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社工之家社工博览 【我为群众办实事】美美的幸福生活

【我为群众办实事】美美的幸福生活

美美的幸福生活

——基于社会康复模式的残障人士服务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美(以下称:案主),女,43岁,言语、智力多重残疾,低保家庭,居住于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丈夫、女儿都是智力残疾,女儿自2018年9月外出未归。

案主丈夫前两年因腰部受伤,自此不能干体力活,家庭收入减少,平时就带着一家人到金华人民广场消磨时间,案主看见有人捡废品卖,也学着他们捡废品卖,觉得捡废品也能有收入。渐渐的,捡垃圾成为了一家人的习惯,每天晚上也成了案主搬运垃圾的“最佳时间”。

垃圾把家里所有的空间都堆满了,连睡觉的地方都只剩下一条“羊肠小道”,随着案主家中垃圾日益增多,门推都推不开,门口就可以闻到一股发霉、老鼠尿的气味,蟑螂、老鼠增多也影响到了邻居的生活。邻居担心火灾风险,多次劝说无效。

金华市婺城区星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在开展“插上爱的翅膀”助智成长婺城区公益创投项目时,经村两委转介,认识了美美一家。

二、问题分析

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有:

1、经济方面需求:其丈夫由于身体不好,不能正常就业。除了政府补助收入外,无其他经济来源,导致家庭物资匮乏;

2、环境改善需求:服务对象为增加家庭收入,捡垃圾进门,导致家庭环境脏、乱、差,进而有包含病菌传播、火灾等风险。

3、社会融入需求:案主不会语言沟通,而且脾气较差,常会与邻居产生摩擦,因此,外人对于她有排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社会融入难的现状。另一方面,因为言语残疾的原因,缺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污名化,加上其一些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做法,让周围村民不会跟他们去交往。唯一社会参与是去金华人民广场,看跳舞、捡废品。

4、精神关爱需求:案主女儿出走后,无处寻找,造成对女儿的思恋。同时,案主也希望通过捡垃圾等行动,提升家庭生活,但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生活,对美好的生活的概念缺乏。

服务目标

运用任务中心模式,改变美美收集垃圾的行为,改善生活环境,引导进行正规康复训练,提升社会参与。

美美在志愿者指导下 开展家庭环境整理

美美在志愿者指导下 开展家庭环境整理

四、服务过程

第一步:关系建立

服务前期,通过村妇联主席陪同下,进行上门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让案主了解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在服务初期,项目社工积极倾听案主情况,使用共情、同理和表扬手段,让案主逐渐接纳社工和志愿者,接受社工的建议和志愿者的服务。

社工组织的衣服收纳培训

社工组织的衣服收纳培训

第二步:服务介入

针对案主的实际情况,社工通过鼓励案主进行社会参与,帮助案主改善家庭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陪伴关爱案主,帮助案主及其丈夫进行就业对接等方式开展服务。

1、社会参与:邀请美美日间进入残疾人托管机构,社工为案主提供了文体康复、劳动康复、器械康复、社交康复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康复机构的生活日常安排,案主开始有了正常、规律的生活,避免无所事事而到人民广场闲逛,捡废品,构建良好的同辈交往与支持系统。同时,社工会定期邀请案主参加“爱心助”帮扶活动,鼓励案主参与如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志愿活动,学习舞台走秀,参与文艺表演活动等,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提升社会参与的信息。慢慢的,美美的人际关系更融洽了,不会一言不合就跟人打架,周末也会与朋友一起相约到美丽乡村游玩,不再局限于到人民广场消磨时间了。在项目结项时,案主还参与机构组织的文艺汇演表演。

2、劳动康复:通过开展辅助性就业的劳动,案主养成了劳动管理的习惯,案主通过劳动每月获得一定报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收入。

3、家居环境改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糟糕的居住环境潜移默化地削弱了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力。社工通过入户服务帮助案主树立改善居住环境,引导她和丈夫合理储物,清理居住空间。

在服务过程中,社工一方面邀请专业保洁老师和志愿者,走入美美家中,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清理环境,建立良好关系。同时,引导美美为自己家庭进行环境整理,通过在残疾人之家做好保洁、值日生工作等方式,让服务对象习得环境整理的技能,并进行技能强化练习,进而改善服务对象家居环境。

另一方面,联合村两委组建了村党员志愿者,持续开展环境帮扶活动,持续一年通过12次的入户服务,案主积极配合社工和志愿者对家里垃圾进行了归置和清理,为美美家运出小型货车垃圾15车,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家里客厅和卧室已经有了区分。卫生保持也是硬道理,平时社工、志愿者通过物资激励、口头表扬让案主提供环境维持的主动性,帮助案主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持续稳定卫生健康。

4、陪伴关爱:社工组织志愿者与美美进行了结对服务,一方面志愿者会定期上门与美美进行陪,陪伴过程中,志愿者通过指导美美的日常生活,如冰箱食物及时吃,检查食品是否有过期,换季衣服如何保存等生活细节,教授案主生活常识,案主从最初不情愿丢弃过期食品等,慢慢的接纳志愿者后,参与到了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过程中社工与志愿者充分肯定案主的能力,并不断强化,提升自信心。

5、社区宣传: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在社区积极开展残障相关知识的宣传,与邻居宣传智力残障人士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促使其对服务对象异常行为的理解与接纳。同时志愿者的服务过程,也吸引了周边邻居的观摩,邻居通过看到案主家庭环境的变化,以及案主状态的变化,从最初的投诉、嫌弃,到接纳,以及与案主建立沟通,来案主家参观,也对案主进行了赞美。

美美参加 项目结项文艺汇演

美美参加文艺汇演

第三步:结案评估

1、社工服务促进了案主美美生活环境的改善,并帮助美美形成了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为美美的身体建立提供了生活环境保障。

2、帮助美美和丈夫进入红石榴残疾人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具有辅助性就业,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家庭的经济收入。

3、环境改善后,美美与邻居的关系得到了改善,近一年邻居零投诉,偶尔也会去美美家串门,表扬案主了。

、社工感悟

智力残障人士家庭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标签化”和残障人士自身的异常行为导致了大众的不理解与排斥,在开展残障服务过程中,社工坚持用正常化的视角看待服务对象,发现服务对象异常行为背后对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积极需求。根据需求,通过设定改善目标,持续陪伴支持,日常环境整理的增能教育,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接资源,引导服务对象进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构建更加接纳的同辈支持群体,开展能力的强化训练,真实场景操作,更利于服务对象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异常行为排斥的背后,也存在着对这个人群认知的缺乏,所以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从服务对象周边邻居开始,也积极开展社区教育。

作者: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俞娇凤、婺城区星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刘云妹

文章来源:http://family.swchina.org/expo/2021/0928/398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