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手册 青少年小组规范设定的工作技巧
青少年小组规范设定的工作技巧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和组员共同设定小组规范,是小组前期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小组规范,也被称作小组契约。合理的小组规范设定有助于小组取得正面的效果。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的特点,在一个青少年的小组中,如何合理设定小组规范?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一些方法技巧来处理这个问题。
一、导入话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导组员进入小组规范设定这一话题。有的组员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确定“规范”,或者觉得这是一种束缚。对青少年而言,随性而为让他们感到舒适,讨论那些貌似学生守则一样的文字(事实上,小组规范和这些守则有区别)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社会工作者可以把小组规范设定与小组目标实现联系起来,可以向组员反馈规范确立前出现的“无序”状态,通过扰乱小组进行的一些现象,启发组员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有序的小组是共同的需要。在开展一个青少年的小组时,进入了小组规范的设定环节,笔者对组员说“我觉得刚才的情况有点混乱,有组员不遵守游戏的规则,有组员争吵起来。大家觉得这样的情况好吗?我感受到你们也不满意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们需要约定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让这个小组变得更好。”导入话题让组员心理上有准备去做这件事情。
二、提问设想
通过提问了解组员对小组规范的设想。由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他们很可能不会像社会工作者那样思考小组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小组规范的类型,结合实现小组目标的需要,引导组员思考以及表达设想,形成规范清单。毫无疑问,一个书面而非口头形式的小组规范,便于记忆以及回顾。
三、解说言语
确保组员对小组规范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们对这些规范点头默许,然而却有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他们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清晰的解读说明,让组员清楚了解这些规范的含义,消除疑惑。“所以,下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笔者在向组员解释小组规范时,有时会创设一个小组情景(容易在小组中出现)来说明,根据组员的反应,了解组员对规范的认知,使说明更加形象具体。
四、完善文本
小组规范文本需要注意遣词用字,考量语言的表达效果。组员关于小组规范的意见和构想,可能并不完善,存在漏洞,或者不被理解或者认同,需要共同讨论完善。在小组规范中,“我”或“我们”、“要”、“应该”这样的字词被普遍使用,遵循“正面原则”这一做也法比较流行,表明何种行为是被提倡的。这些做法可以增强组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的的不成熟,容易忽视规范的“严肃性”。笔者认为,表明何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同样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小组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较大的偏差行为。在这些中“非正面”的表达中,“不要”、“不准”“不允许”这样的字词会被使用,听起来像是一个警示,严肃性比较强。这些言语表达使用的频率相对较低,使用时需要持更加慎重的态度。
五、投票取舍
对于初步形成的小组规范“清单”,社会工作者引导组员进行投票决定每一项条款是否被选择。对于无异议的规范“条款”,可以确立为小组规范的内容。基于民主、个别化等原则,笔者认为小组中的“投票”行为应被视为一种简单直观的意见表达方式,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现,因为在“少数”部分和“多数”部分一样,同样应该被重视。我们可以从木桶效应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能会有反对的声音,这种声音同样可以被加以共同讨论,有时候可以带来新的思考,使规范得以补充和完善。
此外,需要及时检视小组规范设定后的实践情况。“破窗效应”启示我们,不良现象需要受到干预而不是被放任。
小组规范可以帮助小组规避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其设定过程应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技巧协助设定小组规范。
(作者: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许中浮)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manual/2021/0416/387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