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百家争鸣 焦若水: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的维与位

焦若水: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的维与位

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特别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今天,兰州大学教授焦若水结合疫情防控来谈谈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维与位。

近来,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工作既是一门专业学科,又是一门专业职业,讨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既要推进学界关注的科学性,更要回应实务界关心的有效性。更需警惕的是,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都是一个滴水穿石的长期改变过程,运动式的重视如果没有持续的保障,疫情期间暴露的结构性问题则不能得到有效回应。

一、升维,提高社区治理的复合反应能力

社区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但在理性层面不应渲染社区工作人员的苦力苦情,更不应将社工冲在一线作为典型宣扬。恰恰需要逆向反思的是,如果绝大部分社区居民有很强的社区参与度,社区的工作就不会有那么沉重的负担;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辖区单位沟通渠道通畅,社区就不会在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扮演“表哥”。今年疫情期间,甘肃省兰州市“三社联动”试点社区的社工在社区志愿者组织、社区信息发布、物资筹措等方面作用发挥显著,大大降低了社区的工作压力,有无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参与成为社区工作有效与否的试金石。

下一阶段,不应再单纯强调社工的服务角色,而是要发挥社工在社区治理统筹中的助攻角色,协助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社区资源链接、社区协同网络搭建等,协助社区完成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工作,这才能在更高层面体现社工“授人以渔”和“助人自助”的建设性作用,才能使社区治理的中枢形成领导、统筹、协调、激发、连接、整合的功能。

二、同维,增强社区社工的分层处理能力

正是因为社区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才给社工进入社区提供了机会。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者只是一个行动者,如何在社区治理中既能体现社工的专业唱法,又能在社区治理大合唱中共鸣,需要社工增强社区中的主体性和敏感性,做以往社区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在社区中,社会工作者是具有专业理念方法的工作者,社工需要贴近居民和社区需求开展服务,但更需要体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让社工成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催化剂,才能真正体现专业价值。疫情期间,兰州市的社工以“解忧接线员”的方式,发挥个案服务和情绪疏导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小组服务工作,化解社区疫情防控的硬骨头和疑难问题。

下一阶段,应该聚焦疫情大考中社区治理的短板、弱项,摆脱社会工作活动化、展演化的困境,在社区治理的整体中定位社会工作,通过对社区事务分类分层,让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专业性的民生和社会治理问题上发挥作用。

三、降维,培力社区主体的协商合作能力

社工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发挥,还需要放在我国整体治理体系中来认知,客观冷静地看,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非常突出,社会工作在社区中的应急工作能力还有很大不足,社区社会工作围绕少数居民开展服务的瓶颈没有有效突破,人为拔高和夸大社会工作的作用有害无益。特别是社区居民参与率不足的问题,需要从降维角度来推动社会工作从教科书式操作转变到社区日常生活。降维不是降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隐藏服务对象不需要的专业术语和方法,用服务对象能听懂的话语,从服务对象看问题的角度出发,在服务对象的理解力以内,向服务对象解释所遇到的问题、感受和助人方案。这一策略以医生为例可以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医生在诊室中面对病人,一定不会长篇大论的教科书式对话。疫情期间社工向居民传播的信息,不应是几十页洋洋洒洒充满专业术语的服务方案,而应是简明、实用、精准的指引。

下一阶段,社工应贴近社区居民,把社区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好方法、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实践智慧作为社区治理的本土资源努力开发,增强与社区原有工作系统的联通联动,才能激发社区的活力,才能把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治理精神真正体现出来。长远来看,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many/2020/0324/361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