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社工服务自我造血的路径——走向市场化、职业化之路

社工服务自我造血的路径——走向市场化、职业化之路

社会工作行业已在我国发展10年之久,然而现如今许多人谈起“社会工作者”想到的第一个念头除了“助人自助”的社工理念以外,便是想到“薪酬待遇低”“就业前景低下”等印象。那么社会工作者为何就不能摆脱此等现状呢?我们且看社会工作行业的起源与现状。

社会工作起步土壤不同,意味着本土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不一样的路径。社会工作起源于英国,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最初由教会开办济贫事业,宗教观念引导信徒们从事各种各类的慈善活动,继而政府接手慈善工作,才有了《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开端,那时,社会工作者逐渐地成为一项职业活动。

而我国社工事业起步晚,直到20世纪初,专业社会工作才正式传入中国, 1987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各大院校开始设立专业,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2008年6月,我国才首次举行了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意味着职业化道路的正式开始。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是早于职业化发展之路的,这就容易导致专业社工人才走向社会后,遭遇“职业薪酬待遇低、职业保障不到位、人才流失率高”等职业化发展不完善、不平衡的现象导致的人才缺位的最重要原因,直到今日,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本专业学生仅有3成对口。

这么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职业化之路,提高自我造血能力,看来最为要紧的。就笔者从事5年社会工作感受而言,当下我国社工机构资金来源单一,几乎全部依靠政府购买项目、岗位资金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加上政府财政拨款手续繁杂,周期长,有一定滞后性。

另外,社会工作的专业也容易受到签订的服务协议局限,丢失了自身作为社会组织的本应具有的独立性和专业发挥的空间,而走向行政化。据笔者了解,比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更早的香港,其社工机构的资金是多方面的,政府投入的资金比重大概占70%左右,其他则来源于机构的产业盈利以及社会的慈善捐助。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呢?

其实,在社会工作不少领域是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服务模式的。笔者认为,可把社工服务本身当做一种资源,如何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市场化与计划的力量相互影响,达致平衡,而不同资源也可以提供相互的支持。政府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缓解危难上为社会弱势群体购买兜底社会工作服务,而社工机构也可以以社工产业形式将专业社工服务推向市场。例如在养老事业而言,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为本地低保、残疾或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免费的居家养老服务。而对于一般老人而言,养老服务同样具有非常大的需求,是否可以制定套餐清单或服务层级为这些老人提供有偿的服务呢?以上都是可以走向市场化的可能尝试。

就笔者了解,目前不少领域和社区已作为试点,由社工机构承接社会企业,透过商业的手法运作,从而提高社工人才队伍待遇、稳定团队同时将所得盈余用于辅助弱势社群,反馈兜底社会工作。这是笔者期望的可以达致双赢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当然,这一路上免不了要面临许多困难:真正职业化后,队伍的专业化能够跟上?如何盘活社会工作发展的市场环境?……这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路上不断厘清、判断、解决。

社工职业化、市场化路漫漫其修远,社工人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20/0414/362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