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叙述治疗在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运用
叙述治疗在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运用
叙述疗法是笔者实践服务中非常喜欢的一个理论,在实践中,它能摒弃专家的身份,帮助社工迅速地和案主建立关系,取得案主的信任。该理论以生命故事为载体,通过外化问题到形成新故事不同历程的形式,让案主在叙事的过程中汲取力量。它的治疗目标和技术极具弹性,适应于服务各类群体,亦能够很好地嵌入到学校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中,故此撰写此文与大家分享。
——题记
一、因上网与父母发生肢体冲突的青少年
案主,男,13岁,就读于x镇一间民办中学,案主小学二年级便跟随父母来到广州,与父母同住,父亲 41 岁,初中文化程度,是一名滴滴司机,母亲39岁,小学文化程度,为方便照顾案主与丈夫,便在家照料一家生活起居,有时在附近的工厂找一些牛仔的纺织业手工活来做,案主因读书期间经常旷课由班主任转介给社工。后上网越来越频繁,因父母叫停上网发生语言及肢体冲突。在介入过程中,口头上多次拒绝和社工见面,后来经过多次的上门,社工终于在案主家旁边的小卖部“偶遇”了他,但也只是应付式地与之交谈了一会儿,在充分表明自己的身份及立场后,社工询问是否可以做朋友,保持联系,案主点头答应。
二、叙事的元素:信件的运用
由于案主的自我防御机制比较强,也多次拒绝与社工见面,通过前期和督导的讨论,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案主,信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想询问案主现在的心情,并同理其状态,最后邀请协助社工的活动,庆幸的是他答应了。案主能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是成功的第一步,至少他走出了家门,参与社区活动能够与社区居民能够有联结,同时有了第一次的面谈。
小A:我完成任务了,可以走了吗?
社工:签到表上的人都到齐了吗?
小A:差不多来了,但是我不想呆着了,现在好无聊,我想回去玩几盘游戏。
社工:我听说你很会玩《王者荣耀》?
小A:点了点头,我吕布非常溜,不信来单挑!
社工:那我玩辅助,咱们一起开黑怎么样?
小A:可以啊。
社工与小A进行了一局游戏,在游戏中,他技术的确不错,能够用很短的时间赢下对方,社工并约了下次在同个地方见面。这次面谈之所以成功,主要是通过信件和案主的第一次面谈,了解到了小A目前的脾气较急躁,对现实问题漠不关心,对人也缺乏尊重,但只要一谈到游戏便非常兴奋,且对自己的游戏能力非常自豪。
三、倾听案主叙说“问题”故事+问题外化
两周后,社工通过案主的父母和老师,收集到案主的资料,并了解到与父亲关系紧张,根据约定,社工和案主在同一个地方见面,并玩了两局王者荣耀后,和案主进行了第二次的面谈。
社工:在上次和你父母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你和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和谐?父亲对你打游戏的事父亲怎么看呢?
小A:他很忙,整天开滴滴,疫情期间还很少出去,经常晚上打麻将或者玩手机,很少管我的事,我们很少说话,我反正不是很喜欢他,他好烦。
社工:嗯,很烦的时候心里想了什么呢?
小A:很烦的时候想离家出走。
社工:然后呢?
小A:然后想继续玩游戏,找个没人说话的地方,爸妈真像个NT(网络用语)一样。
社工:听起来打游戏这件事父母挺反对的,你觉得你喜欢打游戏吗?游戏对你意味
着什么呢?
小A:我也不知道,但是游戏能够让我找到快乐,我在游戏中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我很享受游戏角色给我带来的的那种感觉。
社工:那种感觉是怎样的?
小A:我不知道,全世界的人都说我变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我感觉在学校总是有人排斥我,我很难过,但是网络游戏不会。(案主原来是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社工:听你那么说,你好像很在乎朋友的看法,那你曾经尝试过什么办法来使你身边的朋友一直喜欢你呢?
小A:给他们零食,和他们一起玩网络游戏。
社工:你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留住你的朋友吗?
小A:是啊,因为我真的很害怕失去她们。
社工:“害怕失去”一直控制你,让你失去了你自己?
小A:是的,我之前很重视我的朋友,真的真的很重视,但是现在我有自己的朋友(网友)。
社工:曾经的害怕失去,怎么影响你,使你感觉生活一团糟?
小A:我曾经在小学的时候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但是后来那个人突然对我不说话了,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社工:那你觉得“害怕”还在控制着你吗?因为你害怕失去朋友,所以就不去交朋友了。
小A:现在没有了。
社工利用同理心、共情等个案技巧倾听案主的“网瘾故事”,鼓励案主将自己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以此来观察问题的全貌。同时和案主基本已经完成了问题的外化,可看出,有些时候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命名,并且将它外化的。将案主从主流叙事的压制中解脱出来,实现问题外化,使案主逐渐尝试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对自己的生活和关系不会再做充满问题的描述。
四、寻找例外,解构故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社工和案主进行了三次的面谈,了解到案主第一次玩网络游戏是受到同学的影响,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停课在家上网课,加深了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并且了解到案主很在乎人际关系,网络游戏能够结识很多朋友,很有成就感,并且谈到自己的自制力很差,最近身边的人都很关心他,也感到父亲跑滴滴的不容易。以下是社工整理了第五次面谈的一些简要。
社工:听你爸爸说,你是一位很省吃俭用的好孩子,社工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A:是这样的,我妈每个星期给我 100 块零花钱,除去上网,一般一个星期下来我还能剩下40 左右,虽然剩下的金额不是很大,但我喜欢这种感觉,能够有自己的钱。
社工:那我想知道你的同学们一个星期大概花多少钱呢?
小A:这个我不知道,但是他们花钱都挺大手大脚的,经常买零食和饮料。
社工:嗯,很有画面感,当看到同学们随便花钱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羡慕吗?
小A:羡慕啊,怎么可能不羡慕,但是我知道爸妈的辛苦,我家的家境比不上他们。
社工:嗯,但是我能感到你真的不简单,在这件事上,你表现出了与同龄孩子不同的自制能力,据我了解,很少有孩子在你这个年纪就有控制花销,节约金钱的意识和能力,我想知道这种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小A:我也不清楚,可能受到我奶奶的影响吧。
总结:因为有前几次见面的基础,与案主也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社工慢慢地找到了介入的方向。在提出发展故事的问话时,社工的思路是希望案主以全新的方式体验自己的生活,把注意力和关注焦点放在问题故事之外。庆幸的是,案主能够说出自己的闪光事件,在其出现后,社工下一步将引导案主把成功经验具体细化,包括具体过程和细节、时间架构与人物背景等,以此来由薄及厚的丰富例外故事。案主其实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节约零用钱就是一种很好的例子。
五、重写对话,由薄及厚的丰富例外故事
这次面谈大部分在引导案主看到自己生命中能够“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的特殊意义事件,使案主生命的支线故事在叙说中朝着有益、丰富的方向发展。在引导案主的过程中,他提到了自己的理财方面,社工通过“分支”发展故事问话,案主说自己深受奶奶的影响,生活比较的节俭,每个月省下的钱是存起来,而且很少在网络游戏上有充值的现象,最近甚至能够在游戏中赚钱。社工继续运用“细节”的发展进行问话,对于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父母是怎么看的,案主说到了母亲非常开心,对这件事非常认同。社工继续与案主回顾和了解自己过往的碎片化的故事,在故事中重拾案主的能力与优势,喜欢打网络游戏成了他的标签,而忽视了案主本身的优势与资源,巩固了之前服务的成效。
六、服务反思:
个案在后期的介入中,虽然案主还是会继续在玩网络游戏,但是还是有成效的,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案主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叙述治疗在整个介入过程中能帮助社工和案主迅速建立关系,取得案主信任。被主流故事困扰的案主所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往往是悲观且无力的。例如个案中因人际关系不好沉迷了网络,他们被主流文化所绑架,已经习惯用习为常的标准来定义自己。在主流叙事的定义下,他们不断的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原因,并且不断的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在不断内化的归因下,如果案主没有办法发展出新的能力来解决面对的问题,就会更加无力和自责。问题取向的解决方案显然会让案主更加走向灰暗的人生阶段。例如我们马上让案主杜绝网络,他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被“无意义”操控。所以,被主流文化所绑架的案主自我认同一般比较低,此时案主需要的帮助可能并不是让社工来告诉它问题所在,而是如何接纳如此不堪地自己。叙事疗开放的态度能让案主觉得舒适安全,不管案主所呈现的状态是什么,都是被允许的。人就是人,没有“好人”或者“坏人”之分;案主可以最大程度的暴露自己。在叙事治疗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影响下,运用叙事治疗的社工能够迅速与案主建立一个较为信任的关系。因为做叙事的社工不“专家”的身份来面对案主,尊重每一个生命本来的样貌,社工也更容易取得案主的信任和接纳。
责任编辑:孙彩丹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1/0322/386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