国社会工作行业标准,确保社工站工作在规范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项目化运作,完善服务内容

今年以来,坊子区积极推进社工站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街道(发展区)社工站全覆盖,并积极推进村(社区)社工室发展。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围绕“人才发展、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的职能定位,社工站建设实行项目化运作,通过项目化购买、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因地制宜制定任务,梳理特色,打造品牌,并严格按照需求调研—项目设计—项目论证—项目实施—项目监测—绩效评估的流程进行完善管理,倡导服务理念,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宣传效应,树立“潍坊社工”服务体系建设品牌,组织社工站提质增能,优化服务质量,强调社区参与度,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促进了居民更具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专业化督导,加强人才培养

坊子区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落实持证社工一次性奖励和“坊子和谐使者”评选工作纳入人才强区意见,全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超过500人。为支持社工机构成长和一线社会工作者发展,区民政局依托社工总站,结合全区实际情况,一方面采用专家定期指导、社工驻站督导、工作绩效评估等多种形式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尤其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使全市一批齐鲁和谐使者、潍坊和谐使者、高级社会工作师加入对坊子的督导队伍。另一方面定期对社工站进行指导、监测与督查,通过培训、督导等方式,指导社工站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全国社会工作行业标准,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并在督导过程中使用《社会工作督导指南》的“督导计划表”及“督导记录表”。同时,围绕社工站建设运行情况,研究绩效考评、星级评定办法,推行社工站标准化示范创建。

四、多样化联动,聚合各方力量

在社工站建设过程中,坊子区民政局广泛链接资源,做好结合文章,指导各社工站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资源互补、功能整合,以专业化社工队伍补充服务力量,破解基层民生的痛点和堵点。通过调研了解社区需求,梳理街道(发展区)难题,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推动“专业社工+社区志愿者”服务模式,探索“五社联动”合作机制。一是社工站根据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项目计划,调动社区参与的主动性;二是通过街道、社区提供场地,关系动员,构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途径;三是加大对社会慈善资源,实现慈善资源与服务对象有效匹配。

五、精细化服务,丰富服务供给

为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着力补齐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短板,社工站聚焦社区问题,精细社区服务,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各社工站聚焦民政主责主业,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为主要领域,着力打造居群众“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截至到11月底,全区各级社工服务站已入户探访1233人次,联动志愿者1800多人,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316家,链接资源150余万元,共服务老党员、各类民政服务对象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5630多人次,打造了“红忆坊城”“关爱晚秋,情系暮年”“石榴妈妈有办法”“好邻里天窗议事厅”等特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目前,坊子区已建成区级总站1处、街道(发展区)社工站7处,引进专业社工机构5家,专业社工人才20名,社工督导10名。随着社工站的逐步完善,全区500余名社会工作者、7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47000余名注册志愿者有了更多用武之地,街道(发展区)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更好解决,感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1/1210/40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