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项目行动 “三社联动”医缘呵苗行动——丧亲儿童的多维干预项目
“三社联动”医缘呵苗行动——丧亲儿童的多维干预项目
需求评估报告
一、需求分析
根据国内外文献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亲人的离去和死亡,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但是他们并没有为应对这样的危机做好准备,于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西方国家,3%至4%的儿童有过父母死亡的经历,这被视作童年中最具压力、潜在伤害最大的事情之一,很多人因此出现了社交以及心理问题。中国在汶川地震后,大量的儿童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一直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辅导和治疗。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表明,我国近24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趋势,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由于癌症呈现年轻化,社会出现的丧亲儿童将越来越多。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一些危机事件,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调,严重的就会发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当个体受到某些应激事件的刺激,而其先前的应付方式不足以应对这些应激事件的刺激,个体就会处于高度紧张失衡的心理状态。
根据Barbara Rubin Wainrib 和 Ellin L. Bloch[1] 的观点,人们可能遭遇的危机可以分为发展性的和情境性的两种。发展危机是一个内在形成的情境,它可能源自于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再加上个体的发展,生物性转变与角色变迁等等因素;而情境危机主要指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情境,人的某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如亲人死亡或离去,或是身体完整性的丧失,这些威胁超越了个人能力范围的挑战。两种的不同在于情境危机是随机发生的,这样的危机令人震惊,情绪激动。
Chavis & Weisberger(2003)[2]将丧失定义为一个人的世界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的缺失。丧失意味着分离,分离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远无法回复的损失,分离焦虑是一种人们生命初期所经历到的最原始的恐惧。当儿童遭遇丧失,他们一定会经历恐惧、焦虑和悲伤的反应。
Hipp(1995)[3.]试图探寻儿童面对丧失的时候的反应,最后给出了这样的描述:“当人们抑制关于失去的感觉,这些感觉全部混乱的在他们的心中。这就好像全部的感觉和伤痛进入一个大的收集器,我称之为“丧失罐”……丧失罐就像一个炖煮的菜肴,充满了令人不愉快的配料。”
对于儿童来说,亲人或者重要他人的离去,是一种他们无法预料的事件,在体验一系列丧失的感觉时,儿童和成人是相似的。同时,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因为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遭遇失去,因为他们可能不能像成人一样理解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们可能不能像成人那样容易领会如何表达自己问题的方式,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可能还没有让他们有能力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失去和悲伤。由于所以上述的这些原因,遭遇丧失的儿童可能会害怕他们将被自己的强烈的情绪吞噬。成人需要对处于这样一种情境性危机中的儿童进行干预,使他们度过难关。
在美国,在一个Children’s Bereavement Center (CBC)的机构,专门帮助面临丧失危机的儿童。针对失去家长、兄妹、重要亲人的儿童提供各种服务。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这样专门帮助丧亲儿童的机构。五·一二大地震发生后,内地的心理工作者也组织了相应的团体,去帮助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孩子,但总体上看,内地在帮助遭遇危机的儿童方面,还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很多孩子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危机。如果有专人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介入和指导,那么孩子们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情况描述
丧亲是孩子惧怕面对的事情,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带有伤害性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丧亲的影响是一生的,我们作为外界必须了解他们遇到怎样的情况。根据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项目的服务实践[4],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统计,总结出丧亲儿童具有如下情况:
(1)自闭
家庭的变故,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成人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失亲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2)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3)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丧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丧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4)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丧亲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变故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5)抑郁
因为家庭变故,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家人撒气、泄愤的出气筒。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丧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6)妒忌
丧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丧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其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7)逆反
由于丧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三、目前现状
随着疾病的年轻化与事故的不可预测性,丧亲家庭仍然是一个严重影响社会整体发展与平衡的问题。虽然心理健康与社工服务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但目前阶段对于丧亲家庭的公共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缺失。随着我们项目的实践与推广,力求将此部分的缺口进行填补,引起社会对丧亲家庭的重视与关注。同时,将同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院项目、汕头博德眼科医院达成社区合作意向,联动汕头大学医学院志愿者团队,并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社工专业合作建立社工人才实践基地。通过三社联动将社会力量与丧亲儿童的多维干预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更大发挥效用,为我市的丧亲儿童提供支撑和帮助。
在李嘉诚基金会宁养服务项目(汕头区域)中,2016-2017年度便有43位丧亲儿童,急需介入服务。在汕头博德眼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目前也有20多位丧亲儿童,急需服务。随着癌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丧亲儿童将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予以科学干预,将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医缘”呵苗行动——丧亲儿童的多维干预项目,专为贫困的丧亲儿童提供公益服务。团队通过一系列表达性艺术疗法的介入,协助丧亲儿童正确表达悲伤与失落,建立支持系统,“医缘”团队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服务模式,采用心理沙盘、心理绘画、音乐治疗、舞动治疗、心灵瑜伽、幼儿彩绘曼陀罗、心理剧(角色扮演)、写作治疗、读书治疗、植物治疗、勾勒园艺、集体叶拓等方法,进行科学干预,帮助丧亲儿童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秩序,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医缘”呵苗行动服务目标是:引导儿童正向成长,点燃家庭希望蜡炬。
四、 参考文献
[1] Abdullah, Mardziah Hayati. Bibliotherapy. ERIC Digest[J]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Bloomington IN. 2002-12-00.
[2] 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 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 Carolf Berns, Bibilothrapy:Using books to help bereaved children [J]. 2003-2004, Vol. 48(4), 321-336.
[4] 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纾缓医学——晚期肿瘤的宁养疗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
作者简介:
许乃深,男,1971年9月26日出生,目前在汕头市医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中级社工师,高级经济师,MBA(工商管理硕士)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action/2021/0526/39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