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政策内涵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从指导思想上打破了“城乡二元”发展思维,赋予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同等重要的地位,更赋予了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广袤的空间。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以党建为引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建引领作为主题主线,一头连着社会工作,一头连着乡村振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尤其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增强社会工作者矢志爱农为农的使命担当,为乡民立命,向村野求真。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激励广大社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尤其是派强用好驻村党员社工,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快构建党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以项目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解决乡村问题的方案,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关键要以项目振兴、产业兴旺为支撑。社会工作者可在社会调研、社会组织、社会活动、社会教育、社会记录、社会宣传等方面,发挥方法提供、能力建设、教育辅导、精神感召、资源引进等功能,助力乡村振兴。尤其要与乡村干部一道挖掘现有条件,寻找合适本地资源禀赋的产业项目,通过创意设计和多元经营,开发生态游、康养游等文创项目,做大乡村旅游。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是以“温柔之手”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应努力营造“崇善行善、扶危济困”的社会氛围,大办“与爱同行”的乡村解难之事,多办“慈心善举”的乡村纾困之事,久办“乐创乐美”的温馨之事等公益爱心项目,增加乡村社会福利,确保乡村和谐发展。

以服务为手段。精细精致精准化服务是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然。社会工作说到底是一种职业化的服务过程,要强化“社工就是服务”“社工为民、服务至上”的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名副其实成为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者、支持者和陪伴者。应当创新服务方式,力求让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旨在给乡村赋能,给村民赋惠,给社会赋生机,乡镇(街道)社工站和驻村社工必须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解读能力,提升对乡村问题和需求的把握能力,增强对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通过有计划、可持续、高标准的服务能力提升,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村社工人才,使其在为农服务和乡村治理中能真正展现专业价值。

以成效为标准。没有实干,最好的思路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成效,最好的路径也是“空中楼阁”。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应围绕农业强而激发农业领域活力当好“联络员”,围绕农村美而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当好“宣传员”,围绕农民就业增收当好“服务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还应注重介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乡村组织和能力建设的过程,要把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让既“塑形”、又“铸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充满希望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党委办公室)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21/0907/397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