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社工机构如何进入社区的实务探析

社工机构如何进入社区的实务探析

一、 问题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一方面显示了当前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及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与社会互动实践的合法性确认。而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承接了部分社会福利、社会管理以及社会服务的职能,社区成为了人们利益和需求表达的载体。显然,社区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和切入点之一。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次将社会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得到重视。社会工作凭借着其专业科学的知识和手法以及贴近民生的特性日益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迎合了社会治理所强调的发展方向。同时,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领域之一,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角度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发展,成为社会治理操作化的载体。

但是在目前已有的实践当中不难发现,由于引入社会工作体系后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其职责定位较为模糊,合作型的政社关系基础较为薄弱,以至于两者之间出现“依附”“同化”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实践权限受制约、自主性不足、形式化等方面,由此可见主体多元与合作治理之间的矛盾逐渐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得以体现,由此社会工作服务的独立性受到限制,专业化服务的成效难以得到发挥。那么在社会工作发展兴盛的情况下,社工机构进入社区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受到哪些主体因素、互动状态的影响以及会产生怎样的成效?

二、 分析视角与方法

在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下,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进程方兴未艾,嵌入性理论视角成为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路径研究的新方向。格兰诺维特最先把将嵌入性理论运用到社会关系网络中,他将其分为“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两个层面。自此,国内学者熊跃根基于“体制嵌入”的概念,认为社会福利部门与社会工作机构的联系能够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大多数学者认为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和结构嵌入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路径。王思斌也指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的重要特征即嵌入性,并从嵌入的主体、对象、过程、空间及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王端鸿认为,现阶段的社会工作机构为获得生存的空间,更多的需要考虑如何进入到服务领域开展服务。由此可见“嵌入”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理论性的概念逐渐转变成了社会工作在社区落实服务的基本性策略。

以嵌入性理论视角来分析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本质上就离不开以社工机构为载体进行了解。无可厚非的是,“嵌入性”一方面成为了现阶段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社工机构在社区落地生根的主要策略之一,但是相比之下,多数研究集中在宏观上的制度、路径研究或者介入具体问题的实务研究,以社工机构作为嵌入主体的研究较少有涉及,更缺少对社工机构是如何进入服务领域的过程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驻点社区社工站的走访观察,对驻点社区社工站的社工、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对象进行调查访谈,并基于驻点社区社工站的服务实践,通过实地参与部分服务活动的开展,了解驻点机构提供服务的形式、内容及流程等内容。旨在对社工机构借助设立社区社工站进入社区的过程进行研究,完成专业社会工作在进入社区的过程描述和分析,呈现出这一具体运作空间内的复杂性,以形成对社工机构、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发展的总结与启发。

三、 社工机构进入社区的具体实务过程

在全国各省推进社工站建设的现状之下,社区社工站的建立目前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推进基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落脚点。因此通过对驻点社工站如何进入社区运作过程的了解,对我们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依托于机构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及如何发挥成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破冰

1.机构与社区的对接

政府及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促进社工机构进入社区的初期阶段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社区对社工机构的了解,另一方面为社工机构的合法性提供了较强的支撑。同时,社区书记、主任等工作人员作为社工机构进入社区必然要接触的对象之一,在社区拥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威严,基本上是社区大小事项的执行者,是社工机构进入社区最先进行沟通和协商的对象。但在常规工作模式的影响下,社区不愿意打破已有的格局,使得对社工机构的需求难以得到释放。因此,社区书记、主任等领导者的工作理念与个人特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同时在现代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传统社会中“人情”“关系”依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系与情感的建立与传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工作上磨合的阻力,通过与中心工作人员的访谈可知,正因为社区书记与机构负责人之间有过共事的经历,属于“熟人”的关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与机构之间的合作。

2.开展调研活动

进入社区的关键点便是认识社区,包括社区的人口特征、地理位置、公共设施等相关信息。开展调研活动不仅仅可以搜集到上述信息的资料,同时还能调研的过程中留下社工较为亲和、平易近人的形象,拉近与社区的距离,也奠定了机构开展社工服务的框架与内容。开展调研一般集中在几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社区对社工机构的认知,包括以前是否接触过社工。二是围绕社区的服务现状进行询问,初步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三是了解居民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对社工机构提供服务的期望等。

由此可见开展调研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实地走访、观察记录等工作,扎实有效的调研过程能够为建立起与服务对象的信任关系提供机会,从而促进服务对象与社工沟通交流的平台。当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够被其主动而又较为顺畅表达的时候,不仅为社工服务成效提供了基础,还能够间接的促进服务对象主动参与到社区服务的制定及实施中。但由于社区居民在开始阶段并不了解什么是社工机构或者服务项目,会出现应付式或者直接拒绝回答调研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调研的成效。同时由于机构工作人员精力不足导致花费在调研期的时间较少,又为了使得调研结果能够符合机构的服务范围,因此调研结果的呈现会避开部分信息,在机构主观性的作用下,使得调研工作产生一定的盲区和遗漏。

3.需求与服务界定

以H驻点社区社工站的“亲子抚触小组活动”为例,当在询问工作人员是如何确定社区居民的需求时,H驻点社区社工站的工作人员回应道,是所属机构发现社区内有较多儿童表现出孤僻、容易激动等不良的情绪,不愿意与父母之间有过多的交流和接触,感觉没有任何亲近感,使得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也比较低。同时,机构认为这样问题的产生在儿童早期的时候是最容易积累的,因此想通过组织亲子家庭来开展服务活动,以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活动的主要内容即主要针对0-3岁的孩子及其母亲,通过链接到推广早教课程的J老师带领大家从了解亲子抚触、到如何进行亲子抚触、怎样与孩子进行表达以及分享感受等几个主要的环节进行。当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回访了参与该小组活动的家长,主要询问其对该小组活动的看法和意见,较为意外的是回访反馈的意见与当时活动结束后的成效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一方面服务对象认可活动开展的意义,但是由于家庭琐事较多,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安心参与。另一方面服务对象认为自己学历、知识储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但认为仅仅通过参加几次活动,并不能较好的改善现状。

不难发现的是社工机构在进行需求界定的过程会出现以“我觉得”“他们应该需要”“这个活动应该比较适合他们”等主观性判断,尽管社工机构的出发点是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但也不排除在进行需求界定的时候会出现先入为主的问题,前期调研和走访得到的信息没有得到客观持续的融合。这也反映出大多数情况下,机构确定服务对象需求的方式主要依据于某一类群体,而并非针对某一类问题,服务群体可以简单归纳,而由于每个人的问题成因和表现都不一样,各自的需求都有着其侧重点,这就意味着对应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即我们所强调的重视服务对象个别化的需求。因此,我们对服务对象需求程度的划分也至关重要。同时,仅凭社工机构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后的满意度调查,是否能够代表最终服务成效还有待思考。

(二)计划

1.调研报告的反馈

当社工机构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以进入社区时,基于调研反馈出来的信息便会通过“加工”逐渐倾向于资源主体导向的需求服务。从宏观条件而言,表现在政策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更容易获取关注,驻点社区社工站提供的服务内容对以上群体均有所涉及且占比重较大。除此之外,社工机构在成立之初,往往有着其自身的定位和使命,也即机构自身的优势和背景,初成立的社工机构更愿意充分侧重于机构自身擅长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显然,社工机构为尽可能获取项目和资源的支持,调研报告呈现出来的内容倾向于资源主体的导向。

2.撰写项目计划书

项目计划书作为各社工机构展现工作内容、专业水平以及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优势的主要依据。在申请项目的情况下,会要求有固定的项目计划书模板,具体包括项目目标、项目创新处、项目年度计划、机构执行基本情况等内容。而政府在进行项目购买和申报评估的时候,为能够产生有评分和审核的细则,往往会要求社工机构把其工作内容进行量化,以形成具体到服务人数、活动场次、涉及人群等指标。同时,在项目化指标的要求下,政府购买服务关注更多的是量化的指标数,对社会工作服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预估、需求界定、接案跟踪等环节的重视较少,更为细致化的专业内容被放置于项目化指标要求之后。

(三)行动

1.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运用

大部分驻点社区社工站的项目服务周期为一年,每个驻点社工站购买扶持资金包括人员工资、活动经费、办公设备等相关内容的支出,具有典型的“政府购买,民间服务”的特点。在目前社工机构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和自我造血能力欠缺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成为了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主导力量。由于政府通过直接买单的形式,即间接认可了社工机构的合法性。在社区层面,社区行政系统主要为完成上级政策的指示或安排,他们了解社工机构的途径来自于政府工作任务指标的下放和政策文件的出台与实施。

政府推动职能转变的需求促使社工机构得到了发展,加之社区对社工机构的接纳与工作的转移,这一宏观环境条件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让社工机构进入社区有了合理的途径,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政府进行服务项目购买主要以各机构的申请为主,进而根据提交项目书的信息及材料进行审核与确定,这一现象甚至延伸在项目实施与评估的环节。而社区行政系统接纳社工机构进入社区原因之一便是可以分担其日常工作以及得到人力资源的支持,分担给社工机构的任务以行政性的内容为主,比如:资料归档整理、迎接各项检查等,较少对社工机构能够为社区带来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解。同时,社工机构在进入社区的初期阶段缺乏独立的办公空间和硬件设施,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依赖于社区或者需要与社区汇报批后才能获得主动权。

2.平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随着社工机构进入社区外部环境条件的推动,社工机构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便有了落脚的空间,重点表现在其资源链接的能力。通过各主体之间需求与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以社会服务为主线的合作平台。驻点社区社工站大多数有着高校学院支持的背景,一方面机构邀请高校专业老师进行项目指导,另一方面高校的学生需要有实践的平台和岗位。高校师生作为社工机构的“同行人”,不可避免地成为社工机构优先考虑的优势资源。除此之外,其他有着相似理念或者能够共同提供服务的公益组织也是社工机构重点撬动的对象。高校师生以及做公益人士、组织等的由来都十分久远,人们对其的熟悉度和认可度远远高于社工,这无疑为社工机构进入社区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更为重要的是,这两者有着较为相似的价值和理念,能够主动不断调适服务计划以保证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

除了外部资源的挖掘,社区自身存在着的可利用资源往往也是社工机构所重视的。社区漫步、外展服务活动、建立社区资源地图等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一方面社工机构能够通过该类活动的开展达到认识社区、与社区建立信任关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社区的爱心商家、热心人士等主体提供相应的机会和平台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过程中。但是,由于双方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同,社工机构链接到的相关资源有着自己的利益属性,选择与社区或者社工机构合作的基础不仅仅是因为接受过其提供的便利服务而互助,还因为通过合作能够为他们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正面宣传效果,使得其在居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于是,社工机构进行社区资源链接的时候也并非易事,如何寻求双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点是社工机构为进入社区而不断尝试的内容。由此也反映出社工机构为了避免在社区产生”单打独斗”的情况,通过资源链接、平台搭建等方式获取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的支持,但由于各资源主体对自身有着较为清楚的定位,社工机构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显示。

进入社区后的服务工作成效

(一)为后续服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当驻点社区社工站经历了与社区初期磨合的关键阶段并成功入驻社区后,便达到了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一方面社工机构在“政府购买”的形式下获得了进入社区的“许可证”,这为社工机构的合法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另一方面社区的核心人物,主要是指社区的行政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社工机构的进入,换而言之,即为社工机构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提供了可实际操作的空间。获得了政府和社区两大“官方力量”的支持,不仅仅降低了社工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关系的难度系数,而且能够在进入社区的前期阶段掌握大量有关社区的信息和资源,比如社区领袖的挖掘、社区居民活动的场地、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应的社区需求等内容。有了大量的信息作为服务的依据,提高了为社工机构下一步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推动了社区服务的多样化

差异性的社会服务不仅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而且也展现出社区服务的多样性。前期阶段,大多数社工机构会选择通过举办较多的外展活动、便民服务活动、节假日活动等趣味性较强的服务来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同时,还会通过类似互动小奖品、积分互换等形式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社工机构可以通过展板、宣传手册、海报、横幅、新闻稿等宣传载体让社区居民对社工机构有初步的印象。在中期阶段,通过对社区的需求定位调整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随着社工机构在社区的活跃程度得到提升,社区居民逐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变化就是以往开展服务活动都需要社工去撬动、说服社区居民来参与活动,到这一阶段大多数服务基本形成了常规性的活动,而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聊天、互动等在无形之中就促进了社区居民与机构服务关系的建立与完善,成为社工机构在社区内行走的宣传名片。这也为后期社工机构逐渐让渡空间给社区居民进行自我服务形成基础,部分居民在了解机构组织活动的具体操作及服务的形式后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为机构与社区更好的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三)社工机构获得了发展空间和契机

社会工作专业强调“人的作用”,该作用的发挥不仅仅体现在服务对象自身的潜能,更在社会工作者的身上得以体现。社工机构在进入社区后,社工接触到了资源方、利益方和受益方等多个角色、主体。通过与社区、街道、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较为频繁和深入的接触,能够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手法等内容以真实和实际的行动进行传达,进而提升社会大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熟悉和认同感。同时,通过社工机构成功进入社区后,基于双方日益熟悉的前提,社区逐渐接纳了社工机构在社区定位,具体表现在会和居民主动介绍社区驻点社工站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同时也会愿意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比如在工作检查和总结的环节往往会提及社工机构的项目服务作为社区的亮点特色进行宣传和倡导,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扩大了社工机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应的社区便会主动与社工机构寻求合作的机会。

五、结语

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和社会治理的持续推进下,社工机构获得进入社区的发展路径,对社区等行政系统而言,社工机构专业科学的服务理念和手法能够对社区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逐渐理解“助人自助”的理念,有效改变了以往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和工作技巧。同时,社工机构进入社区后带来的多样化的社区服务,能够激发社区的活力和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区行政工作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社工机构进入社区虽然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它主要以整合的形式对社区资源、服务对象需求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掌握与梳理。而由于社工机构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其认可度和接纳度较低,以至于在进入社区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强硬性,使得社工机构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社工机构进入社区的同时应重视融合发展的问题,只有与社区居民、工作人员等主体互相融合后,社工机构提供社区服务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也就意味着嵌入性的特点在社工机构提供社区服务的中后期应逐渐转向为融入性的特点。同时,社会工作强调“人的作用”,因此在嵌入社区的过程中,其最终的目标是能够达到社工机构退出后,社区也能进行自治,那么怎样在融入性的特点下寻求“脱嵌”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展开讨论。

(投稿来源:怀化学院 昌吉学院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21/0927/398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