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领域,大学生就业的减压阀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领域,大学生就业的减压阀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作。据人社部分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正值春季招聘期,导致整体市场需求下降,部分行业需求调整加速,毕业生人岗匹配难度有所增加,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上加难。近日,民政部、教育部提出“积极引导支持大学毕业生进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领域就业”,并提出“争取实现2年内全国64万个城乡社区,每个社区的新增岗位至少招录1名毕业生”,表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领域(简称“三社”领域)将成为大学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

“三社”领域就业需求在哪里

社区联系千家万户最具体,服务千家万户最直接。当前,城乡社区发展需要增加新鲜血液充实工作力量。

从社区防疫要求看,城乡社区防控工作继续摆在重要位置,疫情防控倒逼社区治理手段向技术化发展,社区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跨部门信息资源利用、融媒体宣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都是社区面临的新课题。

从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来看,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服务工作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要求基层政权、社区协商、志愿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模式更加成熟定型。

从脱贫攻坚任务看,城乡社区还有一批贫困群众比较困难,需要通过打造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非行政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服务平台,实现兜底保障、精准服务。

从搞好居民服务来看,疫情让“家门口”的服务变得更加迫切,以社区为依托的医养结合、托养陪护、心理慰藉、电商物流等刚性需求快速增长,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病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个性化、高质量服务“菜单”需进一步丰富。

从社会服务产业提质扩容来看,品牌连锁的养老机构、家政机构、托育机构、大型康养综合体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应首先在社区服务网点历练。为此,应鼓励毕业生在“三社”领域一展身手。

“三社”领域就业优势在哪里

大学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政府购买服务、自主创业等形式在社区就业,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是可以规避市场风险。社区位于学校、市场之间的缓冲地带,办公场地可以与社会组织共享,开展社区服务时,兼顾社区创业,同时享受学校和社区提供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通过服务建立邻里信任关系和蛛网式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一定社会资本,提高就业成功率。

二是能快速提升本领。社区工作的特点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学生能接触到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准确掌握社区人群需求“痛点”,把自己打造成“为民服务”的行家里手、洞悉“客户需求”的“斜杠青年”。

三是职业发展路径通畅。大学生职涯起步可以从员额外工作人员,再到员额内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书记、主任,优秀的社区主职还可以进一步定向考录公务员、副科实职,且待遇不低。

积极倡导到“三社”领域就业

一是做好宣传发动

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调研,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三社”领域就业量较大的专业及占比为财务管理6.39%、会计学5.48%、社会工作4.56%;高职毕业生为会计9.0%、社会工作5.54%、护理2.49%。可见,不仅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不在“三社”领域,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养老、康复相关专业毕业生在“三社”领域就业量也极其有限。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面向院校宣传“三社”领域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如河北某地主动联系京津冀高校对口支援乡镇扶贫社工站建设,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实习的基础上就地就业、创业等。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

社区是贯彻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应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优先鼓励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表现突出且有志于在社区发展的大学生通过选举进入居支两委、参加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会招考,进入城乡社区员额,并进一步定向考录公务员实职。校党委应为在校大学生社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

三是扩大社区公益性岗位供给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考虑在社区层面增设基层治理专干、物业管理专干(已有部分社区落实)等,入驻城市社区的社会组织以及乡镇社工站增加社工岗位数量,做到乡镇社工站和村(居)政府购买服务社工项目全覆盖,预留名额给大学生。如湖南省在“禾计划”乡镇社工站派驻近4000名社工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建设城乡社区工作室”。除此之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可考虑增设“青年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残联可加快建设一批残疾人社区康复站。

四是适度提高大学生社区就业待遇

目前,中央基层项目有“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各地还有一些基层项目,配套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建议人社部门增设一批面向社区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社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享受“三支一扶”同等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建议在“采用市场化办法,细化城乡社区毕业生就业政策”方面拿出实招。如在养老机构、家政机构、托育机构设立的社区服务网点就业的大学生,且获得社会服务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考虑纳入《地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对用人企业给予一定的企业引才薪酬补助,大学毕业生工作满一定期限,能享受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全额补贴、商品住宅补贴、房租补贴、城市落户加分等政策。出台促进大学生社区就业创业办法,推广“大学生创业项目嵌入社区模式”等。

五是院校积极对接推动

建议院校加强“三社”领域岗位信息搜集整理,挖掘校友资源、校企校社合作资源,重点落实好孤残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高职百万扩招学生等重点群体在“三社”领域的就业帮扶。围绕“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社区新业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校地共建一批大学生思政研学基地、社区实践育人基地、社区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在校生到城乡社区、家庭等开展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惠民服务,增加“三社”领域认知和亲和力。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课题[XJ194128]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2日第9版

作者:李浩平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20/0605/365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