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司法社工案例分享 | 内心之火,永不熄灭
司法社工案例分享 | 内心之火,永不熄灭
第一节 金钱之罪
父母离异后,小华便无人照顾。为了后续的生活,家人便把他送到了福利中心。从那以后,小华的脸上总是多了些与自己年纪相悖的成熟,也许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去面对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尽人意。
小华在福利中心多了个新朋友小刘,自此生活便多了些乐趣。小刘同样是个遭遇诸多不幸的孩子,自幼父母遭遇车祸离世,由于亲戚们忙于生计便无人照料,迫于无奈只能其送到福利中心。两个孩子就这样相依为命。二人一次在外面玩的过程中,与一名叫小嵬的14岁孩子相识。
一次玩耍途中,小嵬提议一起去弄点钱。小华对他的提议表示赞同,毕竟平时零花钱实在太少了,也不够自己的日常开销,钱多一些也无妨。起初,三个孩子进行简要分工,在一家小商店盗取几块钱、面包、火腿肠之类的食物。但是,几次出手也未见任何出事的苗头,便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因此流窜于长春市各个区,以及多家场所多次盗取现金、物品等,共计15869元。最终被警察机关抓获,在落网之时小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但为时已晚。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惩罚。
第二节 茅塞顿开
小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只因侥幸心理完全蒙蔽了他的双眼。似乎之前生活中遭遇的苦难与之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他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但为时已晚。
法律是一面明镜,在罪错未成年人面前会将他的错误照的无比透彻,让当事人看得更为明晰。检察官对社工说:“鉴于小华认罪态度诚恳,社会危害性较低,决定进行附条件不起诉,设置八个月的考察期。在考察期间,就辛苦你进行监督考察以及帮教工作。”社工依据小华的自身情况对其开展定期回访,心里测评以及链接资源等相关工作。他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在于金钱使他失了自我,幸运的是顺利度过八个月的考察期小华便可以恢复自由身。小华很珍惜这个机会,于自己而言这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小华通过这次帮教认识到自身错误,树立正确的意识,修正自身行为,最终才能得以回归正常生活。
小华对自由的生活十分向往,自己也有了重新改变自己的机会,并要谋划好后续的生活。但是对于重新回归家庭生活的小华来说,似乎有些犯了难。
第三节 隐秘的疏离
社工被通知正式接案的当天,便有了与小华及小华母亲的第一次会面。小华的沉默同母亲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在一旁热切的同检察官聊着天,小华只是坐在那一言不发。
“小华,后期由咱们社工开展相关工作。希望做好相关配合,要是中途社工跟我联系说你表现不好,咱们附条件不起诉就可能撤销了,希望你能珍惜这次机会。”检察官说道。
此时,社工望向了一言不发的小华,决定同小华简单交流一番。
“小华最近忙什么呢?”社工问道。
“最近在家里呆着,帮家里人做点家务……”小华低头说道。
此时的小华早已被母亲打断,“哎呀,最近我们看着可严了。也不怎么让他出门,你别看这孩子犯错了,其实为人忠厚是个好孩子,平时对我也是特别体谅,没啥大矛盾。”小华又恢复了之前的沉默。
“平时跟孩子关系怎么样呢?”社工问道。
“我这不是重新组建家庭了,对小华的关心肯定是少了些,毕竟要兼顾的事情也是挺多的。孩子平时和他后爸关系也不大好,亲爸去外地打工又离得远,很多也是没办法的事。”小华母亲说道。
在后续的交流中,小华告诉社工,自己跟亲生父亲的关系很好,也一直想去外地找父亲,但是现实情况有很多的限制,就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了。言语中小华丝毫没有对亲生父母的责怪,但是不说不代表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对无力改变现状的言语无力过多赘述。父母的教育监管缺失比较严重,社工也多次告知母亲,要对小华加强教育监管,不容忽视。并且在后续的工作开展中,同小华母亲也要多次交流。在前期预估中,社工发现小华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存在不良行为,法律意识淡薄;2.不愿与人正面交谈,情绪低落;3.教育监管教育缺失,加强父母的教育监管;4.案主重新回归社会,重返校园。社工将在后续开展工作过程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开展。在与小华达成共识后,二人对后续的工作也有了方向。
在小华眼中,自己于父母而言可能略显多余,但在自己后续回归家庭过程中,逐渐与母亲以及亲戚的关系稍有缓和。为提升小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社工通过开展亲职教育,使小华母亲了解到家庭教育监管的重要。对于小华这样的孩子可能在社会中不占少数,关爱的缺失使他们在困顿中成长。但是诸多家长一味地认为只是孩子的错误,并未意识到自己为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社工在开展家长工作时也只是对于自身错误的觉醒,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自身想法以及行为上的真实转变。
第四节 我想上学
社工在预估中发现小华失学在家,对于重返校园也是十分热切的。因此,社工计划后续会与小华谈及此事。小华对当下生活有些不满,觉得自己在家一直呆着并非长久之计。社工决定与小华及小华母亲商量此事。
“初中时,原本对待学习挺有热情的,因班主任对他的言语刻薄以及肢体冲突以后他就不愿意上学了。我也前去学校找班主任了解情况,老师对小华的态度是真不好啊,我们那地方也小,后来没办法退学了。”小华母亲说道。
母亲也想过为他转学,奈何居住地范围较小,没有合适的学校让他去。小华曾前去青岛某家星级酒店学习手艺,但是小华只身在外母亲实在不放心就让他又回到长春。从那以后小华便无所事事。
回想到初见小华当天,检察官对社工说:“小华其实挺懂事的,希望小华能有件事做,不至于荒废大好年华。”
社工在了解情况之后,通过同工联系到了晨光学校。这所学校可以帮助小华一方面学习技术,一方面有个落脚的地方。后来经过具体了解之后,母亲还是不大放心让儿子自己在长春,就希望有其他的资源,社工表示后续可以再为他寻求相关资源。
在这家的几个月里,小华感受到了家人对他的关心,母亲偶尔去照顾生病的亲属,小华就在家中帮忙收拾家务、做些农活,母亲看到儿子的转变也是十分欣慰。小华在写给社工的报告中也写到了自身的转变,对于之前不良行为的懊悔,并在情绪些许低落时也能及时说明,小华也逐步验证了母亲的说辞,小华的确是个好孩子。小华的转变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社会给予小华的支持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面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自身错误的勇于担当。然而当时与他关系较好的小刘,人生轨迹就此发生了转变……
第五节 同伴出事
过年期间,本应该是万家团圆时,但是与他一起的小刘却擅自脱离考察地。出于对小刘安全的考虑,社工第一时间将小刘的情况同检察官反馈。由于考察期间表现不佳,并多次出现不良行为,检察院决定撤销小刘的附条件不起诉。当即社工告知小华此事,并提醒他要加强自身监管,避免出现不良行为。
“小华,最近情况怎么样?”社工问道。
“还行,疫情比较严重,也不敢出去乱跑,就跟我妈在家帮着干点活什么,跟之前的朋友也断了联系……”小华将最近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跟社工说明。
“这样啊,最近和小刘还有联系吗?”社工问道。
“没有啊,他怎么了?”小华道。
“他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了,希望考察期间咱们也要多注意自身行为……”社工回应。
小华对小刘被起诉一事表示无比震惊,但是在此期间二人并没有联系。但是对于小刘又再一次和不良朋辈群体接触感到无比惋惜,在他看来机会来之不易,应该要加倍珍惜才是。毕竟发生此事影响到的人不仅仅是自己。小华也会以此事为戒,加强自身约束能力,避免出现不良行为。
第六节 心中之火,永不熄灭
考察临近尾声,为了有效提供志愿服务,小华找了很多家相关机构,但是由于疫情管控较为严格,即便是在社工的协助下,也未能顺利开展。小华对此十分惋惜,或许是希望在自己感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又能够回馈给社会。最后在同检察官的协调下,志愿服务以一份总结报告的形式提交。最后一份总结提交之时,个案也即将完结了。小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他的转变。结案时,小华以及小华母亲对社工表达了感谢,其实于社工而言也是一种鼓舞。小华让社工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工作中的些许动力。
小华是一个很暖心的人,即便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依然能够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父母的离异、教师的偏见,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压在一个未成年人身上未免有些沉重。在面临生活的岔路口,小华通过自己以及社工的共同努力下,将自己从生活中的泥潭拔出,并未同他之前的伙伴一样,丧失了重返生活的机会。考察期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小华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生活中会有诸多的磕磕绊绊,相信小华定能够坚守内心之火,永不熄灭。
督导评语
针对未成年犯罪的附条件不起诉对于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转化有重要意义,社工的服务对其再社会化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从认知、心理等层面持续的跟进,结合检察院的工作,比较好的促进了罪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故事从社工介入的不同阶段展开,叙述、对话与论述相结合,较为清晰的呈现了司法社工开展附条件不起诉个案服务的过程与成效。
供稿单位: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
服务社工:张楠
督导老师:陈京京
驻点单位指导老师:陈雪吉
服务时间:2020年1月至9月
作者简介
张楠,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就职于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派驻于长春市人民检察院从事司法社工。曾荣获案例“竹青杯”社工案例三等奖,长春市心语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工作期间,主要协助检察机关开展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临界预防的违法犯罪以及边缘群体开展跟踪帮教的相关工作,并在学校、社区开展模拟法庭、网络安全等法治宣传活动。
作为一名司法社工,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用爱重燃被害人的希望之火。对涉罪未成年人不抛弃不放弃,为边缘群体照亮前程,引领涉罪未成年人步入正轨,为祖国的未来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1/0324/386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