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成长不倒翁·青少年抗逆力体验营——基于优势视角下青少年抗逆力服务案例(以木棉湾社区为例)
成长不倒翁·青少年抗逆力体验营——基于优势视角下青少年抗逆力服务案例(以木棉湾社区为例)
一、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成长不倒翁·暑期青少年抗逆力体验营
(二)活动对象: 12-14岁或小升初青少年
(三)参与人数:15-20名
(四)小组性质:成长性、支持性小组
(五)小组目标:
1、目的:提升社区青少年的归属感、效能感和乐观感,进而提升其抗逆力水平。
2、目标:
(1)80%的参与青少年抗逆力水平有所提升。
(2)70%的参与家长认同抗逆力理念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3)80%的参与家长学会运用至少3种支持技巧以提供支持关怀的环境。
二、背景
在2018-2019年底的社区青少年服务调研中,笔者所属的木棉湾社区团队经过数据的调研、整理发现,社区60%的青少年效能感、乐观感较低,处于较低水平,社区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较低。其中,发现30%的青少年对朋辈关系及家庭成员间的冲突以逃避和反抗性情绪为主,影响青少年自身及周围人群的情绪;25%的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较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乐观感不足;35%的青少年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差,依赖家人及他人的支持,缺乏自我面对和解决的能力;15%的青少年与他人的沟通缺乏技巧,惯性采用冷战来进行处理,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社区90%青少年多为随迁子女,青少年家长大多数工作繁忙,较少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学习、成长情况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沟通,亲子间难于直接地分享或谈论面对的障碍又得不到解决指导,导致青少年面对问题时大多愿意自己消化,却又无法得到合理的解决。调查中甚至发现有些青少年存在离家出走、抑郁的倾向,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青少年的成长就得不到健康发展,那么他们应对困难、危机的能力就会用惯性的思维方式去面对问题,青少年的抗逆力系统难于构建,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正向发展。
因此,笔者所在团队设计了为期7天的青少年抗逆力训练小组,旨在通过训练营激发青少年合理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设立自己的目标,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应对冲突问题等,从而提升社区青少年抗逆力水平,同时促进家长了解并认同抗逆力理念,营造一个良性的家庭抗逆力氛围,推动社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三、服务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认为个人应该重视能力建设。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1、赋权。它强调与服务对象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服务对象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2、抗逆力。抗逆力是指个人逆境时,能够理性地作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的能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可以超越和克服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适应所面临的的危机状态,并达到比预想结果积极的发展状态 。3、对话与合作。在对话中确认别人的重要并开始弥合个人、他人和制度之间的裂缝。为激发青少年自身的优势、增强青少年自身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笔者及其团队将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融合在抗逆力六轮中,通过抗逆力六轮的实现来帮助青少年年自身优势,提升自身抗逆力。
外在资源 |
ð |
内在资源 |
ð |
装备青少年更能面对及克服成长的挑战 |
支持及机会 |
正面的发展成果 |
|||
正面因素 ž 正面的联系关系 ž 坚定清晰的规范 ž 生活知识及社交技巧 ž 合理而高的期望 ž 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
抗逆力的素质 ž 效能感 ž 归属感 ž 乐观感 |
四、服务实施
(一)服务计划
节次 |
主要环节 |
作用 |
第一节家庭工作坊 |
抗逆力小组启动仪式,增进青少年及其家长的仪式感,同时设计“蒙眼寻物”,引导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体验,在不同情境、不同表达方式中进行扮演,帮助青少年及其家长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
帮助青少年与家庭、朋辈群体建立正面的联系关系 |
第二节自我认知 |
“中国地图”游戏,帮助组员认识自己家乡及其他区域的特色等,提升组员对自身及地域的认知;“我的自画像”、“照镜子”、“周哈里之窗”游戏、社会职业的扮演及了解,加深组员对自身的认知。 |
建立青少年对自我、对职业坚定清晰的规范
|
第三节情绪管理 |
(1)捕捉情绪游戏、《我是表情帝》、情绪小剧场等引导组员加深对情绪类型、情绪反应的了解。(2)“我的情绪ABC”游戏,通过组员写出近一周令自己快乐、生气、伤心、紧张、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当时的想法(B)情绪(C),让组员了解情绪产生在于自身对事件的看法,而不在于事件本身;(3)“寻宝”游戏:组员将写有处理动怒的方法的苹果树拼图纸找出来,将愤怒情绪处理原则进行拼图,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 |
提升青少年对情绪的认知、管理能力,掌控生活知识及社交技巧 |
第四节冲突训练 |
“解手链”游戏,在游戏中设置价值观障碍、原则模糊化等,帮助组员掌握朋辈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炼朋辈冲突的解决技巧;“鸡毛信”游戏、“传声筒”游戏,带领组员在活动中了解冲突,掌握可实行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及原则。 |
提升青少年对冲突的了解及解决方式,掌控生活知识及社交技巧。 |
第五节目标管理 |
引导组员分享自己在以往订定目标的经历,通过“便利贴之节节高升”游戏将预设的目标贴在白纸上,以此引出制定目标的6个原则:有挑战性,能达到,可量化,有时限,个人化和明确性,带领组员根据目标6原则重新修订目标,并引导组员对准备一场下午茶活动制定目标并策划实施,进一步了解目标订定的过程,更好掌握目标订定的原则。 |
教授目标订定的原则,表达合理而高的期望,并提供一定的参与机会。 |
第六节问题解决 |
(1)“排排队”游戏,引导组员分享游戏中的感觉、排序时发生的问题、如何解决、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等;(2)抛出“什么是问题解决”,组员根据问题情境如书包的拉链在上学的途中坏了,你会怎么办?等进行讨论,工作人员将问题解决步骤分别写在八张卡纸上,打乱八张卡纸的次序,邀请组员分组进行排序。(3)“化学废料”游戏,促进组员对解决问题步骤的掌握。 |
促进青少年对问题解决技巧的掌握。 |
第七节结营典礼 |
(1)回顾青少年的小组参与过程及表现,对表现突出的组员给予奖励(2)家长分享自己的孩子参与小组后的改变、自己参与的感受以及家庭对青少年抗逆力的支持等。(3)工作人员总结家庭及青少年对抗逆力提升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家庭支持。 |
深化家庭、同伴对青少年的支持,提升青少年效能感。 |
(二)服务过程
小组前期:第1节-第2节
1、小组第一节:抗逆力之家庭工作坊
(1)工作人员向青少年家长介绍服务流程安排与要求,为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发放抗逆力手环与打卡记录表,给与青少年仪式感;(2)工作人员详细解释抗逆力前测的填写原则, 做好抗逆力前期评估;(3)“蒙眼寻物”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体验,帮助青少年及其家长掌握亲子有效沟通的技巧。(4)组员及其家长分享收获,并布置家庭作业:每个人熟记至少三条训练营营规,由家长进行协助和监督。
2、小组第二节:抗逆力之自我认知
(1)组员合唱营歌《明天会更好》,并诵读营规《弟子规》;(2)“中国地图”游戏,帮助组员认识自己家乡及其他的中国区域的特色等;(3)“我的自画像”游戏,帮助组员了解自己;(4)“照镜子”游戏:组员邀请身边的组员在白纸上写下自己值得被欣赏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引导组员分享看到他人评价的感受和想法;(5)“周哈里之窗”游戏,引导组员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进行总结,提升自我认知;(6)绘本故事《花婆婆》,引导组员分享长大后的梦想并将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画下来;播放各行各业的视频,引导组员说出每一种行业的特征及需要的能力,通过你画我猜,加深组员对职业的认知,更好地提升职业喜好认知。
小组中期:第3节-第4节
3、小组第三节:抗逆力之情绪管理
(1)捕捉情绪游戏:通过捕捉情绪词语的游戏,帮助组员了解情绪的种类;(2)《我是表情帝》游戏:对情绪表情包进行你比我猜,集中讨论游戏时自身及其他组员的情绪如何变化,提升组员对情绪的认知;(3)“情绪小剧场”:组员现场还原情绪冲突的场景,引导组员分享遇到同样的情绪时的反应及可控制的因素,之后以讨论的结果再次情景模拟,以前后对比的方式加深组员掌握管理情绪的技巧;(4)“我的情绪ABC”游戏,组员写出近一周令自己快乐、生气、伤心、紧张、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当时的想法(B),情绪(C),让组员了解情绪产生在于自身对事件的看法,而不在于事件本身;(5)“寻宝”游戏:组员将写有处理动怒的方法的苹果树拼图纸找出来,根据工作人员给予的愤怒情绪处理原则进行拼图,讨论平复愤怒情绪的方法并整理出适合组员的情绪管理技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管理情绪。(6)家庭作业:了解父母眼中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比较好的一面,在下一节小组分享。
4、小组第四节:冲突训练
(1)“解手链”游戏,在游戏中设置价值观障碍、原则模糊化等,引导组员分享游戏中产生的冲突、冲突的原因、感受、如何化解冲突,工作人员分享自己胡观察,总结朋辈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炼朋辈冲突的解决技巧;(2)“鸡毛信”游戏,组员将家庭中亲子沟通的对话进行传递,讨论分享游戏中产生胡冲突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冲突、分享缓解或避免冲突的技巧;(3)“传声筒”游戏,组员将从鸡毛信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游戏,进一步掌握有效、积极的冲突解决方式;(4)组员总结提炼可实行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工作人员对朋辈冲突和家庭冲突的解决抛出解决冲突的原则以及技巧(无伤害原则、尊重原则)等。
小组后期:第5节-第6节
5、小组第五节:抗逆力之目标管理
(1)工作人员抛出问题,引导组员分享自己在以往订定目标的经历,如订定了什么样的目标?遇到了什么困难?促使目标达成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想在活动当中得到怎样的改进或什么内容等,把握组员对目标订定的了解程度,明确其在日常生活中对制定目标的运用情况;(2)“便利贴之节节高升”游戏,引出制定目标的6个原则:有挑战性,能达到,可量化,有时限,个人化和明确性。组员带着制定目标6原则重新制定游戏目标,了解组员对目标订定的掌握程度。(4)工作人员引导组员对准备一场下午茶活动制定目标并策划实施,引导组员进一步了解目标订定的过程,更好掌握目标订定的原则:如根据特定的钱款,讨论任务目标所需的物资、预备工作;讨论任务目标所需的物资、预备工作、分工、采购物资的地点、线路并制定采购清单等;讨论完成后,把所有的内容进行汇总,共同确定最后的实施步骤。(5)任务目标所需的物资、预备工作、分工、采购物资的地点、线路和采购清单进行采购,将采购到的物品制作美食,展示所有活动自制成品,分享自己制作的美食并分享在目标订定、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6、小组第六节:抗逆力之问题解决
(1)“排排队”游戏,引导组员分享游戏中的感觉、排序时发生的问题、如何解决、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会如何处理等;(2)工作人员抛出“什么是问题解决”,组员根据四个情境:①书包的拉链在上学的途中坏了,你会怎么办?②突然停电了,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处理③家里的电脑突然出故障,你偏偏要查资料。你会怎么处理?④一不小心弄坏了同学最喜欢的模型玩具,你会怎么办?(5)讨论结束后,小组组员将“什么是问题解决”记录在记录纸上,工作人员进行补充;(6)工作人员将问题解决步骤分别写在八张卡纸上,打乱八张卡纸的次序,邀请组员分组进行排序。完成后,工作人员询问组员排序的原因并分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步骤,组员可提问或分享;(7)“化学废料”游戏,让组员从划分的区域内,想办法克服遇到的障碍在10分钟内顺利将化学废料运送到终点进行处理,分小组进行讨论,在游戏进行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会怎样去解决?,按照讨论的步骤运输化学废料,完成后引导组员分享遇到的问题(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及问题、与组员合作的过程有什么感受等,引导参与者实践体验问题解决的步骤。(8)组员填写所学习的解决问题步骤原则,加深对问题解决的掌握,工作人员总结本节活动的内容,并对组员的表现进行鼓励;(9)布置家庭作业:第一、思考如何运用本节所掌握的问题解决技巧;第二、写下自己内心深处想对父母说的话。
7、小组第七节:抗逆力之结营典礼
(1)工作人员欢迎组员及其家长的参与,播放小组活动照片和视频,回顾小组服务;(2)工作人员总结组员表现情况,包括纪律、出勤率、学习状态等多个方面,体现组员参与前后的变化;(3)对小组过程中表现积极、改变较大的组员进行奖励,并邀请个别组员分享参与小组的感受和收获;(4)工作人员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孩子参与小组后的改变、自己参与的感受以及家庭对青少年抗逆力的支持等;(6)组员把写好的感谢信亲自递给父母,表达组员对家长的感谢,加深组员对家庭的归属感。
(三)小组动力分析
1、沟通模式:本小组的沟通模式由单向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转变。在小组初期,小组组员刚刚接触,彼此之间互相不熟悉、组员间尚未建立信任感,沟通模式主要是组员与工作人员的单向沟通,在个别熟悉的组员间会出现轮式沟通的状态;在小组中期,小组的沟通模式以链式沟通和轮式沟通,组员间逐渐信任、双方关系亲密,彼此之间的沟通互动频繁;小组后期,小组关系稳定、组员对小组有较强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小组的沟通模式为全通道式,彼此间能够互相支持。
2、小组氛围:小组初期,小组的氛围比较尴尬,组员间比较陌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互动时,氛围才比较活跃,工作人员不带领时小组氛围冷清,仅有个别相互认识的组员相互交流,活跃组员在小组中展示的机会较多,扮演领导者的角色,积极带领小组的步骤和分享;小组中期,组员间进一步相互认识,组员能够主动参与和活跃小组氛围,带动更好的游戏体验和抗逆力获得,沉默组员也慢慢参与、逐渐融入小组,小组氛围活跃;小组后期,小组氛围轻松而活跃,组员间能够随意欢笑、轻松交流、默契合作,组员间能够相互支持、尊重,认真倾听组员的分享并积极补充,小组氛围和谐。
3、小组规范:小组初期,小组规范在小组中发挥作用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提醒及强调,组员被动地接受和遵守;小组中期,组员清楚小组规范对小组发展的作用,组员间能够互相提醒,帮助工作人员共同维护小组规范的执行;小组后期,组员自觉遵守小组规范,主动积极维护小组规范。
4、凝聚力:小组初期,组员对彼此以及小组的归属感都比较低,组员间都是比较明显的个体,小组凝聚力较弱;小组中期,在关系的亲密、互动的增加以及彼此的相互了解中,组员间对彼此的依赖性较强,对小组的参与感和投入感增强,逐渐提升小组凝聚力;小组后期,组员的凝聚力强,归属感强烈,能够主动地推动小组的发展。
5、组员领导模式:小组初期,组员的领导模式减弱,以工作人员领导为主,组员在小组中的表现力较弱,个别组员最为活跃,协助带领小组分享;小组中期,更多活跃积极的组员开始带领话题,领导小组的分享,协助工作人员与其他组员互动,其他组员的融入性和归属感也较强;小组后期,组员的领导模式更加强烈,但领导模式以大部分组员的领导为主,是集体性的领导,共同关注小组的发展和环节氛围,能够主动推动小组的分享和发展。
6、组员表现:小组初期,组员的表现比较羞涩、被动,需要工作人员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才能进行互动和参与;小组中期,组员的表现比较主动,能够积极地与其他组员互动、合作,增加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小组后期,组员对小组认可度提高,享受在小组中的分享,除了工作人员带领的话题,自己也能够提出有效的方法或技巧去面对问题,在小组中表现自己以获得更多的欢乐和成长,拥有更多的感受和收获。
五、评估
(一)量表评估
本次服务评估采用抗逆力水平前后测进行,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通过组员在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以及抗逆力水平在服务前后的变化来评估抗逆力服务项目成效。
前后测问卷评分标准均采用 5 级制计分:打分从1分-5分进行,最高 5分,表示水平最高;最低 1 分,表示水平最低, 总分以平均分体现。水平低(1~1.99 分),水平较低(2~2.99 分),水平较高(3~3.99 分),水平高(4~5 分)。从数据结果得知,参与抗逆力体验小组后,组员的抗逆力水平、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都有所提高,以下为具体的水平数据:
1、青少年抗逆力水平
在问卷前测的分析中,参与抗逆力服务的17位组员的抗逆力水平为3.40,水平较高;抗逆力服务后,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为3.52,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有所提高。
2、抗逆力水平因子水平
如下表抗逆力水平各维度因子所示,在参与抗逆力服务之后,组员的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总体均值都有一定的提升,后测水平的数据增加较为明显。
抗逆力水平三维度情况 |
|||
维度 |
水平均值 前测 后测 |
|
|
效能感 |
3.48 3.71 |
|
|
归属感 |
3.33 3.36 |
|
|
乐观感 |
3.40 3.50 |
|
|
3、组员抗逆力水平变化情况
在表三个体抗逆力水平及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前后测中,小组组员抗逆力水平及三感均值在小组服务后都有所提高。
个体组员抗逆力水平
样本 |
效能感 |
归属感 |
乐观感 |
抗逆力 |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前测 |
后测 |
|
成员1 |
4.40 |
4.80 |
3.00 |
3.60 |
4.09 |
3.82 |
3.83 |
4.07 |
成员2 |
3.00 |
5.00 |
3.40 |
4.73 |
3.73 |
5.00 |
3.38 |
4.91 |
成员3 |
3.20 |
3.80 |
2.67 |
3.40 |
3.64 |
3.64 |
3.17 |
3.61 |
成员4 |
3.20 |
3.80 |
3.73 |
2.93 |
3.64 |
3.09 |
3.52 |
3.27 |
成员5 |
3.20 |
3.10 |
4.07 |
3.00 |
2.64 |
3.73 |
3.30 |
3.28 |
成员6 |
2.70 |
2.80 |
3.13 |
3.00 |
3.45 |
2.73 |
3.10 |
2.84 |
成员7 |
3.60 |
3.90 |
3.73 |
2.87 |
3.27 |
2.82 |
3.54 |
3.19 |
成员8 |
3.70 |
4.00 |
4.07 |
4.40 |
3.91 |
4.18 |
3.89 |
4.19 |
成员9 |
3.40 |
1.70 |
2.53 |
2.47 |
2.36 |
2.36 |
2.77 |
2.18 |
成员10 |
4.50 |
4.70 |
4.00 |
4.47 |
4.09 |
4.64 |
4.20 |
4.60 |
成员11 |
3.50 |
4.10 |
4.20 |
4.20 |
3.73 |
3.45 |
3.81 |
3.92 |
成员12 |
3.80 |
3.80 |
3.67 |
3.53 |
3.55 |
3.55 |
3.67 |
3.63 |
成员13 |
3.00 |
3.40 |
3.07 |
2.33 |
3.09 |
3.36 |
3.05 |
3.03 |
成员14 |
3.20 |
2.90 |
1.80 |
2.47 |
3.09 |
2.64 |
2.70 |
2.67 |
成员15 |
3.20 |
3.90 |
2.87 |
3.00 |
2.82 |
3.18 |
2.96 |
3.36 |
成员16 |
4.70 |
4.20 |
3.93 |
4.20 |
4.00 |
4.27 |
4.21 |
4.22 |
成员17 |
2.90 |
3.10 |
2.67 |
2.60 |
2.73 |
3.09 |
2.76 |
2.93 |
总体均值 |
3.48 |
3.71 |
3.33 |
3.36 |
3.40 |
3.50 |
3.40 |
3.52 |
(二)反馈问卷
在每小节的活动意见反馈表中,组员对自身的参与程度、小节服务对自身抗逆力提升程度90%的组员打分均在5分以上。同时,组员的家长在微信群的反馈以及现场家长分享中,认可并赞许组员在抗逆力小组中的收获和成长,表明组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有所提升,在与父母、朋辈的沟通、相处上有较大的改善,变得更为积极正向。
(三)过程记录
1、小组组员表现
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们由彼此陌生到相互熟悉,从个体融入到集体中,对小组归属感及组员之间的相互认可更深;个人言行举止也由原本的害羞、拘束变为积极地表达与表现自己,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在小组第一节时,个别组员总是不爱表达自己,对于其他组员的意见亦是全部认可,是典型的沉默者。经工作员与其他组员的帮助、再加上其个人对集体融入感的加深,慢慢地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更是带头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协助其他组员更好地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以及问题解决上,组员的前测以及个人自述能力较弱,参与抗逆力提升小组后,组员抗逆力后测均值提高,抗逆力水平有所提升,组员的态度改善明显,对个人以及集体的自信度提升。
2、小组目标完成情况
从小组前后测、小组活动意见反馈表、组员的表现以及家长反馈来看,小组预期的三个目标都已达成。其中,85%的组员抗逆力水平有所提升(效能感、乐观感、归属感提升);80%的家长认同抗逆力理念,并认可家庭在青少年提升抗逆力水平中的重要性;80%的参与家长学会运用有效沟通、鼓励、倾听等至少3种支持技巧,营造青少年抗逆力水平提升的良好环境。
六、专业反思
(一)抗逆力活动设计丰富,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在本次抗逆力提升小组设计中,服务团队结合服务调研及过往青少年服务的经验,针对社区具有提升抗逆力需求的社区青少年策划了一系列挑战性、互动性强的特色服务,将自我认知、冲突训练、问题解决、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等与效能感、乐观感、归属感维度的抗逆力因素融入到青少年喜爱的游戏中,以引导式、探讨式、共享式的小组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小组动力和小组氛围的影响下,与工作人员、其他青少年伙伴共同了解自身的抗逆力程度,通过引导青少年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共享应对方式、掌握应对技巧等,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以互动性、挑战性的游戏带动青少年了解并提升抗逆力水平,比单纯的游戏体验、单纯地说教式传授更能发挥青少年自身的潜力,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去提升抗逆力水平。
(二)家庭提供了有效而稳定的外部支持。本次抗逆力服务小组,在小组第一节之初便设计了家长工作坊,让家长了解抗逆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家庭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家长在抗逆力小组活动期间积极参与小组服务,在每节小组活动结束后与青少年交流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了解青少年在小组中的变化,坚持给予青少年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与青少年一起共同完成家庭作业,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青少年家长每天都在抗逆力小组群中分享青少年回家后对相应能力的运用情况、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对青少年改变的感受等,在抗逆力服务过程中良好地扮演了积极而正面的角色,推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小组的服务发展和成效显现,并表示在之后的生活中,坚持以掌握的亲子沟通经验、抗逆力提升对家庭的期待去关注青少年的发展,坚持保持并进一步提升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
(三)抗逆力提升缺少学校的参与和支持,降低青少年与学校的正面积极的联系。本次抗逆力服务小组定在暑期进行,教学环境及教师资源的空缺,促使青少年抗逆力服务缺乏学校的参与,缺少一份青少年经常接触的学校环境的支持。学校是青少年日常学习、朋辈相处的重要区域,也是青少年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的接触地之一。学校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抗逆力环境、营造更积极正面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环境,可以帮助青少年面对负面事件及压力时,能够有在学校的支持下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区面对和客服逆境,借用学校积极正面的支持去提升青少年抗逆力水平。因此,青少年抗逆力提升服务必须将学校作为不可缺少的联系,这是本次抗逆力服务未考虑到的,应在之后的服务中将学校纳入青少年抗逆力支持系统,共同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段冬蕾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0/0616/36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