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百家争鸣 范斌:发挥专业优势,构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范斌:发挥专业优势,构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多次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体体现在第44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第46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52条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社会工作在此项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专业优势,积极构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经过30多年的人才培养,10多年的政策推动,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近15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3.3万名持证社会工作者,6.4万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3万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这支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是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基层发挥着心理疏导、情绪支持、预防矛盾、排查梳理、化解纠纷的作用。

社会工作基于助人自助的理念,坚持尊重、平等、个别化等原则,坚持“人在情境中”的视角,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遭遇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心理健康。比如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对个体心理和生态系统全方位介入。在个体层面帮助学生顺利克服危机、摆脱困境;通过情绪疏导和认知调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挖掘自我解决问题的潜能,提升服务对象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抗逆能力。在家庭和社会层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以提升学生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发展。 

又如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方面,社会工作可以介入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公共卫生健康促进,通过健康知识宣传和倡导,促进社区公众形成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行为,通过对服务对象社会心理需求的评估,制订包含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在内的服务计划,在服务中关注与服务对象生活情境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注重精神陪伴和重建支持网络,减轻服务对象的焦虑感、恐惧感和无助感,促进社会关系重建等。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工作是促进全人健康的重要使者,是人文医学的专业支撑。

再比如,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价值在于社会功能的修复和社会关系的重建。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个性化社会心理评估和检测,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对个体与群体心理倾向进行符合社会积极价值观念方向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对个体异常心理与群体偏差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正;通过专门的社会心理应急组织对突发性个体心理危机与群体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应急干预。在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中,针对个体和群体形成社会心理需求评估、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等社会工作介入的社会治理机制,从而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可以说,在改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福祉,发展全面的、系统的、整合的社会服务系统方面,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和特征凸显了与其他照顾及关怀专业的差异。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目前正在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可以进行整合建设。2015年国家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中,心理咨询师被纳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范畴。2017年心理咨询师职业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被取消,相应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视为社会工作者中的心理专业人员。

但是,目前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遇到一些挑战,由于社会工作界和心理学界的专业张力,社会工作和心理学还没有建立很好的合作机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角色还没有得到其他专业认同。因此,社会工作还需要与其他从事社会关怀和人群服务的学科、专业之间实现深度合作和无缝联结,以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专业自觉和专业理性,主动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亲密合作,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团队合作,构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 

在整合服务的思路下,社会工作还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着力于中国本土的人文关怀与专业实践智慧的丰富和创新。这样,社会工作才有可能在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的超越,建立自身的专业影响力。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many/2020/1222/378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