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司法 “两法”修订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两法”修订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假如我在你身边,我会告诉你你可能经历的一切,让你明白你的处境,并尊重你做出的选择……”11月15日,伴随着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一位司法社工帮扶违法未成年人的故事在视频中被讲述,“两法”修改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稿公布后北京召开的一次大型专题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主办,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协办。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研讨会上百余名业内“大咖”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的大背景下,对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路径、理论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来自中央部委相关处室负责人、立法专家、未成年人司法执法工作者、共青团干部、专门学校教育者、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未成年人领域社会工作者及儿童保护方面国际组织官员等21名业界、学界专家人士就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两法’的修订为社会工作专业介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的路线,同时也对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慕平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惠讲述了违法未成年人帮扶观念和方式的十年转变。“过去的十年,我们从强调对未成年人轻缓化处理到精准帮教和有效关注的转变;从单纯教育挽救为主转为打击犯罪和司法救助的双向保护;从个案的保护转向运用法律监督,促成社会综合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论坛上就司法社工机制尚待完善、地区发展不够平衡、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以及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有待加强等司法社工发展中存在的实际不足提出建议。“我们要求对每个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开展不少于10次的帮扶教育和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提升对相关法规的理解和认识,帮助恢复社会功能。今年以来,分局共计教育帮助转化了50余人次……”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海淀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谭权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海淀公安分局对违法未成年人的帮扶方法和渠道,并介绍了该分局对未成年人普法的具体目标和举措。

除此之外还了解到,北京团市委作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单位,积极联系服务保护青少年,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基础阵地、队伍建设、服务项目四个维度着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既深入介入刑事领域,从逮捕、起诉、审判到执行各环节,又覆盖了民事、行政领域观护保护,已经初步实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全领域、全链条覆盖。

目前,北京团市委与各单位、部门合力,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推出了1 6 3涉诉未成年人服务保护体系,制定出台的未成年当事人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法律援助、犯罪记录封存、逮捕必要性审查、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规范,提供心理疏导、经济救助、就业安置等三项服务,形成了工作对象普惠化、工作依据制度化、工作成果长效化的社会支撑体系。此外,北京团市委依托社区青年汇在全市建立了16家青少年权益工作综合服务阵地阳光地带,并先后培育了社会调查员、合适成年人、社会观护员等队伍,为未成年人司法工作提供专业的社会力量支持。据悉,司法社工介入未管所内未成年服刑人员综合服务项目、涉诉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项目、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社会观护服务项目等项目也成为共青团品牌服务项目。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sf/2020/1117/376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