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聚焦声音 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工作相关建议提案来了!

两会|代表委员社会工作相关建议提案来了!

全国两会已经于3月4日拉开帷幕。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哪些社会工作相关建议提案呢?一起来看看。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

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社会工作不仅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朱晓进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还不健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数量较少、社会工作服务资源总量不大,等等,这些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朱晓进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推进我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在他看来,大力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工作立法、职业体系建设、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岗位开发、部门统筹和社会宣传等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社会工作立法和服务规范化。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意见和工作指南,规范社会工作项目设置、项目招投标和评估验收。同时,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立法,构建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出台社会工作者的就业准入制度和继续培训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会工作纳入职称体系,打通事业单位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壁垒,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业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水平,建立弹性工资支付体系。鼓励推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制度,畅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渠道。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各省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待遇,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机制。

第三,建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全面统筹部署各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开展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在运行机制上,建议委托社会组织托管运营,采用“街道监管、机构运营、专家督导”的三方协同服务管理机制,链接基层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和服务资源。

第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大力开发社会工作服务岗位。鼓励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设置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岗位,聘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

第五,加强社会工作资源的统筹管理。各省应通过全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对社会工作人才进行登记,对不同部门的服务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有效整合社会工作资源,避免出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重复申报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第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社会工作宣传周等方式,广泛宣传社会工作,增进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此外,加大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和奖励,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记者 祝闯)

九三学社中央:

将社工职业资格与社区工作者岗位职级衔接

九三学社中央相关提案认为,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有力保障。

关于如何拓展社区工作者发展空间,增强职业认同感,九三学社中央相关提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拓展专业培训覆盖面,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全科社区工作者”培养;支持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建立社区工作者职级晋升制度,完善社区工作者和公务员、事业编制岗位之间人才流动机制,注重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社区书记,落实有关招录、选拔政策,对其他社区工作者建立分级分档岗位管理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建立专业社区工作者职级制度,将社工职业资格与社区工作者岗位职级衔接起来,完善社区“两委”班子选拔机制。(记者 祝闯)

全国人大代表李小琴:

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中增加心理援助培训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表示,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但抑郁症知识普及性不足,“污名化”严重;抑郁症干预治疗可及性不足,重点人群干预有待加强;目前心理服务人才不足,人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较低,校园、社区等免费心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当前抑郁症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李小琴建议,要逐步推进各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由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探索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有效模式。

要将抑郁症等心境障碍疾病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学常识教育。搭建心理健康宣传网络,将抑郁症等心境障碍疾病纳入社区宣传,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要统筹指导公益组织开展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落实各类学校抑郁症筛查,为师生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

要健全社区康复体系,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同时组建精神健康主动式社区服务团队和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病愈人士作为兼职社工发挥同伴支持作用,为抑郁症早期筛查和患者愈后重新融入社会提供社会支持。要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库,建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心理援助人才,在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中增加心理援助培训课程(记者 黄健源)

台盟中央:

整合社会工作等资源形成社区养老服务集成系统

智能化服务给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通过智能科技助力养老产业应当成为探索新模式的重要举措。为此,台盟中央建议:一是通过推动信息共享,夯实社区智慧养老基础。二是通过社区智慧养老,提供精准养老服务。三是通过社区智慧养老,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建议将社区养老服务所需的照看护理、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会工作、精神慰藉等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社区养老服务集成系统;建议针对不同需求类型的老年人定期开展多样化培训,在服务平台上组建人工呼叫中心提供紧急救助与答疑解惑服务;建立相关协商机制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促进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多向互动。(记者 高杨)

全国人大代表王涛: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社区康复委员会”,配备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参与戒毒工作

20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政治处主任王涛一直坚守在戒毒一线,对吸毒人员进行教育矫治、感化康复。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有关社区康复的建议。

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佛山三水的西南部,佛山、东莞、云浮、茂名等地的吸毒人员都在这里戒毒。坚守戒毒一线多年,王涛持续关注并思考如何解决戒毒人员解戒后正常回归社会的问题。“近年来吸毒人数和所内学员总体下降,但复吸率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打通‘成功戒毒的最后一公里’过程中,社区康复必须发挥重要作用。”看着戒而复吸,再一次踏进戒毒所的人员,王涛很着急。

王涛通过多次走访发现,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多由街道抽调人组成,并非专业专职人士,这使得戒毒康复者在需要求助时无法提供精准帮扶服务。“如果能像退役军人事务局一样设立一个部门,他们遇到像失业等问题,就能‘一门式’解决问题。”王涛建议,在县一级人民政府成立专门独立的“社区康复委员会”,配备法律、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并邀请公安民警、戒毒民警、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参与其中,使戒毒所和委员会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人员交接、回访数据等多方面的无缝对接。(来源:佛山电台)

全国政协委员欧宗荣:

大力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三社联动”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对于社区养老,欧宗荣建议,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了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欧宗荣建议,既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鼓励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又要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通过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方式扩大招生。同时,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和岗位津贴等制度,实现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稳得了、干得好”。

此外,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强化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持续推动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文化活动发展,也是欧宗荣所关注的要点。他建议,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把老年课堂办进社区,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紧贴老年人精神和文化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进社区;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大力支持部门、企业、高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开展社区服务,通过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文化活动,让老年人“学起来”“乐起来”。(记者 徐倩)

来源:综合中国社会报、广州日报、人民政协网、佛山电台、新京报,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voice/2021/0309/384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