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狱内帮教”的实践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狱内帮教”的实践探索

一、背景介绍

(一)个人资料:

DXY,17岁,男,初中毕业,无业,现被羁押某拘留所。

(二)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亲、爷爷、奶奶、叔叔、大伯。四岁时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一家人均住在农村,父亲是油漆工,叔叔有案史,三年前刑满释放出狱,现在当地一家工厂打工。服务对象DXY的家庭结构图如下:

微信截图_20201222100123

父子关系:服务对象平时与父亲关系很一般,很少沟通。父亲忙于生计,对服务对象管教较少,读书时服务对象经常逃课、闯祸,跑出去几天不回家,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要赔钱,父亲总是用暴力殴打解决,打起来很狠。

母子关系:服务对象4岁时父母离异,服务对象跟随父亲回爷爷家生活,离婚后母亲再婚。母亲在离异后从未联系过服务对象。据服务对象父亲说,在服务对象小学时,父亲故意将孩子送去母亲地方让她照顾,母亲对服务对象也没有任何关爱,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买给他,之后再没有看过他,也没有任何联系。

爷孙关系:整个家庭里,与服务对象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爷爷。服务对象小时候坐不住,开始上学后经常逃课,找不到人。从小学2年级开始,学校要求家里人陪读,爷爷就一直开始陪着服务对象去读书,他在班里上课,爷爷就在班级外等着,防止他课间跑掉。到初中以后,服务对象没有去学校上过课,都是学校送教上门,平时一周1-2次,老师来上课,爷爷边上坐着陪读。初中毕业考试也是学校安排单独考场和监考老师,爷爷陪考。

家庭其他成员:大伯平时几乎看不到人,叔叔三年前才回到家中,平时几乎没有交流。

(三)涉罪情况

2020年3月服务对象涉嫌故意杀人及抛尸被当地拘留所羁押。案发前几天,服务对象的叔叔带女同事及同事女儿(被害人陈某)到家小住,由于陈某在居住期间非常吵闹并时常抢夺服务对象手机从而引发惨案。

市人民检察院未检科通过市社会工作协会对接社会工作者。

二、分析预估

据服务对象办案刑警及检察院工作人员反映,服务对象及家人对案子整个办理及审讯都不怎么配合,社会工作者上门去面谈,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服务对象本人对外界反应冷漠,不与人交流,受害人失踪后刑警曾与服务对象进行谈话,他表现很淡定,没有任何慌乱和有别于日常表现的异常行为,有着不太符合十七八岁这个年龄的青少年的特性。在走访案发现场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案发时间是下午三点,案发位置是服务对象居住小楼里二楼卧室外的走廊,整幢楼不是位于偏僻的位置,对面就是其他村民的房子。案宗显示,服务对象将受害人掐死之后,在尸体旁还打了半个小时游戏,怕受害人还没死透,用毛巾再将受害人脖子勒紧,之后将受害人沉尸到粪坑。

社会工作者接案后,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走访,通过走访服务对象的家人、办案民警、检察院工作人员及管教民警,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性格特点、犯案过程、案发后反应及羁押后状态等情况,并对所有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确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所在,进而确定具体的服务目标,提供适当的服务。

(一)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

现代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代表查尔斯·扎斯特罗将人的社会生态系统区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种基本类型,把个体看作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主体,认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

1.微观系统分析

服务对象曾在9岁时被确诊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案发后几日内由宁波安康司法鉴定所诊断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成因复杂涉及内容广泛。社会工作者在接案时与相关办案人员沟通,得到的一致信息主要就是服务对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人对话斜眼看人,不与人对视,回答问题大都非常简单,总的来说相当冷漠。

服务对象从小就看电视,爱玩游戏,多次因为偷玩电脑逃学,有多次长时间不回家的经历,家人经常报警,从警局把他带回家。小学、初中经常放了学不回家,藏在教室里偷玩教学电脑,还曾经偷老师电脑放在厕所顶上隔板为己所用。初中毕业后,父亲怕他出门闯祸,便给服务对象买了手机,之后他便整天呆在家中玩游戏,足不出户,用父亲的话说,他是视手机如性命。

服务对象从小对电脑、手机、游戏感兴趣。案发前,他曾在网上帮人家做手机游戏陪打练级,几个月时间就赚了1000多块。社会工作者认为可以从服务对象这一兴趣点出发,给予合理积极引导,帮助服务对象学习电脑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重树生活信心。

2.中观系统分析

服务对象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角色长久缺位,使服务对象从小就缺乏母亲关怀;父亲没什么文化,是个油漆工,很少关注他的成长动态,经常在服务对象犯错时用暴力的方式对待他,父子关系较为紧张。平时接触最多的是爷爷奶奶,但是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给予服务对象良好的教育。用服务对象的话说:“爸爸和叔叔都很凶,平时不敢和他们说话,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啥都不懂。”

服务对象家里还有叔叔、大伯,叔叔有案底,坐牢十多年,三年前出狱回家,大伯几乎很少露面,平时与服务对象很少交流。村里人说起这户家庭,都说他们家有问题,一家三个光棍,大家很少主动和他们家人来往。服务对象原来为了找地方打游戏,经常溜到邻居家中玩电脑、偷东西吃,村民经常上门告状、索赔,服务对象父亲赔完钱后回家暴打儿子。服务对象的家庭教养方式虽然不合理,但是服务对象的家人在与社会工作者交流过程中,回应都还是比较正向的。服务对象的叔叔、大伯都从未结过婚,父亲离异后也未再婚,可以说服务对象是家中独子,也是他们整个家庭未来生活的希望。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交流过程中发现,家人都非常关爱服务对象,都希望服务对象变得更好。家人都表示:“我们年纪都慢慢大了,他才是希望,现在他犯了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要判刑好多年,以后也不知道他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如果现在能做什么让少判几年,我们愿意配合。”

服务对象在小学时,总是逃课逃学,不服老师管教,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由爷爷陪读,在课间的时候由爷爷看着不让他跑,放学由爷爷接回家。进入初中后,在家接受义务教育,由学校送教上门,每次由爷爷坐在边上陪读,甚至初中毕业考试,也是在爷爷陪同下,由学校单独安排考场和监考老师完成考试。毕业后一直在家玩游戏,没有朋友和同学,有网友。据服务对象回忆,和网友见面聊起家中来了个比较吵的客人,网友告诉他,未成年人犯点错没关系,比较烦可以把她关到小房子里去,别让他吵。

在服务对象的整个成长历程中,没有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服务对象在村里没有任何玩伴,又有不良网友在传递错误信息。服务对象没有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满足其正常的情感交流,以及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培养。

3.宏观系统分析

近几年,随着未成年人犯罪呈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等变化,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的对待处置、精准帮教和社会观护等工作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机构重点关注及参与方向。

本着“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服务对象的案子受到了市县检察院、公安机关、社会工作者协会等各部门的重点关注。市检察院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对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社会工作者开展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工作,同时联动各方资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帮助服务对象。

(二)问题的确定

1.情绪消极

服务对象处于未成年时期,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事易冲动、易怒。服务对象在过往的生活中缺乏对自己情绪上的控制,没有意识到自身情绪上的波动。服务对象正值青春期,所处环境也多受限制。对于今后要面临长期羁押的事实一时间难以接受,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甚至抵触,心理上无法适应监狱生活,甚至产生其它反抗的行为。

2.认知偏差

父亲暴力的教养方式、网友的错误引导以及身边不良环境的影响,使服务对象形成错误认知,进而没有养成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事易冲动,对问题与事件的判断形成错误的认知。另外,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认识不够充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对于社会的认识上缺乏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3.社会支持缺乏

父亲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服务对象与父亲经常发生矛盾,父子关系不和谐。服务对象原生家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离异,家庭子系统都存在问题,导致家庭无法发挥其功能,影响服务对象自身情感联结的发展。另外,服务对象长期未在学校接受常规教育,且身边缺乏积极向上的同辈群体陪伴,导致服务对象缺乏家庭、朋友及其他方面的情感性社会支持。

4.自我发展受限

服务对象进入青年阶段,在服刑期间也要为出狱后的学习或就业积极做准备。学习基础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教育和规划等,在此期间,他需要进行再社会化,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的

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服务对象修正其错误认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同时,帮助服务对象构建积极正向的接受服刑的态度和行为配合,鼓励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二)服务目标

1.情绪疏导,调整犯罪后内心的情绪波动,缓解并逐步适应被羁押的不适。

2.认知调整,深入了解犯案动机引导服务对象意识到并接受所犯罪行的严重与恶劣。

3.行为矫正,引导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正向接受服刑的态度和行为配合。

4.悔过自新,接受长期改造服刑现状并确立生活目标,保持积极的服刑态度,尽可能规划未来方向。

(三)服务策略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并界定其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出介入方案,以认知行为理论从服务对象的微观层面介入,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介入服务对象的中观与宏观层面,制定相应服务策略并开展实施。

1.理论依据

(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理解和考察人的行为、成长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将人放在全面系统中进行理解,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个人作为微观系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属性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互动作用的结果,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平衡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重点,社会工作者采用多种工作手法对各个系统进行整体的干预,以此来促进系统的稳定和个人的进步。

(2)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认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发挥着中介与协调作用。认知解读个体的某些行为,这种解读对个人是否最终采取行动产生直接影响。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矫正,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外部环境改变和内部认知改变最终将影响个体行为改变。

(3)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可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

2.介入策略

服务对象幼年时没有获得照顾者良好的身心照料,长期缺乏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长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这期间没有人教授他如何筛选正确信息;父亲总是通过暴力向他灌输解决问题的错误方法,不良网友传递未成年人可以犯错等错误信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结合相关理论,社会工作者计划通过以下介入策略跟进具体服务。

(1)微观层面介入:社会工作者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找到并纠正服务对象内心潜在错误的观点,针对服务对象的情绪、认知、行为等非理性的方面,在倾听关注和接纳的同时,通过帮助服务对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的同时,建立合理积极的信念、引导建立正向认知从而影响行为方式,帮助服务对象重塑自我,防御学会更好的应对即将面对的新的社会关系,适应狱内生活。另外,可以从服务对象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入手,帮助服务对象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挖掘自身的潜力。引导服务对象接受现状,并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重塑生活的信心,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2)中观层面介入: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陪伴服务对象共同去探索和修复他与父亲的关系,并动员其他家庭成员,为服务对象给予更多关爱,提供情感支持。社会工作者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本着真诚、接纳的专业态度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这不仅能够提供情感上的依靠,在认知与行为上,也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合理支持,由此重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

(3)宏观层面介入:社会工作者除了为服务对象本身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外,还应注意到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有哪些不利因素会导致类似服务对象这样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其中,网络就是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丰富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沉溺,甚至价值观的误导,这都有可能使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罪犯的政策、法律等,仍有完善空间。因此,社会工作者还要发挥倡导者、政策影响者的角色,为服务对象提供间接服务。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实地走访 与家人建立联结

社会工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和个别谈话,开展关于服务对象及其社会关系的深入了解,同时与服务对象的亲密社会关系建立联结。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来到服务对象家中,与服务对象父亲、爷爷奶奶、叔叔都进行了详细交谈,了解服务对象成长、生活及学习经历以及成长过程重大事件等。实地查看服务对象的生活居住场所、犯案场所,详细了解案宗中没用文字表达的部分,比如服务对象长年和奶奶住一间,长期睡在一个简易沙发上等相关情况。与办案民警进行沟通,仔细询问办案过程中服务对象的态度和前后变化,以及他的同学、朋友、网络交友等情况。

为了能更好开展帮扶工作,社会工作者希望能与服务对象父亲及家人达成共识。父亲原本对服务对象已失去信心,觉得这个孩子已经毁了。通过沟通,父亲转变思想,对社会工作者说:“本来就是自己的孩子,咋会不心疼呢?肯定希望他好,如果能对他有帮助,我肯定配合。”服务对象叔叔说要给服务对象寄点钱,让他在拘留所里能过得稍微好一点。

(二)初次面谈 建立专业关系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社会工作者在市检察院及刑警带领下,来到拘留所和服务对象进行初次面谈。由公安进行了介绍后,为了让服务对象能在相对轻松自然的环境下与社会工作者交谈,从本次的面谈开始至以后的见面,全程没有公检法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社会工作者再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同时介绍了社会工作者是什么以及我们前来的目的,为了让服务对象能快速理解社会工作者是什么,我们问他香港TVB连续剧看过没有,知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服务对象一下秒懂,感觉戴着口罩的他笑了一下。这样气氛一下就变得有点轻松了。接下来,社会工作者就告诉服务对象,来之前我们已经去看过他的家人,爷爷奶奶身体都好,父亲叔叔也让我们带话给他,通过谈及他熟悉的人和家里的事物减少了与服务对象的生疏感。同时,了解了他在拘留所的一些日常生活及作息情况,慢慢降低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排斥感。

从与服务对象首次面谈的情况来看,服务对象情绪不是特别稳定,但是表达清晰、互动聊天也基本上能有反馈。同时,与社会工作者的互动过程中,服务对象表情基本自然,没有特别强的敌对和明显的防御,话题都基本能顺畅地进行下去。由此,专业关系已经成功建立,这对后续进一步开展服务是有利的,双方约定下周再见。

(三)二次面谈 “今天我成年了”

第二次面谈社会工作者特意挑选了服务对象满18周岁生日的当天去看望他,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准备了生日礼物:由父亲录制的短视频、电脑书籍及小面包。

社会工作者见到服务对象时,先主动和他打了招呼,社会工作者把口罩拉了下来,服务对象也主动把口罩拿下来了,虽然隔着铁栏,但是能看到他的表情。社会工作者先让服务对象看了父亲为他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父亲让他要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出来并祝他生日快乐。短短几分钟视频,父亲眼中带着泪,服务对象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父亲会说这样的话,也是父亲第一次对他说生日快乐。

之后,社会工作者给他送了生日礼物,挑了一些关于电脑的书籍带给他,又给他带了小面包。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本来还想给他准备生日面和蛋糕的,但是因为在拘留所,蛋糕和生日面没有办法带进来。

社会工作者看重这个成人仪式,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让服务对象感受到长久缺失的关爱和关心,让他觉得没有被家人、没有被社会所抛弃。二是让他有成人仪式感,明白成人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三是真正意识到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拘留所,在之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随心所欲做很多事情。

(四)正视自我 认识到“我犯罪了”

有了前两次的基础,第三次会谈开始的非常顺利。见面时,服务对象主动把口罩拉下来,挥手向社会工作者打招呼。

此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仔细讨论了在所内的生活。服务对象表示与大多室友相处都还行,就像昨天电视坏了,大家就在所内一起唱歌,他还唱了《起风了》。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哼两句,他扭呢了一下,说有点小紧张但还是唱了大半首,唱完还说自己昨天晚上在唱歌的时候室友掌声雷动。平时与室友什么都聊,一般有什么话题都能参与。

社会工作者:这样的环境,室友是什么样的感觉?

服务对象:有时候感觉有点其乐融融的样子。不过虽然感觉有点热闹,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和外面不一样。

社会工作者:你能意识到这里和外面不一样,能和我们说说哪里不一样吗?

服务对象:大家都是犯了事进来的,都是有罪的。很多人对我特别关注,管教民警有的犯人叫不出名字,但是都能叫得出我名字,因为我是杀人犯。

这是服务对象第一次在社会工作者面前坦然声称自己为杀人犯,这说明他已经开始逐渐在思考并正视自己的犯罪行为。

(五)情绪疏导 “我要学会控制”

第四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沟通过程中,发现他情绪有点不稳定,服务对象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睡得不好。服务对象描述了与室友的关系:在里面,有的人好相处,有的人难相处,最近新进来几个人,这几个人有点讨厌,所有人都讨厌他们。他们喜欢捉弄未成年人,会让未成年人做鬼脸,学狗叫。

社会工作者:那你能讲讲遇到这些事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吗?

服务对象:有时候真碰上了也没办法,我自己会小心一点,尽可能远离他们。就是有时候觉得很窝火,但是也怕在里面发生冲突,毕竟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社会工作者:你能表达你的不喜欢和你的讨厌是个很好的事。拘留所也是小社会,总有一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既然遇到了,有时候就只能接受,调整并去适应。

此次面谈,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长期被羁押、狱内受欺压导致的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同时进行放松技巧的训练。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如果他当天有运动跑步,那么可以用加快跑动速度,加快摆臂频率,加大摆臂幅度的方法来把身体里的情绪排出;有时候情绪不佳又无法跑步的时候,可以通过“推墙解压”方法,通过手臂与墙的反推力来消耗掉身体怒气,再配合腹式呼吸法,让服务对象慢慢学着控制自己情绪,同时排解不良情绪带来的生理反应。

通过这些方法,在后面的会谈当中,服务对象表示情绪控制效果明显,不会再像原来一样晚上总是睡不好,白天经常感觉想发火又不敢发火,觉得很郁闷。

(六)重谈案情 “我会好好服刑”

由于服务对象犯案情节的严重性及恶劣性,也为了巩固个案帮扶效果,社会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的犯案动机及犯案前后服务对象思想动态一直都有想更深入的了解。在第五、六次面谈时,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征得服务对象同意的前提下,与服务对象重新进行了案件细节的回忆,再次确认了服务对象的犯案动机和当时的心理过程。

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认识非常深刻,他说我当时只是不想让她(受害人)吵到我,而且网友也告诉我未成年人犯点小错没关系,和网友聊完天我就在手机上查了如何让人不发出声音,没想到查出这么大的事。后来人没了,我也吓坏了,只好再继续想办法让这个事情不被发现,想着怎么才能瞒天过海。刚开始警察来找我问话,我不敢说。警察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人,又来找我,我就全说了,指认完现场我感觉自己也轻松多了。我是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她杀了,只是想把她关到小屋子里去。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我问了看守所的警官和里面一些室友,像我这样的案情,有可能要十五年或者二十年的刑法,只要我好好配合,还有机会减刑。

(七)树立信心 “我要学点东西”

经过5个月的个案跟踪,专业心理咨询师针对服务对象设计了心理量表的情况记录,在个案帮扶后期,服务对象对相关指标的分值如下,

微信截图_20201230103239

微信截图_20201230103245

与此同时,在之后的几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陆续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给他选择了一些关于情绪调节、青少年心灵成长指南等相关的书籍,服务对象从一开始的被动接收到后来的主动要求,他说心灵成长类的书籍感觉看着没什么意思,他想学写字。因为从小没有好好读书,他识字,但是不会写字,想要字帖,同时还想要小学、初中的课本,他想趁在里面的时间把这些东西补上,这对以后肯定会有用。

五、评总结

(一)过程评估

个案初期,社会工作者以真诚与接纳的态度,联结服务对象社会关系,充分了解服务对象各种信息,为服务对象创造一个安全环境,在面谈过程中,为服务对象举办成人礼,让他感受到爱和关怀,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

个案中期,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积极的介入方法,给予服务对象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逐步引导服务对象重新看待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意识到犯罪行为的严重性,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和示范,让服务对象学会情绪控制和疏导,改善失眠情况。

个案后期,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积极的陪伴和支持,协助服务对象建立正确认知,态度良好接受长期服刑并保持积极的服刑态度,鼓励服务对象主动找寻未来生活重心。

(二)成效评估

经过5个多月的服务介入,服务对象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压抑情绪得以疏缓,愿意与社会工作者深入讨论犯案动机与犯案细节并对罪行有悔改之心,做好了接受长期服刑和认真配合服刑的思想准备。此外,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增强,愿意向社会工作者开放内心,同时开始为今后生活做规划并愿意为之努力。

本次个案设定目标基本完成,社会工作者认为可以结案。在结案半年至一年,社会工作者会持续跟进服务对象情况。

六、专业反思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一开始担心服务对象及家人会不配合。社会工作者就全程的跟踪情况来看,服务对象除第一次稍显生疏以外,后面的面谈过程都是较为配合,从面谈中可以感受到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到来的期待。到个案跟进中后期服务对象除了愿意同社会工作者进行日常交流外,对于犯案动机、犯案细节等一些敏感话题都愿意深谈。社会工作者反思这其中态度转让不仅仅是因为服务对象本人对于成年女性关爱的渴望,另外更重要的原因一是源于专业关系建立的重要性,二是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有别于公检法相关部门工作时的刚性,社会工作更具有柔软性和包容性。

近几年来,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教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者致力拓展及深耕的领域。社会工作以其积极、接纳、不批判的专业态度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教领域有专业上的独特优势。“狱内帮教”更是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领域还较少有人涉及的。虽然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上费用更甚,但起到的效果却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

社会工作者在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社会观护领域的实践过程中,没有类似可参考的模板或经验可以借鉴,因此,社会工作者向机构建议,联系各县市其他专业机构开展有关《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对宁波市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推广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此举一是填补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领域的标准空白,二可将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总结的实务经验进行分享。社会工作者在这个领域里应更精进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技巧,同时通过经验分享、标准制定推广及帮教效果的宣传,开展政策倡导。

(投稿单位: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0/1222/379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