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风采 张冬芝:发挥社工专业优势,让养老变“享老”
张冬芝:发挥社工专业优势,让养老变“享老”
今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首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工作。上月底,北京首批高级社工师名单揭晓,13名社会工作者位列其中。他们当中,既有来自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也有社区工作者、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等。为民哥推出专栏《高级社工师风采》,一起走进TA们的专业故事……
张冬芝
养老服务
传道授业
同心战“疫”
从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到老年社会工作者,张冬芝的服务对象发生了转变,但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情怀始终如一。10年来,她深耕服务一线,潜心研究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上百个;她不忘传道解惑,培训文化助盲志愿者近百人次,督导北师大、中青院、女子学院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超千小时,她带过的不少学生纷纷投身社工行业;她善于总结提炼,将自己的一线服务经验悉数传递给同仁。在《中国社会工作》上刊发的数篇高质量论文,都凝聚着她对这个职业的思考。
“高老,这是一个锻炼大脑的小游戏,希望您能喜欢”“最近要降温,您做好保暖工作哦”“这首老歌送给您,听听可还行”……这是张冬芝整理的两万字抗“疫”日记中,她与老人的聊天记录。近日,北京市产生了首批高级社会工作师,35岁的张冬芝是其中一位。
从残疾人社工到老年社工
十年坚守社工一线
10年前
张冬芝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中国盲文图书馆,主要利用志愿者力量,整合协调社会资源,开展文化助盲专业服务。她创办了盲人手风琴、口琴、手机等技能学习班,筹办过全国盲童夏令营、盲人文艺汇演、名家讲堂文化活动等。
作为中国文化助盲志愿服务开拓者之一,她起草制定了《中国盲文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者管理办法》,协助成立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和筹备,张冬芝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知愈发深刻,她想进一步深入服务一线、与社工服务群体面对面的意愿也愈发强烈。
2017年10月
张冬芝入职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从事老年社会服务工作,直接负责该院颐养园、馨乐园两个半自理园区200多名休养老人服务工作。
张冬芝介绍,她负责的园区有部分老人是认知障碍症患者。老人记忆力衰退,脾气暴躁、多疑。她就遇到过一位老奶奶,经常怀疑有人偷她东西。
为了建立与老人的信任关系,张冬芝细心观察老人房间布置,以老人墙上的照片为切入点拉近彼此距离,了解老人生平经历,为其制作个人资料册;每次老人向她讲述“被盗”经历,张冬芝都耐心聆听,运用同理心开展个案介入,缓解老人焦虑情绪。
同时,每次组织活动,张冬芝都不忘带上老人,协助她扩大朋友圈,构建社交支持网络;每周,张冬芝还会抽空去陪老人聊天,带她做手指操,鼓励她重拾兴趣爱好,以减缓大脑衰退进程。在张冬芝年复一年的关爱与陪伴下,老奶奶多疑行为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情绪也恢复平稳。
2018年
以建院30周年为契机,张冬芝创造性地在院区开展了“相伴一福,一同走过”等系列活动。她还制作了颐养园老人党员故事册,这也是该院30年来首次为老人制作有关入党历程的回忆录,极大提升了老党员的荣誉感和价值感。
每天打200多通电话
整理两万字战“疫”日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如何让老人们仍然能感受到关爱?
张冬芝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以此缓解院内老人孤独、烦闷的情绪。
最初2个多月里,张冬芝每天用微信和老人们保持联系,除了日常聊天,她还会给老人们推送适合他们的歌曲、益智小游戏、看图猜成语、反应力训练、佳句赏析、科学防疫知识等。对于微信用得不怎么“溜”的老人,张冬芝则坚持每天电话联系。那段时间,张冬芝几乎每天要打200多通电话。
线下,她以节庆日为纽带,开展了“同心抗疫,情满三八”“感恩母亲,爱在五月”等主题活动,并通过拍摄晚年风采照、联系家属传情达意,邀请老人叙忆往事三部曲,让老人感受节日祝福,搭建老人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桥梁。
为了记录这段特殊的时光,张冬芝还将与老人每日互动交流的内容,以《我与老人的抗“疫”纪事》为题整理成册,并设计电子版,让老人和家属们感动不已。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作为社工实习生专业基地,每年都会有对口学校专业学生前来实习。张冬芝除了做好休养老人服务工作,还要承担社工专业实习生督导工作。从如何与老人、园区建立信任关系,到具体怎么策划开展专业活动,再到如何处理自身负面情绪,进行专业提炼与反思等,张冬芝细心指导,与实习生、志愿者分享经验,指导他们开展专业实践。她督导的社工专业大学生,如今有的在继续攻读社工专业研究生,有的已投身社工机构从事养老行业……
张冬芝说,之所以选择社工,坚守社工,不仅是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授人们如何待人接物,即“以人为中心”,更是由于这份工作让她深刻领悟到“用生命影响生命”。
服务残疾人,让她懂得了什么叫平等、尊重,认识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服务老年人,让她懂得了什么叫优势视角,认识到生命的无限精彩。
而她,也将继续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知识,去服务需要她帮助的人。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性、专业性的助人职业。了解越多,越要心存敬畏,越要感恩前行。”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tyle/2021/0304/384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