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龙互动访谈 专题讨论 |何雪松:从“有为社工”到“给力社会”
专题讨论 |何雪松:从“有为社工”到“给力社会”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青年长江学者、教授、博导
Q1:社会工作专业,如何能够更好的介入防疫工作中?可以有哪些作为?
何雪松 教授:
社会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就目前而言处于一个辅助性的地位。当然我觉得应该争取机会把社会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的应急管理里面,有一个体制化的角色,这是我们要去努力的。
目前社工界在社区防控、资源整合、心理疏导和关怀弱势群体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不过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考虑。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特别是武汉,病亡的人非常多,未来对家属关怀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并不能简单的把它理解为心理疏导去面对哀伤问题,恐怕有些家庭还有很多实际的困难,恐怕还有很多怨念和愤怒。怎么去引领这个群体的心态和情绪?我感觉疫情解除之后,这是个大问题,这个方面是需要去思考的。
其次,就是中国人的健康行为问题。我们的行为要符合卫生健康的要求,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社区教育或者公众教育的过程,我觉得这个部分社会工作者是可以多做一点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人手来做这个事情,社区服务中心也没这个人手。社会工作者要做,但需要注意怎么样去提升跨学科的合作的能力,要和医生、公共卫生人士、应急管理人士有跨专业沟通到能力,怎么来展现我们独特的观点,独特的视角,比如说我们去评估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时候,我们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几个方面都进行评估。可能医生看到的是身体,也会看到点心理,但不太会看社会的层面。应急管理的可能更多的是看到资源的问题,怎么样隔断的问题,但不见得能回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
Q2: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有哪些?
何雪松 教授:
优势一:我们社会工作者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全面视角到视角来看待人,能看到更多的细节的需求和需要。如果有社工的纳入到这些具体的安排之中,就不会出现网上那么多性别议题的争论。在应急管理方面,比如说在深圳,应急管理的预案是邀请社会工作者一起去做的,这个就很重要。假如封城这样的应急预案,如果社会工作者参与一起做,就一定会充分关注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有很多特殊群体的需求。比如说家长被隔离了,小孩怎么办?子女被隔离了,老人家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当然,武汉当时的情况也很特殊,防护物资严重不足,肯定要优先供应,社会工作者想出力也出不了。后来,武汉的社工做了不少工作。
优势二:在于社会工作的群众性,它一定是立足于基层的。我们比较善于在群众中把大家都调动起来,因为一个好的社工机构要活下去,基本上必须要有群众基础,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是我们的专业优势。
优势三:社会工作是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的。但是目前来讲,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为什么社会工作者一开始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做什么,因为没有完整的积累,这样的事情在国际上知识积累也不是特别多,埃博拉有一点。从全球范围而言,实际上在应对这么重大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上,社工的知识积累是有限的,有的是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关联知识。我觉得这一次疫情之后,我们是要好好总结,要把这些知识技能总结出来,这样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优势四:我觉得这一次不错的表现,就是线上线下的结合。特别在武汉,尝试了线上线下的多层次的干预,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甚至可以说是个创新。因为我们社工教科书里面的知识和技巧主要都是非互联网时代的。这一次武汉的社工同事能发挥作用的核心还是线上加线下。这是我们感觉已经出来了一点东西,如果能把它总结出来,还是不错的。
优势五:价值观。社会工作是强调价值观。这次疫情暴露出不少价值伦理的问题,特别是简单化地污名,排斥、歧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都要坚决反对。
总体我们还是要看到社会工作还在辅助性的位置,这个我们还要有清醒的认识。
Q3:社会工作专业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特有的“社会”?
何雪松 教授:
社会工作聚焦社会,涉及到如何理解“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呢?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恐怕与西方的理论有点不一样,比如说,国内的很多社会组织就是党和政府培育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政治脉络。所以我有个说法,叫“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社会有力”。
政府有为,面对疫情,党和政府的领导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作为的和乱作为的,都是有问题的,对此网上的讨论已经很热烈了。市场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很多电商、物流和互联网平台担当了这样的责任,其效率是某些组织不可比的。除了政府和市场之外,社会有力是不可或缺的,我一直倡导要建设有力的社会。社会越是有力,面对疫情就越有韧性,就越是能够更为从容地面对挑战。这里的“有力”包含三层意思:活力、平衡和团结。
首先是活力。一个社会的活力,就体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大家捐钱、捐物或做志愿者,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抗击疫情。一个快递小哥帮助金银潭医院的医护解决了吃饭等实际问题,这就社会活力的体现,非常了不起。很多人在认真反思,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一定是每个人都愿意发声、愿意参与、愿意反思的社会。
再次是平衡。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社会舆论对为官不为、官僚主义、形势主义等现象都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这就是社会保护机制。比如歧视武汉的问题,很多地方迅速的做出了舆论的反应,有了武汉人专门居住的宾馆。平衡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这样的力量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第三是团结。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国团结气象,也要更加鲜明地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人的权利和尊严都应该得到保障,简单粗暴地对他人进行污名化就是“社会的暴虐”,这文明社会不应有的现象。越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时候,越是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底色。我们需要,推进包容、共享,减少排斥、分隔。
我认为要有完善有效的应急体系,一定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社会有力”。社会工作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与政策制定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医护人员一起合作,形成跨学科的力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应这样的挑战。
责任编辑:孙彩丹
文章来源:http://salon.swchina.org/talk/2020/0228/359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