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儿童社会工作中的精准评估与有效介入

儿童社会工作中的精准评估与有效介入

微信图片_20201125101131

章 淼 榕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专家

今天,我们主要讲在儿童社会工作中,如何做精准评估与有效介入。

助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社会工作,更是以专业助人为根本的事业,应该说没有经过系统性教育和培训的人,是很难承担并做好社会工作的,更不用说是指向性更明确的儿童社会工作。

面对需要帮扶的对象,儿童福利社工应该怎么样理解作为服务对象的儿童,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儿童?在这种情境中,儿童福利社工务必要深入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特点,所做的判断和思考需要契合服务对象的发展特点。

在认知和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儿童福利社工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两个时间点:

1.儿童福利社工开展个案工作记录

在进行服务记录的整个过程中,儿童福利社工不应死板地、机械地仅仅按照既定流程记录,同时也应该注重在个案中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观点看法,这一点不仅对从特殊性的角度充分体察并理解儿童个案很有帮助,同时也会助力社工自身的成长。

2.个案结束后进行案例分析时

在某一阶段结束后需要进行案例的回顾和撰写,或者是儿童福利社工自身觉得这一个案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时,务必提醒自己一定要记录好自己的服务记录,平时不要偷懒,也永远不要偷懒。

儿童个案服务介入的六步法

作为儿童福利社工,应该时刻牢记并深刻体会儿童个案服务介入的“六步法”。

第一确定信息,第二界定问题,这两步是最基础的,儿童福利社工界定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儿童福利社工做出的界定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第三设定目标,即个案要完成的目标是否可以舍小得大、如何设定一个可以达成、具体的目标。

第四拟定计划,即基于前面三步的完成,拟定对于案主的助力计划或者服务计划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五谋定实施,即开始进行个案服务,伴随着个案的深入不断丰富过程,调整计划。

第六成效评估,即在结案之后,对于个案会进行成效评定,包括他评、自评等。儿童福利社工需要遵循逻辑严密的“六步法”介入程序,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儿童福利社工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面对具体情况时也要灵活应变。

“六步法”是个逻辑很严密的步骤,结合个人在儿童福利社工工作方面的实践,分享一些工作思考。

儿童个案服务介入的“四个自问”

儿童福利社工在遵循“六步法”的服务介入过程中,还需要“边走边问”。

第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出发?”儿童福利社工要善于发现并发掘案主自身及其环境中的优势,从优势视角出发,分析和提供个案服务。

第二个问题:“你想要去哪里?”儿童福利社工需要明确自己能力所能帮助儿童案主达到的目标。

第三个问题:“你怎么去?”目前大家做的是个案工作,建议儿童福利社工多看心理咨询的书,因为个案跟心理咨询很相通,它有很多方式方法都可以适用。

等个案工作进行到某一个阶段后,此时儿童福利社工再回过头问自己第四个问题:“我到达了吗?”。

从这四个问题也可以证明做个案是需要督导的,或者说一个专业的个案团队,工作者和督导之间或者工作者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能够解决很多实际工作中的困惑。

那服务过程中该如何理解呢?首先我们说“从哪里出发”,其实还是用了非常普遍的“优势视角”理论,从二个方面来看。

1.个人优势。儿童福利社工去接触到困境儿童之后就会很清楚儿童的性格就是他的个体优势。我有接触到过小孩特别有趣,你觉得他好像生活在不幸当中,但他很阳光很开心,其实性格在其中起到了是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2.环境优势。比如说农村困境儿童的爸妈都已经不要他了,但有亲戚可以领养他,这也是他的环境优势;比如逝世孤儿也还是有人会去照顾他,这个就是一个环境的优势,包括儿童福利社工的介入,也是困境儿童的1种环境优势。

个体和环境的劣势可能是我们更容易看到的,也是作为儿童福利社工要去帮助他的依据,但是个体优势和环境优势是社工一定且必须能看到的,这个很重要。

案例浩浩(化名),7岁,家境特别困难,父亲手术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妈妈文化程度很低,家务活儿都是妈妈承担,所以没有时间跟孩子们沟通交流。浩浩有两个姐姐很听话,他会和姐姐一起帮忙做家务,他家离学校约400米不算太远,学习不怎么好,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本身寡言少语,像是被孤立。社工上门走访中,浩浩主动问好。

分析仔细查看案例中儿童的家庭情况:浩浩有妈妈、有爸爸、有姐姐,但是他的父亲生病、妈妈无法管教他们,姐姐会跟他一起做家务;浩浩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学习不怎么好,性格是寡言少语。

浩浩作为一个个体生活服务对象,他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第一:他愿意向社工问好,有一定的素养;

第二:他的家庭成员齐全,这属于环境优势;

第三:他会帮忙做家务,对家庭有投入,有付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第四:他住得离学校比较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优势,学校、老师、同学都可以成我们工作非常重要的资源;

第五: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我们可以从中挖掘他的人际关系如何,是不是会有自卑的心理等等,这会是一个很好的端口。

所以如果说我们在刚刚开始接触个案的时候,就需要把个案的优势、劣势都区分清楚,会感觉清晰一些。

接下来“想要去哪?”这是确定目标的过程,我们用“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这样一个清晰的分类标准。如果是重要不紧急,分解任务,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做;如果是重要紧急的立刻行动;如果是紧急但不重要,能不做就不做,与他人分担;如果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不要做。

案例

亮亮(化名),他的家长突然联系社工,他说孩子已经离家出走一天了,社工立即和家长前往派出所报案,和村委会一起联系了相关组织。

当天下午4点找到了亮亮,观察得知离家原因竟然是父母不履行自己答应孩子的承诺导致亲子关系不融洽。

这时,社工决定要帮助家庭改善亲子沟通,在了解整个事件后,需要确立目标。很明显,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是重要且很紧急的事件;改善亲子沟通却是重要的不紧急的事件,等待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件,再按部就班地继续分解“重要不紧急的事件”。

最后一个是评估成效,在这里要给大家指出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过程评价。

我们要非常重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具体的指标来看到服务对象的问题正在循序渐进地发生改善。所以给大家这样的一个建议,就是要追求评价的过程化。

案例

随着家访的次数,孩子说话越来越多了,本来孩子一开始说了一句话,社工做了相关记录;第4次的时候他开始说了8句话,到了第9次他说了11句话。这就说明你的工作有成效,最后可能你对这个孩子也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实际上过程当中他的表现就可以说明你的工作有成效。所以这个点是一定要抓住的。

 

儿童福利社工具体服务过程中的核心要点

儿童福利社工在具体服务过程中需要关注六个要点。第一,与孩子及其家人建立新的关系;第二,得到孩子与家人的感谢;第三,根据服务目标与计划推进任务;第四,对孩子家访的次数越多越好;第五,尽量满足孩子所提出的所有要求;第六,随着工作进展,对服务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中,建立信任关系、推动任务进展和调整服务方案这三点是儿童福利社工具体服务中最关键的三个要点,也是界定儿童福利社工是否称职的重要节点和指标,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要预留弹性,最后一定要相信自己作为儿童福利社工的专业敏感度和判断。

 

案例分析的“任务六步法”

案例分析简单来讲需要撰写六个部分:

1.案例概述:这个案例的开案、结案时间、有什么问题等一并写清楚即可;

2.案例基本情况;

3.问题分析:分析案例的实质、支点等,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

4.服务记录:对每一次的服务做一个简要的说明,然后分阶段去阐述;

5.成效阐述:在过程中你有的成效都可以一一列举;

6.总结和反思。这就是案例分析的“任务六步法”,我觉得是比较标准,但如果说我们就只是按照这个步骤这样去写的话,还是会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比如说找准视角再总结反思的阶段,专业要求非常高的时候会比较困难。

所以我们作为儿童福利社工,如果这个案例辛辛苦苦从头到尾这样做下来的,你应该要问自己:第一,个案案主面临哪些成长风险;第二,他为什么会这样表现?第三,我做了哪些好的服务?最后,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实质上,如果儿童福利社工能够用一种积极的处置方式去介入个案的生活,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在个案过程中,非常建议在出现困惑的时候及时将案例置于团队中或给予督导讨论,需要团队的专业氛围和集体智慧,同时也需要支持和鼓励。

千万不要一个人像孤岛一样做个案,需要把事情做区分:你能做的部分、你要链接资源的部分、你需要上报的部分,这样工作做起来才有效果。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20/1125/377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