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晋江市嵌入式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以晋江市医院“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为例

晋江市嵌入式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以晋江市医院“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为例

摘要:探索晋江市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方法与路径。

方法:分析晋江市儿童社会工作和患者就医状况,通过前期调查、访谈和观察法,设计实施“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解析项目的有效运行机制。

结果:项目实施后效果初现,丰富住院患儿生活,为儿童及家长舒缓了住院压力,提高患儿就医依从性,为家长提供了心理支持,推动了项目的运营及发展。

结论:应进一步链接和整合多方资源,保障儿童医务社会工作项目的运营和发展,同时注重项目的宣传和倡导,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关键词:医务社工;住院患儿;“七色光” 

为了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福建省晋江市医院自2018年开始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与晋江市致和社工事务所合作,开展“天使助力”医务社工+义工服务项目,成立医务社工部,由晋江市致和社工事务所选派1名社工进驻医务社工部,面向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患者家属提供住院适应辅导、链接资源、医疗救助、心理援助、义工服务、法律咨询、人际关系支持等就医过程的服务,助力患者较为舒适地度过就医过程。该项目服务是晋江公立医院购买医务社工岗位是首次尝试,这种模式在晋江市医疗服务体系乃至泉州医疗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1.“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背景

1.1项目基础

国内上海市儿童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都有各自的儿童医务社工运作模式。晋江市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是晋江市最早开设医务社工。晋江市医院儿科共有32名医生,48名护士,年住院人数在7000人次左右,主要收治年龄段集中在刚出生婴儿--12岁孩子,大部分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晋江市致和社工事务所是晋江市首家社工机构,2013年开始探索晋江市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先后出版两本晋江市四点钟学校儿童社会工作书籍,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方面有一定基础。

为了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帮助和服务广大的住院患儿及家长。从2018年开始,医务社工已经进驻儿科病房,开展多次活动,为住院患儿带去欢乐与成长。经过前期服务的积累,在儿科病区、门诊服务中心、医务社工部的努力,项目最终成型并取名“七色光”,2020年11月开始启动。

1.2项目寓意

“七色光”涵义有三:一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自带光芒而来,五彩斑斓的他们照耀着生活的美;二为“七色光”代表美好与希望,虽然暂时生病住院,但是院内生活是多姿多彩,项目凝聚患儿的能量,各展其能,各放异彩,让患儿沐浴在爱心的阳光下促进治疗,助力健康;三为七色阳光,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七色光活动中来,汇聚成万丈光芒,让更多的患儿和家属得到帮助,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院内生活缤纷多彩如七色光芒。

2.“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目标

住院患儿年龄主要在0-12岁之间,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除了受遗传影响,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儿童期1.5~3岁主要表现为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由于住院的原因以及对疾病的不理解,患儿会将患病以及住院引起的不适与父母的命令相联系,从而产生焦虑、害怕、抵触的情绪和心理。儿童3~5岁表现出主动探究行为,当受到鼓励,儿童就会形成主动性。在这一阶段营造良好就医友好氛围,提供探索空间,鼓励住院患儿,提高就医依从性。儿童6~12岁,呈现出勤奋和自卑的冲突,需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但医院陌生的环境、离家的恐惧、学习任务的压力引发儿童的焦虑、紧张情绪。

因此对患儿而言,住院经历是一个较大的压力事件,患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不了解、对医疗操作疼痛的害怕等因素,会引发儿童的恐惧、焦虑、抵触等情绪,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埃里克森写道: “出去玩与游戏是儿童时期最自然的自我治疗方式。无论其他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孩子们都用玩与游戏来弥补失败和挫折带来的创伤。”儿童在医疗保健环境中游戏玩耍,是根据发展水平、自我导向的兴趣、医疗条件、物理设施、心理社会脆弱性和所处环境( 如床边、游戏室、诊所) 来解决自己游戏玩耍的需求。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包括保健游戏或“医疗游戏”,已经被发现可以减少孩子的情绪困扰,并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医疗困难,形成一些处理问题的有效经验。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治疗性游戏干预,的确可以减轻儿童不适的一些症状,如手掌出汗、心动过速等。有学者指出父母的情绪也会影响儿童的住院感受。

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对父母的依赖性也比较强,因此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如果父母感到焦虑紧张,那么患儿也会产生相应的焦虑情绪。因此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过程中要将家长纳入服务对象之中,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增强家长的照护能力,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照顾。

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高于一般人群,特别是儿科医护人员。儿科医护人员的服务对象为特殊群体,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且认知行为能力发育不成熟,不能表达自己的不适,需要医护人员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快捷的反应能力。加上,目前很多家庭模式多为“6+1”,即6名成年人围绕1名儿童和受疫情影响,陪护压力大,医护人员同时承受着医疗工作压力和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

根据上述情况,“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从需求理论出发,结合患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通过艺术、手工创作、游戏的方式,借助一定物质的为载体,将患儿内心的情绪用暗示或者象征等方法,用立体化的东西表现出来,来传递和表达患儿内心世界,进而释放消极和不良情绪,使患儿变得乐观开朗和健康。并挖掘患儿及家长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医院医护资源为住院患儿搭建支持性服务体系。项目还注重对医护人员压力舒缓,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运用园艺疗法、身体放松等形式,关爱医护心理健康,有效释放压力,学会科学调适心理,积极健康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3.“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运作

晋江市医院儿科病区、医院服务中心以及医务社工部联合运作项目,采用职工+医务社工+义工即三工联动运作模式,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和发展性的目标,项目运作同时要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此,首先,院领导安排医院服务中心负责人赴上海参加医务社工培训,学习其他医院和社工机构的先进理念及实务经验。其次,机构领导安排医务社工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暑期培训课程,学习香港地区先进实务经验。再者,在院领导支持下医务社工利用科室早会和科会向医护人员分享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接着,医务社工专门负责项目的构思、撰写及招募志愿者,并和儿科病区、医院服务中心共同商讨项目的改进方法,经过多次探讨,最终形成项目方案,保证项目的专业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最后,在项目的实施上由院内职工(儿科病区、医院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医务社工(嵌入式)+义工,三工联合把控活动的组织及开展。医务社工把控活动的总方向并进行活动的统筹安排,设计每次活动的具体策划和志愿者管理,掌控和开展活动的过程;医护人员配合医务社工介绍活动项目及邀请患儿参加活动,每天上下午病房宣教让每个住院患儿都能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供支持服务;志愿者根据自身的特长、时间和期待锻炼的能力,参与项目服务。三工联动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三工联动的支持体系为项目的实施和开展注入新活力,有效把控项目的实施进程,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及健康性,保障服务的质量。项目团队还主动链接院内的儿童专家资源,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儿童心理行为知识,使项目更具专业性、丰富性。此外,项目团队还积极和高校、社会公益力量合作,借助医院的宣传平台和志愿汇平台招募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包括优秀大学生和爱心商家等,志愿者的加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及智力支持,为项目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保证了项目的开拓性及创新性。

4.“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内容

4.1患儿支持性服务

住院患儿处于成长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发展和学习需求,为了满足儿童的成长学习需求并保障服务的效果及可持续性,每次活动都由医务社工主持,医护人员协助,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病房内儿童多为短期住院,一周左右,时间短、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采用周一至周五每天开展不同主题的开放式小组形式,即不固定服务对象,患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加,提高服务的灵活性。

住院患儿支持性服务内容分为10个模块,包括指尖艺术、童心童画、绘本共读、图书漂流、影视童声、魔术气球、生日派对、童话剧、手指瑶、音乐会,这10个模块涵盖科普知识、技能学习、成长发展和趣味游戏,内容分别是:①魔术气球:利用气球创造出各种患儿喜欢造型,缓解病房里枯燥的治疗氛围,增加病房里的乐趣,为患儿带来快乐,减缓他们对医院、病房的恐惧。②童心童画:通过彩色盘子、涂色、曼陀罗、画画等,让患者在绘画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投射出心理上的需要、个性、情绪、动机、冲突、防御等内在状态,刺激出儿童的主观解释和想法。③生日派对:每月开展一期特殊儿童生日会,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分享,同时也让病区的孩子感受到医院的关怀。④影视童声:集体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引导孩子与父母如何在观影后互动,包括提供一些职业引导教育,为患儿介绍医生、护士的工作,了解医生、护士的职业内容。⑤手指谣:通过手指操、手指谣,让病区患儿手指、脑部、肌肉得到锻炼。对于年纪比较大的儿童提供一定的七步洗手法、急救知识学习与训练。⑥童话剧:提供知识教学服务,儿童故事情景剧表演,带动病区患儿身临其境,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知识教育服务,一方面能够增长儿童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最符合家长的需求。⑦音乐会:通过开展音乐义演活动,包括儿童歌曲、音乐串串烧,借助音乐游戏来帮助患者达到消除心理障碍,调节情绪,促进治疗。⑧绘本共读:通过讲绘本或讲故事,借绘本工具,特殊儿童生命教育介入,帮助儿童处理情绪问题,社会适应性问题干预等,减轻疼痛,提高就医依从性。⑨图书漂流:借助儿科病区图书角资源,每天上午开放图书角,鼓励住院患儿亲子阅读,住院期间借阅量达到15本并写下图书卡写下记录,获得朗读者达人勋章,以此营造书香病区。⑩指尖艺术:运用各种手工活动包括彩泥、雪糕棒、手工纽扣或指尖布偶等,提供游戏服务,提高住院患者康娱活动。总之,儿童支持性服务将书面知识、技能知识、成长教育、游戏四者融合,医务社工、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三方合作,动静结合,为儿童提供优质的病房陪伴关爱服务,优化儿童病房体验。

4.2家支持性服务

住院患儿的健康是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患儿的营养和照护方式也存在诸多疑问。医务社工和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床边访谈小组每天上午为家长提供答疑解惑、科普幼儿知识的服务。一方面提升家长的幼儿照护能力,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增进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沟通效率。床边访谈小组的开展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效用,为家属提供实用的育儿知识,增强家属的亲职能力。①开展医护——家长微课堂。医务社工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家属讲授疾病及康复相关的饮食、生活习惯、照护方法等家属关心的内容,收集家属们的共性问题,医护人员对问题进行整理并给予统一的回答。问题与答案进行整理,并将文稿整理成册供家属们阅读。②儿童护理知识益课堂。医护人员定期邀请家属参加儿科病房的知识宣讲益课堂,为家属普及儿童常见疾病的类型和治疗、预防知识,对医院常见的治疗手段进行介绍,让家属了解患儿的就诊流程,进而理解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及方法,增进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增进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共同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和服务。家属支持性服务以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为目标,同时关注和缓解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家属正确认识患儿的疾病及诊疗过程,减轻心理负担,为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关爱和照顾。

4.3医护人员关爱服务

医疗系统具有专业性强、过程复杂等特点,再加上患者病情复杂,许多疾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受到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影响,这使诊疗过程中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长期超负荷工作在医疗工作第一线的临床医务人员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医务社工开展医护人员关爱减压活动,关爱医护心理健康,有效释放压力,学会科学调适心理,积极健康地面对工作和生活。①“减压十分钟·医护更轻松”。医务社工利用科室早会,运用团队的力量,结合智力、康娱、肢体、音乐、绘画等游戏形式,让医护人员工作前拥有一个愉悦的情绪,来开启一天工作。同时在团队互动中,让医护人员感受到组织的支持。②对话花木·绿植减压。定期邀请专业人员,通过园艺疗法,让医护人员在参与服务过程中,借助花、叶子、草等绿植媒介,分享过程,从中舒缓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以此建构良好心理素质。③瑜见你·艺术减压。医务社工邀请专业冥想瑜伽老师志愿者,以身、心、灵整合的放松瑜伽及身心疗愈,采用静坐、冥想、解锁身体等锻炼方法,将心导入集中,让身心安住、休憩,活于当下及时洞察情绪,给予支持、关爱及鼓励,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丰富晋医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5.评估

5.1项目成效评估

项目开展以来,为患儿、家属提供“童心守护·化学魔术”、“青春相约暖儿童·江夏电商志愿红”、“童心守护·绘本共读”等活动,共计58场,服务480人次,受到患儿及家长的好评,项目初见成效。

5.2问卷调查

项目从开始设计需要调查,活动过程访谈提纲,活动评价问卷,调查家属对于项目服务的内容、过程、形式的满意度状况。从调查中来看,家属都认为患儿参加病区开展除治疗以外的活动有助于患者康复治疗。

通过每次活动的反馈分析项目成效,以及和家属过程访谈,不断优化项目服务。

5.3面对面访谈

每次活动之后针对家属和患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活动的评价,实时了解项目的服务效果。在项目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儿科医护人员始终参与其中,因此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的访谈,及时收集他们对于项目运营及活动的反馈,根据访谈结果评估项目成效。

5.4督导评议

邀请儿科病区主任、护长、医院服务中心负责人、机构督导及时检测项目运行过程,医务社工及时反馈项目成效,及时调整、优化项目内容,保障项目长期运行。

6.结论 

“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结合晋江市医院的实际,以嵌入式的形式在医院儿科病区探索实践思路和方法,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得出结论。

医务社会工作项目的开展需要链接和整合多方资源。资源的链接整合是医务社工开展项目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项目实施和开展的重要基础。项目在筹备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医务社工不断挖掘和整合身边的资源,推动项目的开展。“七色光”儿童服务项目实施地点在医院的儿科病房,对医院的医护资源的调动非常必要,因此该项目注重加强搭建医护人员支持体系,将医护人员纳入项目参与者队伍中,将社会工作理念与医护理念相结合,在活动中融入医疗卫生知识,促使项目在儿科病房生根发芽。

医务社会工作项目注重宣传与倡导。利用医院的宣传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广项目的开展,同时可以吸纳广泛的社会力量的参与,例如高校学生、企业人士、慈善组织等,为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注入新力量和新资源。医务社工除了开展和实施项目,还要注重社会工作倡导,通过医院新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发社会对住院儿童群体的关注,推动医疗救助与关怀事业的发展,弘扬医院的人文关怀理念,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晋江市医院医务社工服务项目的实施将医务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找到一个很好切合点,将社工+义工服务变成常态化服务,首次把社工服务引入到医疗系统。回应和落实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文件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热点问题。

(投稿单位:晋江市致和社工事务所)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1/1112/40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