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用爱弥补缺失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儿童个案帮扶实践

用爱弥补缺失 ——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儿童个案帮扶实践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来源

一天下午,一女子当街殴打幼小的雅琪姐弟,路人报警。经查,女子是姐弟俩的妈妈,但患有精神疾病,被送往医院治疗。雅琪姐弟俩孤苦无依,于是村委会联系到他们的前继父王某,前继父将姐弟俩带回抚养,后当地妇联转介姐弟到海安惠心志愿服务社,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姐弟俩提供心理疏导和帮扶。

二)基本信息

雅琪(化名),女,7岁,小学一年级在读,家住海安市城东镇。目前有家庭成员:养父(前继父)、弟弟、妈妈(患精神疾病,长期在医院治疗),养父是外卖员,无法给孩子及时的陪伴的照顾。家里三餐不及时、卫生状况糟糕,雅琪有不愿意上学的情况。

二、预估分析

在接案后,社工通过与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养父、服务对象妈妈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交流,手机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她自身系统、家庭系统、学校系统以及社会系统进行了评估:

(一)案主系统

从心理上来看,服务对象从小与精神不稳定的妈妈生活,加上后来被养父领回家,因此她安全感不足,没有归属感;从生理上看,由于三餐不定时,经常吃垃圾食品,可能营养不良,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一截;从能力上看,由于没有人教,服务对象的成绩不理想;生活方面,无论是之前的妈妈,还是现在生活在一起的养父,都不善于打理生活,因此服务对象在这方面也尚未培养;不过孩子智力本身没有问题,学习能力也不弱,可以通过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家庭系统

这个家庭的特殊性在于服务对象和弟弟都与养父没有血缘关系,养父也没有收养能力,他们之间的联结是一个精神不稳定的妈妈,由于妈妈精神不稳定,且一直在医院,所以很多事情无法沟通,不知道妈妈能否康复,如果能够康复,并和养父复合,倒是能给服务对象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就目前的家庭结构而言,养父送外卖,且时间不固定,服务对象和弟弟长时间被单独留在家里,生活上三餐不能及时,学习上无人看管,情感上也得不到陪伴,同时经济上也比较拮据。

(三)学校系统

学校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校长曾自己拿钱帮服务对象买校服,但是服务对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加上不愿意上学,因此也让学校老师比较头疼。如果之后学校能在孩子的学习和经济上给予帮助是再好不过的。

(四)社会系统

妇联、民政包括村委会都对服务对象比较关心,但难以给到这样的家庭系统的帮助。另外服务对象年龄还小,朋辈群体交往较弱,还不能给服务对象以支持。

三、服务目标及计划

(一)服务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并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 通过链接资源和为养父赋能等途径解决三餐和陪护问题; 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 服务计划

针对服务对象

第一,与服务对象沟通,及时介入,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第二,学业辅导。招募学科志愿者老师,给服务对象进行学业辅导;

第三,心理支持。定期与服务对象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第四,假期陪伴。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假期陪护姐弟俩,避免年幼的服务对象无人看管的同时给孩子们读读书、辅导作业,提高假期质量。

针对寄养家庭

第一,生活指导。陪护志愿者、社工、家政志愿者等给予服务对象和养父生活指导,以便养父能更好的照顾服务对象,同时增强服务对象的自理能力。

第二,生活帮助。链接资源,通过家政志愿者上门或者邻里帮助解决服务对象和弟弟的三餐问题,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关系

服务对象年龄尚小,虽然环境对她很不友好,但性格上还算活泼,对于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非常亲近。不过最初由于养父对于社会工作并不了解,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积极性不高,之后因为在服务对象上户口的事情上,社会工作者们给予了帮助,初步建立信任关系,经过多次沟通,社会工作者在与养父及村委工作人员商定后,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二)第二阶段:家庭环境改善

社会工作者们第一次到服务对象家都被家里的卫生状况惊呆了,房间和沙发上凌乱的衣服和玩具、随处可见的垃圾食品包装袋、发霉的餐具……因此在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后,社会工作者们在征得服务对象养父的同意后,第一时间组织家政人员对家庭卫生进行彻底的打扫和消毒,给服务对象健康的生活环境。

另联系到志愿者帮忙贴墙纸,遮住墙上的涂鸦和污渍。志愿者很细心给服务对象安装了墙上画板,给服务对象绘画涂鸦创造条件。

之后和服务对象养父沟通,希望他定期打扫,维持家庭环境整洁,现在基本能做到每次社会工作者上门时都是整洁。

(三)第三阶段:为养父赋能

服务对象的养父经济状况不好、没有陪伴孩子的意识、生活能力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们在服务对象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带服务对象一家庆祝生日,过年为服务对象购买衣服。教给服务对象养父要陪孩子游戏,带孩子出去玩,陪孩子写作业等。另外教给他收拾家务的基本技能。

(四)第四阶段: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多方支持

鉴于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比较缺乏,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多方支持。

在学习上,与服务对象学校老师建立联系,并将服务对象的情况告知。服务对象第一次不上学是因为养父送外卖没有能及时回家送她上学,在迟到的情况不愿意去上学,有责怪养父的意思,也担心因为迟到而被老师批评。在多次沟通后,已有数学老师愿意帮服务对象义务补习之前的学习内容。另外因为服务对象识字量少,阅读数学题有困难,社会工作者还招募一语文老师教授服务对象汉语拼音,并联系到一批绘本捐赠给服务对象。

在生活上,社会工作者们通过社区联系到一邻居,为服务对象在节假日提供午餐,另外在寒暑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每天两小时上门陪护服务对象,避免服务对象和弟弟长时间被单独留在家,同时陪服务对象游戏,辅导服务对象作业和阅读。每个周末招募亲子志愿者,上门两个小时陪护服务对象游戏、读书和作业,不少志愿者妈妈主动帮忙打扫卫生和为服务对象做饭,并教服务对象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经济上,社会工作者链接资源,联系村委会,帮忙整理材料,为服务对象办理低保;海安市慈善总会资助1000元。

(五)第五阶段:继续跟进,展望未来

服务对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都有所改善,制定的目标也已经达成。社会工作者们通过村委会,联系了本村的志愿者组织,对服务对象进行持续的根据,同时社会工作者们也会继续跟进,持续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

五、成效评估及服务结果

本次个案目标均已达成,但还会继续跟进。

(一)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已经得到改善,服务对象养父也能维持目前的环境状况。服务对象对现在的环境已经适应,对养父也有了依赖。

(二)养父已经了解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单独留孩子在家的危险性,经过多次与外卖公司沟通,公司取消了养父早上的上线打卡要求,让他可以在送孩子上学后再上线派单。工作日,服务对象都在学校生活和就餐,大学生志愿者和亲子志愿者帮忙解决了节假日陪护问题;邻居帮忙解决了服务对象的三餐问题。

(三)目前服务对象作业完成度好,学习积极性高,没有再出现过不上学的现象;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

六、专业反思

分析预估服务对象自身及家庭、社会系统后,让服务对象的问题明晰化,并制定一个明确、具体且符合服务对象实际情况的计划和目标是很重要的。目标的制定针对服务对象现有问题的解决,计划根据目标制定。由于该案例的服务对象尚且年幼,因此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多与养父协商,然后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确定。

(投稿单位:江苏南通海安惠心志愿服务社 )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1/1208/403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