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休学网瘾少年重返校园辅导案例
休学网瘾少年重返校园辅导案例
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相对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孩子必然也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试想一下,假如您的孩子网络成瘾,严重到长达一年的时间,休学在家中,足不出户,您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在中国,“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网瘾少年”成为家庭之痛
13岁的男孩亮亮,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独生子,性格比较内向、害羞,不愿意与陌生人打交道,朋友较少,喜欢宅在家里。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对亮亮比较溺爱。父亲在2004年因为一场病导致腿脚不便,并且视力障碍,长期服药,平时待在家里,只能偶尔扶着楼梯下楼活动。母亲是一家公司职员,每天早出晚归,一家三口靠母亲的工资来维持生活。奶奶照料起居,爷爷负责接送。
亮亮上小学时成绩优秀,五年级暑假,父母应他要求买了台电脑,之后便开始喜欢上玩游戏,渐渐沉迷于其中。初一时,亮亮的成绩下滑,母亲为此很着急,给他报了补习班,可效果并不明显。初二时,亮亮就开始不去学校上课,经常玩游戏从早上8点至凌晨2点。持续近半年后,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无助和绝望的家长来寻求我们的帮助,孩子的父亲打来电话:“你们要来帮一下我的孩子啊,天天打游戏不去上学,晚上玩通宵白天睡觉,一个月不出门了,你们快来劝劝他,救救我的孩子啊。”
二、面对面,游戏打开心扉
首次接触亮亮时,他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抵触,沟通不顺畅,并且产生情绪,为获得信任和制造安全的空间,我们选择调整方式再进行家访。在征求亮亮的同意后,我们单独面谈,知道亮亮喜欢游戏,便由游戏开始聊,他说自已经常在网上斗地主,却没有与人真的斗过地主,我们便拿起了扑克牌跟亮亮斗起了地主,用游戏的方式与亮亮建立关系。
再次探访时,我们用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慢慢探究亮亮内心真实的想法。一个个的疑团慢慢被解开,他说“游戏挺害人的,你们不要学。”“不打游戏也没其他事情可做啦,过段时间我会去上学的。”(后来听妈妈说,他经常跟妈妈这样说,但是始终还是没能走出家门)。并运用“认知疗法”认知重建,改变服务对象坚定而又顽固的信念,我们引导他认识网瘾对他身体的危害,“最近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呢?听妈妈说你最近胃口不好?”亮亮说自已的视力下降了很多,经常头晕。我们又告诉他,如果再日夜颠倒长时间上网,后果不堪设想,让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再这样了。(后来妈妈反馈说,孩子会关注新闻上那些猝死的消息,自已也很害怕熬夜了)。再教服务对象自我辩论:想象自己上网后的种种极端后果,自我辩论到底该怎么办?我们还会教亮亮,若再有了想上网的念头时,可以反复进行自我暗示,“我可以改变自己,离开网络,我可以去做各种有趣、有益的事情,例如看电影、出去旅游等等。”
亮亮长期不下楼,不与外界联系,心理防备较强,但我不会放弃,有时侯亮亮不愿意见我们,我就在亮亮的房门外与亮亮的父母交谈(知道孩子在房间听得到),有一次与父母聊到亮亮有电脑方面的特长,我表现出惊讶与赞美,并说起自已的电脑坏了,真希望亮亮能够帮助修理,后来亮亮通过妈妈的微信跟我联系,帮我检测电脑的故障;在了解到亮亮的游戏情结后,我打电话咨询了资深游戏玩家的朋友,了解到网络游戏中的一些隐藏潜规则,通过亮亮的妈妈转达给亮亮,还介绍了一些游戏开发公司的内幕情况和一些资源,并且邀约他去游戏开发公司参观;有时我也会打电话让父母转达信息,妈妈电话里说:“亮亮就在我身边,我下班一回家,他便出了房间门,没再打游戏,还跟我一起看电视。”我表示很开心,一方面鼓励妈妈的陪伴,一方面表扬孩子有了进步,并且让妈妈代为转达我的问候。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让亮亮感受到了我的持之以恒,以及给予的尊重和关心。
三、学校、社区齐出动,创建支持网络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约有1/4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亮亮与老师之间沟通较少,亮亮的家长与学校缺乏互动,学校有计算机课程,但只是教学生基础的电脑操作技能,并没有引导学生怎样合理、正确的使用电脑和网络。在缺乏关注、缺少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亮亮虽然知道自身的问题,但没有控制力,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便产生逃避的态度,沉浸于网络世界。
学校:我带亮亮妈妈一起约见了班主任,一是让班主任了解多些亮亮的情况,让学校重视到孩子;二是代替亮亮了解学校近期的情况,消除亮亮后期返校的疑虑;三是希望与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关系,便于后期家访跟进。
同学:我找到了亮亮的同学,了解亮亮在学校的其他朋友群体,他们同意配合我们,并且在后期定期去亮亮家进行了探望。
社区:考虑到亮亮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便为他介绍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做戒除网隐的心理咨询;社区开展青少年活动的时候,我又邀请亮亮过来参加社区活动,做志愿者。
四、他真的是想玩游戏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亮亮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满足,但其缺乏社交,父母亲对于孩子教育缺乏耐心和方法,漠不关心。亮亮在游戏里交朋友寻得感情慰藉、打发时间,释放压力,获得自由,得到尊重。慢慢脱离现实的生活圈。
亮亮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网瘾以及与父母的关系。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直接对亮亮进行辅导,运用“认知疗法”认知重建,改变亮亮坚定而又顽固的信念,让他认识到现实生活远比虚拟的网络世界精彩。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亮亮的具体技巧,其家庭关系是影响亮亮上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想要减轻网络成瘾的程度,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要的。并且调动所能协调到的各项资源为亮亮开展服务,作为一个学生的身份,以学业为主,需要了解其不愿意学习的根本原因,再来做辅导。
五、缓解父亲焦虑情绪、学习沟通技巧、改善亲子关系。
亮亮的父亲说“孩子天天都是这样骗人怎么办?要拖到什么时候?”
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亮亮的父亲由于自身身体原因,腿脚不便长年待在家中,思想封闭,很少和孩子交流并关心其成长、学习和生活。父子之间的沟通不畅,甚至存在不良互动,出现问题父亲只会对亮亮进行批评和指责,父亲长期唠叨并与之发生冲突,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这也使得亮亮越来越反感,躲在房间。我通过积极地倾听,给父亲充分表达的机会,让父亲的情绪得以宣泄,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我说“让亮亮从沉迷网络游戏的状态中走出来,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我们都在努力,希望能够得到改善。”我又向亮亮的父亲介绍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点,特别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教他如何正确关心孩子,避免在亮亮面前重复孩子比较敏感的语言。我问亮亮的父亲:“听说您与孩子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有一次孩子还出手打过您是吗?”“是啊,每次说他都不听,说什么都不听。”“那您都跟他说了些什么呢?”“不上学以后怎么办?必须要去上学!”“不上学以后就找不到工作!哪来的房子住?”“天天待在家里打游戏不去读书哪有朋友呢?”我观察到,从我们进门到坐下来交谈,亮亮的父亲一直都在对着亮亮重复那几句话,便又问他:“除了这些话,您是否有跟他沟通过其他的事情呢?”“没有,其他没有什么好说的!”“您刚才也说了,他没有听进去。据我们观察,你说这些话的频率还挺高。”“是啊,那天说得他烦了,还用很热的水淋我!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您平时可以对亮亮的生活以及亮亮妈妈多些关注和关心,可以多夸夸孩子,我今天看到亮亮自已用微波炉热饭菜,生活自理能力挺强的。下班后对妈妈多一些嘘寒问暖,跟她聊一下孩子在家较好的表现等,让亮亮能够感受到一个爱的氛围。”为了减少重复敏感的语言伤害,我们向亮亮的父亲布置家庭作业,让他拿个本子把每次跟亮亮说过话都记录下来,由于亮亮父亲的视力较弱,他便用手机语音发过来给我,父亲积极配合,我们通过及时回应以及回访,一段时间后果然有了成效。当父亲看到学校与社区都在关注与努力,以及心理上的支持,便缓解了悲观和焦虑的情绪。
亮亮的母亲由于工作较忙,对亮亮疏于照顾,较少交流;亮亮的爷爷奶奶只懂得照顾生活起居,忽视成长教育;亮亮的父母经常在家里吵架,家庭关系不和谐,这些都让亮亮缺乏爱与关注。我们选择用电话进行辅导跟进与情况反馈,我们向母亲推荐亲子关系的微信号,鼓励亮亮的母亲多听一些有关孩子青春期的讲座,多与孩子沟通,多一些表扬的话语,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务,建议他们晚上一同散步,一起看电视。
六、探索个人发展需求、寻找突破
通过定期回访,了解亮亮父亲唠叨的内容与频率,亮亮母亲表示父亲与孩子都有明显改变,自已也回归家庭,尽量多些时间陪伴。
2019年6月,妈妈发来信息:“亮亮最近心态平静了好多,但大多数时间还是会待在房间里,近段時间我也会跟他谈找学校的事情,他说现在好像回到了现实生活,但是就差一个动力,让他去学校。问他需要什么动力,他也说不清。”根据我的观察,发现亮亮对于电脑编程特别感兴趣,即将中考,不能错过机会,便通过我的行业资源,找到许多相关学校的招生信息,又通过亮亮母亲在线发送与亮亮进行多次沟通,明确孩子希望发展的方向,再列清各个学校的专业及课程,最后建议母亲转发给亮亮,引导他自已来做选择。
七、变化总是悄悄在进行
2019年7月,母亲发来消息:“亮亮现在隔天都会出门,还与父亲交流关于有同学复读的事情,并邀请同学一起去公园玩。现在孩子被一所**学校录取。真的感谢你一直的帮助鼓励,感恩有你们,祝福您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2019年8月,母亲发来消息:“在确定报读喜欢的学校后,亮亮主动加老师微信,与老师交谈,自已准备饭盒和行李箱等。”
2019年9月,母亲发来消息:“孩子已经去学校报道,报道当天所有手续都是他自己办的,我就在后面,原来他的自理能力还是不错的,他将生活用品摆在宿舍的衣柜里好整齐!他还叫上同宿舍的同学一起跟着学长去看课室。也非常感谢你们一直的陪伴帮助!”
2019年10月,母亲发来消息:“昨天从老家回来,作业还剩一篇作文,正在查資料准备中,跟爸爸还会偶尔聊下天,这段時间孩子去学校,我也可以多散步,心情也好了许多。”
2020年1月,母亲发来消息:“亮亮的专业期末成绩期排第四名。”
2020年3月,母亲发来消息:“这段时间孩子都在上网课,每天提交的作业老师评语都是优秀,进步还挺大,亮亮说他的数学不好,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课,不断练习。这段时间你们也辛苦了,你要注意休息,注意防疫。祝你幸福安康!非常感谢你们陪伴我们走过一段时间,感恩!(还发来老师表扬亮亮的截图)
八、最后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成长
亮亮从最开始的足不出户,到现在与同学结伴出游,从之前的沉迷网游,到现在的进修编程;从与父母不言,到后来的交流学习,从不问世事,到现在的积极主动。当亮亮感受到身边人发生的变化后,自已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家长从开始的指责,到现在的陪伴,从说教式的教育,到每天一句鼓励的话,从之前的焦虑情绪,到现在的坦然面对,从消极到现在的积极以及自我肯定,都在发生着改变。
我们开始,侧重关注对于亮亮的辅导,建立关系是最大的难题,困于游戏中的亮亮并不能接受旁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闭门不见,辅导没有太大效果。随后以个案管理的形式开展服务,充分调动亮亮身边的支持系统,让亮亮感受到来自身边人对他的期望与正向的看法;让亮亮的家人学习沟通技巧,能够有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并且运用我们的资源优势,为亮亮提供各类信息及支持,促使亮亮思维和沟通方式的良性转变,取得较好的服务成效。
服务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经过17次的专业辅导,亮亮感受到来自身边的爱与关注,最后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成长。
责任编辑:王晨宇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20/0424/36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