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社工之家读书 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第二版)

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第二版)

 

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第二版)/社会工作实务译丛 

[Social Work with Elders A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econd Edition]

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Kathleen McInnis-Ditrich) 著,刘梦,范燕宁 编,隋玉杰 译

内容简介

《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第二版)/社会工作实务译丛》是作者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获奖之作。书中广泛涉及了与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背景知识和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知识。由于作者积淀了丰厚的一线专业工作经验,所以在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时能贴近实际工作需要并举一反三。

《老年社会工作: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评估与干预(第二版)/社会工作实务译丛》中详细介绍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专门方法,如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以及一些非传统性的干预方法,如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戏剧治疗和动物治疗等,对开展相关的专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院副教授,持证社会工作师。曾获该学院优秀教学奖并因在教科书中撰写的老年社会工作中涉及临终关怀的内容而获得2003年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资助的“最后行动联盟”(Last Acts Coalition)组织颁发的杰出奖。多年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刘梦,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Critical Social Policy杂志编委。多年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妇女社会工作、性别问题研究等。主要著述有:《中国婚姻暴力》《女性社会工作:从实务到政策》等。1999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内外妇女问题和社会工作研究课题10个,参加国际研讨会17次,出版专著4部、译著5部,主编教材6部,在国际社会工作和妇女研究刊物匕发表英文论文10篇。

范燕宁,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改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入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价值观、矫正社会工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社会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有关研究论文数卜篇。主要代表性论著有:《新时期中国发展观》《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等。主要译著、译文有:《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第十一版)、《契合文化敏感性的社会工作课程》等。

 

目录

第一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背景

21世纪的人口老化

老年人群体构成的多样性

本章焦点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老年人口的增长

预期寿命与婚姻状况

居住安排

贫困

就业

健康状况与伤残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年

生命历程由不同发展阶段构成

生命历程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老年期的划分

同期群的重要性

老年社会工作的场所

老年照顾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

居家护理机构

老年公寓

成人日间护理机构

支持性住所与一条龙照顾设施

医院

护理院

老年工作中的个人问题与专业问题

年龄歧视

反移情

死亡焦虑

贬低老年社会工作职业的价值

自立与依赖间的挣扎

自我意识与督导

小结

推荐网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理上的变化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身体为什么会衰老?

基因程序说

交联与自由基说

免疫系统退化说

老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

皮肤、毛发与指甲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

胃肠道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与生殖系统

感觉系统

年老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对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身体健康是老年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私人问题公开化

环境调适的必要性

失禁问题

失禁的流行情况

失禁的类型

处置泌尿失禁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与老年人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患艾滋病?

……

第三章 老年期心理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调整

第四章 老年人生理、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的

第五章 老年人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区辨性评估及诊断

第六章 社会工作对老年人社会生活、情绪与认知方面问题的干预

第七章 老年人社会生活与情绪问题的另类干预手法

第八章 老年人药物成瘾与自杀问题的预防

第九章 老年人小组工作

第十章 精神与老年社会工作

第十一章 虐待与疏千照顾老人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章 与老年人的配偶、伴侣、家人和照顾者等支持系统的协作

第十三章 死亡、丧亲与预留医疗指示评估

 

前言/序言   

几乎毫无疑问,老年社会工作是当今最“热门”的领域之一。随着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从中年步入老年,规模陡然增加的这部分人口加上这一同期群在推动社会快速变迁方面的经验,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出新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实务方法。随着这一群体经历生命周期,所有社会设置都不会一成不变。教育、卫生保健、工作场所和家庭生活都因这一代人的需要和兴趣而改变。同样地,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助人专业的人员可以期待这一群体创造出新的“成功老年”的模式。对于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机。

约翰·A·哈特福德基金会(John A.Hartford Foundation)通过老年教育充实项目所给予的慷慨支持,鼓励了美国各地的社会工作教育方案将有关老龄问题的内容融入课程的所有组成部分中,并使之能付诸实践。这一项目没有把老龄问题当成是社会工作教育中割裂开的、常常是难以察觉的一部分,而是提供了无数的资源,使相应的老龄问题纳入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以及社会工作实践和实习教育中。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院是受老年教育充实项目资助的单位之一,我谨代表学院感谢基金会将社会工作列入对改善养老服务质量充当至关重要角色的专业中。

多年以来,我在个人生活和专业工作中都有幸同一群非比寻常的老人打交道。我的外祖母让我看到了身为老人能如此活跃、欢喜,充满快乐,使我在还年轻的时候就真切认识到变老既有挑战,也有乐趣。她对生活抱着积极、热情的态度,即使是面对令人极为悲伤的事情也是如此。远在我有什么理由恐惧变老前,她就让我学到了珍视渐渐变老这件事。在我的专业生涯中,从居住在新奥尔良市中心住宅项目中的老人,到居住在肯塔基州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老人,到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老人,都让我见证了老人了不起的个人力量。帮助这些老人在赤贫和极度的社会压迫中求生存的坚韧不拔精神,也使他们作为名副其实的幸存者度过晚年。在和这些老人喝杯咖啡的工夫中,我从他们身上知道了许多有关老年的事,与他们共同分担挚爱的人因阿耳茨海默氏病去世带来的深深的伤痛,分享身为祖父母的快乐,或是面对初次学习平衡收支的挑战。这绝不逊色于我从任何专业文献中学到的东西。

文章来源:http://family.swchina.org/reading/2021/0113/38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