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从推行文明养犬看社工介入志愿服务探索
从推行文明养犬看社工介入志愿服务探索
人犬随行,文明相伴
——从推行文明养犬看社工介入志愿服务探索
一、案例背景
1.近年来,随着养狗人数的增多,遛狗不拴绳、随地排泄、街头狂叫、恶犬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如何规范养犬,成为了公众的普遍期待。
2.济南市槐荫区裕园积约0.22平方公里,属开放式、混合型社区,它先后经历三个社区合并,六次变迁,人口密集。社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现有30栋居民楼,2800户,8000余人。因其有雄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四社联动”机制的引领下,经过近几年的协商共治,社区治理逐日成熟和完善。
3.2019年3月1日,《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为推进该条例实施,更好地落实文明养犬行动,裕园社区拟扩建“文明养犬劝阻队”,在全社区营造文明养犬的氛围,争做文明养犬人,自觉增强文明养犬意识,规范文明养犬行为。
二、问题分析
1.关于养狗,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仅在侵权责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零散条款,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 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专门对养犬问题作出规定,多见于地方性规范。但梳理相关条款发现,由于相关管理规定多为地方性法规或政府文件,主责部门不统一,标准难掌握,不同地方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2.绝大数的居民能清晰认识到粪便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不便,应该清理。多半养犬人却做不到,要原因是怕麻烦和在草丛边、路边对其他人影响不大。还有大部分养犬人不栓狗绳,关心狗的权利“给狗自由”,认为遛狗不一定非要栓狗绳,不栓绳对他人也没有影响,小心看管就好栓绳并不是必须的。
三、服务目标
1.社工通过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开展一系列的文明养犬活动,加强宣传、强化监管、提升服务,全面摸清社区居民养犬情况,集中整治不文明现象,不能只顾及养犬家庭的需求还应充分尊重不养犬人的利益、照顾怕狗居民的情绪。形成长效宣传管理机制。
2.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社区居民养犬行为,使得违规养犬行为大幅度递减,社区路面狗粪减少,美化社区环境,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四、理论依据
1.善治理论
倡导“善者治理”,无论政府、非政府组织、自组织或私人企业都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合法性,在契约基础之上,多元主体能在社区治理中实现良性互动,且政府在治理过程中能不断回应公众需求。从治理目的而言,“善治”意味着“善意治理”,即治理的本意是服务,没有服务的治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讲,政府治理的出发点,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享有更高满足度的公共管理,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的最大化。在成效方面,追求善态治理效果,意在实现一种多元协商、和谐治理的社区形态。
2.增强权能理论
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上:一是个人层次;二是人际层次;三是环境层次。对志愿者进行赋权增能,主要分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提供包括公共空间治理、娱乐性活动开展等在内的基本服务,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其次为赋权,邀请志愿者参与建设过程,开展各种增能性培训服务,旨在提升参与者的认知能力和效能感;再次,通过“社区和谐邻里节”、“爱心大集”等构建社区网络和资本,促进居民沟通,打造“熟人社会”;最后为维持阶段,即将实践能动性要素应用到社区发展、文化创作等独特性要素的传承之上,实现社区传统文化保育,提高在地性。
五、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抓准服务主体,进行需求评估。
社工通过社区志愿者骨干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社区养犬居民名单,进行走访。登记养犬居民信息以及填写调查问卷。收集调查问卷信息进行汇总整合,形成需求评估,对裕园社区养犬问题综合分析。
2.第二阶段,搭建社区活动平台,动员社区力量。
社工走访辖区内宠物医院,链接资源,开展了以养犬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宠物义诊活动,宣传养犬知识,为养犬居民答疑解惑;借助第43期、第44期爱心大集,进行文明养犬的有奖问答活动,并现场招募文明养犬队的志愿者;正值2020年“彩虹童年暑期夏令营”期间,社工带领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入户宣传文明养犬知识,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手册,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文明养犬中来。
3.第三阶段,成立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骨干的带头作用。
社工与居民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发现了一批热心社区发展的养犬家庭,便将其培育发展成社区文明养犬工作推进的骨干力量。组成文明养犬劝阻队,每天两次,带着清扫工具以及小喇叭,在辖区内宣传文明养犬知识,做好文明养犬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在全社区形成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
4.第四阶段,发挥志愿者的能动作用,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
社工观察在文明养犬队运行的过程中,渐渐会浮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天气渐冷,是否要调整志愿者巡逻时间;如何进一步调动养犬队员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志愿者素质,带动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就这一系列问题,社工进行思考解决。社工在裕园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借助协商民主的平台——居民议事会,邀请志愿者骨干参与到民主协商中,文明养犬队志愿者围绕如何促进社区环境改善、营造文明养犬氛围、带动居民参与、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献言献策,实现了社区事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不断完善。
六、成效评估
1.成立文明养犬劝阻队。社区成立由20名养犬志愿者组成的文明养犬劝阻队伍,大力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教育,对遛犬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犬只排泄物、犬只乱吠扰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纠正,倡导社区文明风尚,努力维护整洁、有序的环境秩序。
2.制定志愿者入队标准,明确志愿者岗位职责。广泛招募家中有犬只志愿者,加强社区志愿者指导,让这支队伍有章可循,持续稳定发展从而优化志愿者队伍,使社区志愿者团队管理更为完善。
3.经过前期宣传、积极动员,逐步带动更多居民让其了解到文明养犬的重要性,踊跃报名加入到劝阻队伍中。在文明养犬志愿者管理中,每天进行两次巡逻,每小时积一分,一个月一汇总,定期将积分返还,以激励那些在垃圾分类中辛苦付出的督桶员们。巩固原有志愿者骨干的基础上,吸引、招募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养犬队伍中,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七、总结反思
在项目的推进下,文明养犬的氛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区,社区居民拾狗粪、牵狗绳的意识都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专业社工的引领作用、裕园社区志愿者骨干的带头作用以及文明养犬劝阻队的监督作用,促进了社区环境改善以及功能更新。此外,社工巧用“小喇叭”广播的形式,制作文明养犬劝导音频,每天两个时间轮流在社区广播,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引导。社区养犬方面实现了从“一元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同时,健全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机制,实现了社区事宜的良性推进。
文明养犬生活习惯在裕园社区虽以取得一定程度的推进,但深入持续的发展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如何完善志愿者发展机制,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反馈,保持其积极性,仍需不断思考。
(作者:槐荫民政社工 筑爱裕园项目组)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0/1231/379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