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蓄滞洪区灾后重建的探索--以中社联灾害社工服务队在豫北工作为例

社会工作介入蓄滞洪区灾后重建的探索--以中社联灾害社工服务队在豫北工作为例

2021年7月下旬,河南省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河流、水库水量急剧上升,多地发生重大险情。为了应对历史极值的强降雨险情,河南省启用了多个蓄滞洪区,行洪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涉及鹤壁、新乡等多地。强降雨结束后,灾后重建的工作尚未启动,蓄滞洪区又面临新冠疫情的叠加伤害,如何开展灾后重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重大的公共危机之下,政府提供的普惠性救济然能够基本满足灾区群众的共性需求,但是灾后重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政府在灾害救助过程中难免有无法周全顾及之处,而社会工作正是要与其他支持相互补充,提供一种嵌入式的服务。社会工作关注群众的个性化需要、重视增能、激发内在力量,在灾后重建阶段中扮演者重要的协作角色。因此,灾区群众当下的生活服务需求和长远的心灵重建工作,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及时参与和介入。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应鹤壁市浚县民政局和新乡市卫辉市民政局的邀请,从9月23日起,通过定点进驻的方式与基层政府共同推进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开展针对受灾地区群众的心理疏导、文化重建和资源链接等工作,并为当地社会工作者开展督导和培训,促进灾后重建更加扎实有效落实。截至目前,服务队社工进驻浚县小河镇、王庄镇以及卫辉市上乐村镇开展工作已有月余,主要围绕融入基层政府和关怀基层干部、挖掘灾区群众内在力量、培育本土社工提高专业能力三方面,现对一线灾害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实践和工作感悟进行梳理,一起研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蓄滞洪区的灾后社会重建的方法和经验。

一、 明确自身角色 主动参与融入

2015年民政部制定印发的《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应坚持“政府主导、协调配合;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就近就便;自愿参与、自助为主”的原则,对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进行了准确定位,提供了基本遵循。服务队社工在介入蓄滞洪区灾后重建工作中要认清自身角色。在浚县和卫辉,两地基层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投身于灾后补偿、排水秋种、快速生活生产等工作,服务队社工介入后首先要了解和熟悉当地政府灾后重建工作方向和需求,其次配合工作,在政府和灾区群众之间发挥枢纽和桥梁的作用。在介入的初期,基层干部或多或少会有不了解、不认可、不接纳社会工作者的问题,社工除了要找好定位外,还要与基层干部积极主动沟通,从一些力所能及、立竿见影的事务做起,尝试融入,获取信任,逐渐使基层干部更多了解社工的专业作用并更好地支持社工的工作。在浚县小河镇和王庄镇,过去的一个月内,基层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的埋头处理物资发放、房屋受损鉴定、损失赔偿登记和内外卫生清洁等,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群众基础生活的事情,丝毫不敢懈怠。但由于洪灾后基层办公硬件设施严重损坏、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等因素,让基层干部繁琐的工作愈加困难。服务队社工进驻后主动参与其中,从房屋受损统计、鉴定级别分类到使用信息化软件核算人员数据,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分担工作压力,解决燃眉之急。连续数周不停歇的实际行动,服务队社工赢得了基层干部理解和尊重。小河镇小河村的一位干部担心社工在外奔波感冒上火,主动给社工泡了一杯板蓝根并说:“农村的工作很繁琐,不下来真不知道怎么做,现在知道你们是在这里扎点干实事的了”。服务队社工的辛苦付出使干部们真切体会到了社工的作用,逐渐从不了解不认可到主动寻求社工的帮助,并最终成为相互信任、默契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抓住关键少数  打通双向结合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基层干部是灾后重建的关键。基于之前工作上沟通的铺垫,基层干部慢慢向服务队社工倾诉他们自7月以来的精神压力。基层干部既是受灾群体也是灾后重建者,面临着双重压力。灾后三个多月,他们肩上千斤担,心系黎民苦,基本没有休息过。灾难发生后,各种援助力量的涌入主要倾向于受灾群众及弱势群体,基层干部的需求却往往被忽视,他们身先士卒被视作不能倒下的顶梁柱,然而他们同样需要心理关爱。服务队社工在此期间,将让“顶梁柱”全身心投入到防汛和灾后重建作为服务重点之一,除了协助村镇干部整理信息材料,还注重向基层干部提供情绪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服务队分别在三个驻点镇政府开设了“中社茶馆”,用“喝茶”的方式聆听干部和村民的声音,同时也创造了舒缓的空间,有效地缓解了焦躁的对立情绪。在国庆期间,服务队特别邀请北京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心理学专家孙启亮教授,针对王庄镇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了“我的家乡我重建,助力基层干部”的减压增能活动,通过具体事例讲述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逆境中把压力转变为动力。与此同时,服务队应浚县县委组织部邀请,为浚县及鹤壁市超过200位一线党组织书记,干部进行心理减压与赋能的互动讲座。服务队通过明确自身职责和角色、从力所能及的事情介⼊,逐渐展开个性化群体服务,不仅促进基层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认可,还通过支持和服务这一群体,间接推动了灾后重建进程,为创建应对灾害的“政府和社会工作双向结合”的可复制模式打基础。

三、挖掘内心力量 夯实重建信心

社会工作在蓄滞洪区灾后重建工作中,不仅提供紧急性的支持与援助,更在于协助受灾个人、家庭和社区恢复和增强其灾后复原的能力。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救援力量更多集中在物资援助上,但物质援助并不能弥补一切。河镇梨园任奶奶的房子因泡水后墙壁有严重裂痕且墙围坍塌,她整日郁郁寡欢,不愿搬离危房。第一次和任奶奶接触时,服务队社工发现她性格内向,但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老人家有做针线活的爱好和特长。社工在得知房屋即将拆除的信息后,特意买来一套手工刺绣和任奶奶建立关系,通过聆听和陪伴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面对房屋要马上拆除的困境,社工没有过多关注令任奶奶感到无望的问题,而是引导她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在亲切的交流中,任奶奶主动与社工分享生活并说到“人生本来就很难,但只要有信心就能过得去”。因为社工的及时出现,老人家心情明显开朗了许多。面对房子拆除这一不可逆的现实,当任老太陷入拆房焦虑时,社工发挥倡导正面能量的角色,与她共同展望未来,并利用开放式提问让老人主动思考搬去开发区后如何融入新的环境,老人想了想说“我要做馍给我孙女吃,还有花卷和糖包”。通过老人家的描述,社工感受到任老太搬出危房的积极可能性以及她对于新生活的接纳和融入的尝试。通过这一事例,社工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群众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援助。社工的专业性也正体现在对于赋权的关注,从建立平等关系到挖掘内在潜力,提升服务对象应对困境的内心力量。在服务队社工与任奶奶互动的过程中,赋能的过程也是双向的。社工通过正能量的传递使老人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也通过老人家的积极回应肯定了社工在外驻点的援助工作。

四、增强能力建设 孵化可持续力量

蓄滞洪区的灾后重建应当迈向一种可持续的重建,除了积极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危机,社会工作者更应该考虑如何化“危”为“机”,这需要更长远的发展策略。正如前文所说的在救灾服务常呈现响应性救助的特点,这就面临着服务呈现持续性的困境。这就要求服务队不仅要挖掘灾区群众的内在力量,还要注重本地社工能力的培养。本次服务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成建制的、由受灾地区民政部门邀请的、实地进驻灾区进行专业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队伍,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灾后社工服务,更重要的是传播社会工作理念、示范社会工作方法、以及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服务队积极与当地社会工作机构合作,有意识地注意挖掘和培养本土社工人才。在小河镇后刘庄村开展的“新发型 迎国庆”的活动当中,服务队带领当地社工实现了一个平凡的义剪活动如何因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取得了助老、助残、陪伴留守儿童的多维度服务覆盖成效。例如在村民排队等待时,为儿童提供了绘画和游戏空间,对大人进行了口头访问详细了解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日常活动、社区活动兴趣方向等。服务队为驻点社工提供专业化的活动策划支持,一方面从满足村民实际需求出发,使社工迅速融入群众,当地村委会,居民开始认识社工并建立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为村民提供倾听的平台,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线上督导培训、线下实践工作,服务队帮助本地社工提升能力建设,从认识社工在灾后重建中扮演的角色,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建⽴系统化的灾害应对措施,使其更好地带动当地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切实将这次灾后重建作为机遇,推动乡镇社工站的覆盖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服务队社工通过梳理驻点工作,从政府基层、灾区群众、本地社工人力三方面来探究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蓄滞洪区的灾后重建。在以往救灾过程中,应急式服务和响应性救助是一种被动式的救灾服务,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的特点。而服务队社工更关注服务对象本身的独特性、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的看法,更能体现社会工作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价值。社会工作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不仅仅是协助完善政府的救济体系,更是埋下生长可持续力的种子,从挖掘社区的内在力量到孵化和培育社区自组织,逐渐推动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在介入初期,社工要厘清社会工作与政府基层的关系,摆正位置,主动融入,以嵌入式发展为主要途径。其次,针对灾区群众的服务,除了要回应弱势群体的需要,提供相应服务,社工还要注意挖掘其内在潜力并增强应对困境能力。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的过程中,让助人的精神流动起来,让赋能的过程传递开来。最后,灾后重建的持续性发展不仅需要嵌入现有的救援体系,还应注重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本地化培养,这对于蓄滞洪区群众个人成长,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中社联灾害社工服务队 7.20 河南暴雨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干事:崔馨元 志愿者:李淑云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21/1027/400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