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全人健康”服务助力“糖友”在同伴教育中获得新生

“全人健康”服务助力“糖友”在同伴教育中获得新生

本文为2019年度深圳“十佳”优秀社会工作案例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病”,它和其它很多慢病一样,是由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研究表明,通过健康自我管理来改善慢病患者的健康生活状况,可以较好地提升其生活质量,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1.“糖友”通过小组学习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友”通过小组学习糖尿病基础知识

经过对66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服务需求调研”及“自我管理量表测评”,来自春暖的医务社工发现多数“糖友”在疾病管理、情绪管理和角色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影响到了其正常的血糖控制水平。

为此,社工成海霞、林莲英和周微微组成“糖友”行动研究小组,通过整合医院和社康医护人员的力量,共同协作运用“全人健康”视角模式,设计了针对“糖友”身体、心理、社交和灵性四个层面需求的六节次的“糖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活动,和为期三个月的“糖友”随访行动干预计划。

4.医社合作入户探访“糖友”近况,讲解血糖仪使用事项

医社合作入户探访“糖友”近况,讲解血糖仪使用事项

“医社”跨专业的协作模式带给“糖友”们全方位、精细化、贴心的干预服务,“糖友”们不仅获得了来自医护人员在疾病管理方面的专业指导,还得到了医务社工在其情绪管理和角色管理方面的有力支持。在服务中,社工通过积极动员病友志愿者的力量,将专家的角色还回给了“糖友”,促使“糖友”间形成了同伴教育和自助互助的动力氛围。同时,干预小组将小组工作和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整合应用,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糖友”共性化和个性化的多层面需求。

6.医务社工与“糖友”进行面谈,了解其近况

医务社工与“糖友”进行面谈,了解其近况

已有两年糖尿病史的刘大姐是参与“糖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的“糖友”之一,她分享说,“自己身边没有人患糖尿病,自己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只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但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去控制,很担心自己会有糖尿病并发症”,通过三个月的小组干预,刘大姐从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到慢慢的放开自己,积极的将自己的经历向其他组员分享,她表示通过在小组中吸取的经验控制自己每天的饮食,对于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了新的体会。

刘大姐还分享道:社工开展的小组只要自己没有事情耽误就一定会过来参加,直到最后一节小组,刘大姐为了参加小组还特意调整了上班时间。她说:“通过参与小组,在社工的督促中会有意识的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还通过学习到的知识纠正了自己错误的药物使用方式。而自己偶尔有时忘记了控制饮食与运动、监测血糖,但是一经社工提醒,马上就想起来了要怎样管理自己的血糖。”

刚刚参加小组的“糖友”们,难免会有些拘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后来慢慢的,有“糖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见解,就会引起其他“糖友”产生共鸣,如“这个红薯可以吃”,“我跳广场舞的经验”等各种家常话般的经验所得。

从夏天到秋天,“糖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陪伴组员走过了两个季节,分别以“控糖知识知多少”、“并发症的认识与预防”、“饮食控制我做主”、“健康饮食,服药须知”、“规律运动,快乐生活”、“情绪察觉,压力管理”为主题,协助“糖友”系统的从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社工及其他“糖友”处了解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管理自己的情绪,适应自己的角色。

令人欣喜的是,“自助互助”理念在小组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在社工的带领和帮助下,“糖友”间更加愿意分享自己好的经验,除了定期开展的小组外,社工还组建了一个线上微信群,“糖友”们都很乐于在群内分享自己日常的控糖生活,如我的早餐吃了什么等,获得大家的点赞与回应。社工知道,本小组结束后“糖友”之间的联系依然不会间断,“糖友”间的自助互助才是更加重要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糖友”加入进来,每个“糖友”都不再孤单和茫然。

在该服务中,医务社工透过“全人健康”的服务模式,采取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运用了跨专业协作、同伴教育以及整合社会工作的策略,使参与服务的“糖友”在慢病自我管理方面获得了有效的增能。

行动研究开展期间,服务所探索形成的一套“全人健康”视角下的糖友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模式,对医务社工此后开展类似的病友服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接下来,社工们还会继续将已形成的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论证,并持续进行调适和优化,以使更多“糖友”们从中受益。

案例名称:“全人健康”视角下的慢病自我管理服务行动研究

案例作者:成海霞 林莲英 周微微

推荐机构: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0/0427/36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