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中国咨商会议召开

《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中国咨商会议召开

2020年8月10日上午9时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中国咨商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来自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及IASSW会员单位代表共30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是全球社会工作共同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年为一个周期,共制定五个主题,每两年执行一个主题,对于汇集各方社会工作力量回应当下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初步确定社会团结和全球团结作为第一个主题,此次会议主要对第一个主题的适切性以其他四个主题的制定方向展开讨论,强化中国参与构建全球议程的积极力量,在全球议程中体现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社会工作。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全球议程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参与”,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凤芝教授主持,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主席 Annamaria Campanini教授、“全球议程”总主席 Abye Tasse教授、“全球议程”全球协调委员会之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阮曾媛琪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分别致辞。

Annamaria Campanini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社会正常生活,在此背景下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团结是如此重要,全球团结成为当务之急。她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疫情期间的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敬意与感谢,同时希望协会能够倡导中国社会工作界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的磋商中。

Abye Tasse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的制定过程,期待全球议程能够在国际力量的磋商与支持下促进当下社会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类社会形态的改变是全球议程的国际背景。从此次疫情中国的作为及中国社会工作30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力量参与全球议程是必然的。“全球议程”全球协调委员会之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阮曾媛琪教授提到中国社会工作发展30年以来正在慢慢地步入成熟阶段,而中国社会工作在疫情期间所做的大量工作可以形成经验与国际社工进行分享,回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求。全球一同推动一个议程,共同增进团结,促进和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团结有很多层次,其中中国的和合文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守的信念与价值观也是社会团结的体现,因此讨论社会团结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凤芝教授介绍了疫情下中国的社会实践:居家防疫,你我谦让;社区抗疫,友好睦邻;社会和谐,我为人人;国家团结,万众一心;全球相依,支援行动。并从实践中得出了对社会团结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的社会团结是基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世界的社会团结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家庭和群体层面团结是必要的,全球多层次的团结对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的咨商讨论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梦教授主持,主要包括其一对2020-2022全球议程第一个主题“团结”展开探讨;其二对其他共四个议题制定提出建议。共有11名专家代表进行了发言,初步形成了全球议程磋商意见:与会人员普遍赞同在疫情背景下将团结作为全球议程的第一个议题,但是对于“团结”维度的分类以及个别维度所涵盖的内容等文字方面的表述有所争议,建议加强对文化、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表达。对于其他四个议题,专家代表一致认为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关联性,可以从公共卫生危机出发,聚焦抗逆力、关注多元化主体的表达、关注贫穷与发展等进行其他四个议题的制定。

最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进行了总结,他对此次会议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肩负重要任务,未来的发展需要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思考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如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促进专业化发展。

通过各位社会工作专家代表的积极发言,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全球议程制定的多种可能性,相信在此激发与思考下,会有更多的社会工作者能够为全球议程中中国声音的发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走向国际。

2020年8月10日上午9时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中国咨商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召开,来自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及IASSW会员单位代表共30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是全球社会工作共同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年为一个周期,共制定五个主题,每两年执行一个主题,对于汇集各方社会工作力量回应当下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初步确定社会团结和全球团结作为第一个主题,此次会议主要对第一个主题的适切性以其他四个主题的制定方向展开讨论,强化中国参与构建全球议程的积极力量,在全球议程中体现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社会工作。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全球议程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参与”,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凤芝教授主持,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主席 Annamaria Campanini教授、“全球议程”总主席 Abye Tasse教授、“全球议程”全球协调委员会之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阮曾媛琪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分别致辞。

Annamaria Campanini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社会正常生活,在此背景下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团结是如此重要,全球团结成为当务之急。她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疫情期间的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敬意与感谢,同时希望协会能够倡导中国社会工作界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的磋商中。

Abye Tasse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全球议程2020-2030》的制定过程,期待全球议程能够在国际力量的磋商与支持下促进当下社会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类社会形态的改变是全球议程的国际背景。从此次疫情中国的作为及中国社会工作30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中国力量参与全球议程是必然的。“全球议程”全球协调委员会之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阮曾媛琪教授提到中国社会工作发展30年以来正在慢慢地步入成熟阶段,而中国社会工作在疫情期间所做的大量工作可以形成经验与国际社工进行分享,回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求。全球一同推动一个议程,共同增进团结,促进和平,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团结有很多层次,其中中国的和合文化,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守的信念与价值观也是社会团结的体现,因此讨论社会团结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凤芝教授介绍了疫情下中国的社会实践:居家防疫,你我谦让;社区抗疫,友好睦邻;社会和谐,我为人人;国家团结,万众一心;全球相依,支援行动。并从实践中得出了对社会团结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的社会团结是基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世界的社会团结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家庭和群体层面团结是必要的,全球多层次的团结对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的咨商讨论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梦教授主持,主要包括其一对2020-2022全球议程第一个主题“团结”展开探讨;其二对其他共四个议题制定提出建议。共有11名专家代表进行了发言,初步形成了全球议程磋商意见:与会人员普遍赞同在疫情背景下将团结作为全球议程的第一个议题,但是对于“团结”维度的分类以及个别维度所涵盖的内容等文字方面的表述有所争议,建议加强对文化、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表达。对于其他四个议题,专家代表一致认为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关联性,可以从公共卫生危机出发,聚焦抗逆力、关注多元化主体的表达、关注贫穷与发展等进行其他四个议题的制定。

最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关信平进行了总结,他对此次会议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肩负重要任务,未来的发展需要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思考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如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促进专业化发展。

通过各位社会工作专家代表的积极发言,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全球议程制定的多种可能性,相信在此激发与思考下,会有更多的社会工作者能够为全球议程中中国声音的发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走向国际。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20/0817/370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