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花甲之年的生命之光——刑满释放人员帮扶个案
花甲之年的生命之光——刑满释放人员帮扶个案
我和关爱援助服务中心的社工,其他的志愿者大姐大哥一起探讨怎样做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传承我们祖辈的优良文化,尊老爱幼,要耐心帮扶我们的帮扶对象,遇到困难要尽量克服,用大爱之心关心每个需要关心的人,让满园春色充满人间,欢声笑语永远不断,这就是我的希望。
——服务对象李叔的心声
花甲之年——回归社会
李叔,现年65岁,20多岁的时候年轻气盛,冲动好胜,为了朋友义气,参与朋友打架斗殴事件,失手造成他人死亡,被判无期徒刑,所有的财产也赔偿给了被害方。
监狱高墙之内的时间,李叔为自己的莽撞冲动行为懊恼,但于事无补,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李叔渴望着高墙之外的世界,渴望弥补自己的错误,在监狱诚心悔改表现良好,3次获得减刑,终于在2019年9月刑满释放,重新回归社会。三十余载的时光流逝,熟悉的人和事已物是人非,李叔感到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迷茫困顿——求助受挫
作为三无人员的李叔,回归社会摆在身边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住所与工作,由于曾经犯罪的经历,身边的人已经不再往来。社区为其提供了临时救助,垫付了一个月的房租为其解决住宿问题,但李叔对于接下来的生计问题发愁,因此不断地去上访,求助,得到的答复都是等通知。社区建议李叔主动去找工作维持生计,言语间李叔感到被歧视。难道曾经犯过错,是杀人犯,就不值得同情?李叔在求助受挫后多次有偏激的想法,多次想着还不如在监狱,至少能够有容身之处。
社工介入——拨开迷雾
关爱援助中心的社工得知李叔情况,主动介入服务。刚开始,李叔对于社工持质疑态度,认为社工故意推诿,不为其解决问题。多次的耐心沟通后,社工真诚的态度终于解除李叔的猜疑,李叔向社工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接受社工的服务。社工和李叔一起梳理可以享受的政策支持,并协助李叔一起去办理,在和李叔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李叔也想凭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而不是到处求助。但由于年事已高,慢性病缠身,且有犯罪前科,李叔很难找到工作,对于社会的变化,李叔一时也无法适应。社工耐心的倾听李叔内心的想法,结合李叔自身情况,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多次陪同李叔去面试,终于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解决了李叔的食宿问题。李叔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感受到了自己并没有被抛弃,对社工说“你们不是我的亲人,但却给了我家人的温暖。”
突发事件——钱财被盗
在社工的支持下,李叔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生活逐步走向正轨。李叔正式上班之后,社工每天都打电话表示关心,让李叔感受到社工的支持与关注,但意外总是不期而至。李叔上班第三天,一通电话让社工的心又悬了起来。李叔2000元的现金在宿舍被盗,强烈的情绪让李叔“暴走”。自己还没挣到钱,钱反而被偷了,要是知道是谁偷了,非得把他打废,偏激的语言无不暴露他曾经冲动的性格。社工安抚李叔的情绪,耐心倾听李叔自己钱被偷的来龙去脉,建议其向保安公司反映情况,看能否争取寻回被盗钱财。李叔进行了一通情绪发泄,向社工抱怨说住的地方不安全,工作可能胜任不了,自己这次被盗就算是自己倒霉,自己不小心,不去追究了。
社工其实在听李叔描述自己钱财被盗的过程有所质疑,但并未说破,选择相信李叔的说辞,因为在李叔正式上班之前,社工陪同李叔去银行,教会李叔如何用自助取款机进行取款,当时仅取了500元现金。社工转而与李叔一起分析目前工作存在的困难,是否可以坚持去做,之后如何小心保管自己的钱财等,李叔表示自己虽然面对这样的事情,心里难过,但表示可以再继续坚持工作。至于此次钱财被盗事件,李叔与社工从未再谈及。
特困补助——雪中送炭
李叔坚持工作将近3个月时间,社工协助其申请的特困补助终于落实下来,此时李叔的慢性病症状加重,走路显得有点困难,社工与李叔一起分析目前是继续工作还是享受特困补贴维持生计,李叔表示需要认真考虑,社工表示尊重李叔的任何决定。李叔担心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特困补贴会因为工作而取消,对于今后生活无法保障,在未与社工沟通的情况下,辞掉了保安上夜班的工作。社工了解情况后,真诚的态度陪伴李叔,与其一起寻找住宿,让其感受到社工尊重他的任何选择,并且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放弃他,顺利的协助他租到大产权房,并且协助其一起到街道民政部门备案,为其申请特困人员租房补贴。李叔顺利享受到三无人员的特困补助政策,解决基本的生计问题,顺利融入社会。
我能做什么——发挥余热
特困人员的补助基本能够让李叔维持生活,这个时候,社工与李叔一起分析如何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社工邀请李叔参与社工开展的系列活动,在这过程中,李叔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有需要的人员。李叔会定期去协助一名住在七楼的残疾老人下楼呼吸新鲜空气,帮忙邻居接送小孩放学,协助社工开展关爱活动等。每次参加完社工开展的关爱活动,李叔都是最后一名离开的志愿者,总会帮助社工把物资归还原位,地面打扫整洁,交代清楚情况之后再离开。李叔从一名需要关爱的人成为一名关爱他人的人,志愿同行让他有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义仓好邻里——百佳志愿者
李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尽其所能为身边有需要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小区封闭,长期居家这样的日子里,邻里关系关系变得更为重要,热心邻居成为了身边最近的志愿者,给我们提供及时暖心的帮助,而李叔就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名,尽自己的微博力量,帮助身边人,做好身边事,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义仓好邻里.百佳志愿者”。
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真心诚意的服务,每个服务对象都能亲身感受到。透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介入帮扶过程,我们也反思了几个问题:
对刑满释放服务对象的接纳与认可,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虽然普通民众嘴上都说不歧视服务对象,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偏见依然存在。“犯错”的经历,让人们变得敏感,害怕服务对象“再次犯错”; 像李叔这样的刑满释放人员,入狱多年,思维方式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大多数人想问题偏激,自我认知度差,心理承受力差,出狱后身无技能,让他即刻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大多数的服务对象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随时面临“危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社工认为光靠个体,家庭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靠健全的救助机制,多方社会力量来解决这一“痛点”。 社工服务过程中遇到最难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服务对象的就业观没有改变,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指着政府给与安排,主动性不够。面对市场经济,他们没有勇气和胆量面对社会的变化。我们希望有关部门着重考虑这个问题,更希望企业关注一下这些特殊群体,给他们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和场所,让他们安身,让社会多一分安宁。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在我们为服务对象服务的时候,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足够的尊重与接纳,一颗接纳的心与一路同行的情,才能协助这些“敏感”的服务对象逐步回归社会。 服务对象由受助者转变为助人志愿者,是社工激发服务对象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回应。社工的耐心引导下,服务对象找到生活的方向,找寻到生命的价值,迸发出热烈的生命之光。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1/0207/382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