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队伍建设社工·义工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案分析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案分析

重庆人和街道万寿山社区现有精神障碍患者20余人,他们因为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一部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但大多数患者服药后都会出现不良反应,他们较少出门,难以恢复正常工作,常常出现自卑、厌世、情绪反复等问题。长此以往,他们更无法融入社会,为此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介入精神障碍群体,为他们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一、案例背景

案主,小莉,今年33岁,重庆江北人,患有精神分裂、肝肿大、体重超重等疾病,家族没有精神病史,至今未婚。案主目前与其母亲两人居住,案主母亲今年65岁,有自己的养老保险,不过由于案主的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出现明显问题,目前依靠贩卖咸菜以及低保维持家庭生活。

案主患病近5年,曾经是一名美容师,拥有较好的外貌以及扎实的美容技巧,生活一度十分美满,但是在一段感情经历中,案主不甘与前男友分手,导致心中抑郁,逐渐演化成精神分裂。患病初期案主曾积极接受药物治疗,同时寄希望于通过药物根治自身疾病,对于自身抑郁并未引起重视,心中仍然不愿接受过去种种不如意,导致疾病逐渐加重。

社工初次与案主接触是对社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排查,了解社区精神障碍者情况。入户探访时社工了解到,案主时常出现幻觉,内心抑郁,已经有过多次厌世自杀情况。近段时间病情加重,在医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加大药量,只因为内心抑郁、痛苦不堪,更是使自己的肝肾功能出现严重不适,体重不断上升,并且由于自己的疾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难,而产生极大的厌世情绪,不希望再拖累自己母亲。

二、问题分析

社工与案主进行多次聊天,向社区工作人员及精神科医生进行了了解,同时查阅大量关于情感性精神疾病的资料,针对案主所描述的问题,社工进行了相对的需求分析,1、生理需求,由于疾病导致案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无法获得长时间的睡眠;2、安全需求,由于案主长时间的抑郁导致已经有过多次的厌世自杀情况发生,担心自己突然死亡;3、尊重需求,长期患病,导致案主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无法痊愈,只会拖累家人;4、自我实现需求,案主至今无法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这一事实,不愿入院治疗,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三、理论基础

优势视角,优势视角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特长和内在品质,拥有独特的资源以及与资源建立联系的方式,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即便是处在严重困境中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不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以及他所在环境中的优势资源。在服务中协助案主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周边的优势资源。

案主自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不愿面对现实,更不愿积极接受治疗,尝试寄期望于在家中依靠药物维持,然而案主自身并非先天的精神障碍,有过较为美好的人生经历,同样拥有较强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只是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逐渐放弃对于疾病的对抗,但案主能够清晰的同社工进行交流,并且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社工进行分享,在正常时间段内仍具有较强的求生欲望。

四、可行性分析

长期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案主的抗逆力逐渐被消磨殆尽,在无外部激发的情况,案主逐渐放弃抵抗,并产生多次厌世自杀现象,该种自杀为动乱型自杀,是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系被破坏,感到社会适应不良甚至适应困难,恐慌不知所措而难以控制,以致自杀。案主患病初期并未出现自杀现象,可以发现虽然感到社会适应不良但并未自杀,证明案主的抗逆力较高,为此社工通过对案主自身的优势评估,得出以下几点:

(一)内在优势因素

第一,认知。当案主处于正常情绪中时,是渴望从目前的生活困境中走出来,有寻求改变意愿以及强烈的求生欲;第二,情感。案主与母亲两人居住,身边虽然亲友较少,但是相依为命的两人让案主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母亲对于自己的关爱,不愿因自己的病情拖累母亲的同时又不甘离开母亲的矛盾思想;第三,动机。案主在患病前及患病初期曾是一个积极生活的人,通过知识、教育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过程;第四,人际。案主在与社工接触初期,面对陌生的社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愿意主动表达自己,并且案主愿意为了自己母亲、自己的家庭牺牲自己。

(二)外部支持因素

第一,非正式资源。案主的母亲对于案主并没有放弃,持续的帮助案主面对疾病的治疗,同时还有案主的表姐也时常关心案主,陪同案主聊天;第二,正式资源。社区对于案主长期关心,持续跟进案主情况,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与案主建立了支持网络,不定期向案主解答对于自身疾病的问题。

五、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社工的介入,引导案主学会控制情绪;减少内心痛苦;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现实,接受入院治疗。

(二)具体目标

1、运用接纳、真诚、倾听的会谈技巧,为案主提供放松训练,舒缓精神压力;

2、鼓励案主运用科技手段,扩大社会支持网络;

3、挖掘案主自身的优势资源,激发案主抗逆力,重新建立自信心;

4、运用建议、澄清和忠告的会谈技巧,链接精神卫生中心,帮助案主面对现实,接受入院治疗。

六、实施过程

(一)取得信任,建立关系

案主面对社工第一次显得并不是特别拘谨,十分热情的邀请社工进门。在会谈过程中,社工了解到案主曾有多次厌世自杀现象,案主对此表示十分无助,自己每次自杀的时候都感觉世界将自己抛弃了。社工运用接纳、真诚、倾听的会谈技巧,安抚案主逐渐高涨的情绪后,再简单的向案主介绍了社工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职责后,案主对社工的信任程度逐渐提高,在通过随后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

(二)界定问题,明确需求

在与案主的第一次会谈中,案主主动向社工寻求帮助,由于自身体重以及肝肾问题,导致自己面临死亡危险。为此,社工进一步询问案主对于自己疾病的看法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社工运用引导、澄清和对焦的技巧,引导案主表达需求,逐步协助案主分析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案主向社工表示,自己有时无法控制情绪,并且长期失眠就算吃了安眠药也要很久才能入睡,睡梦中也都是噩梦,导致自己的精神涣散,一整天都无法集中精神,内心抑郁,如果不吃镇定剂,就会出现自杀,并向社工展示了自己曾经自杀的痕迹。社工协助案主列举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与案主一起协商制定解决方案。

(三)情绪安抚,舒缓压力

通过查阅情感型精神分裂导致抑郁的资料以及在跟进的过程中社工对于案主搜集的资料显示,案主自身缺乏安全感以及自信心,为此,在会谈初期,社工运用运用接纳、真诚、倾听的会谈技巧,为案主提供放松训练,让案主在家中进行深呼吸训练,每当自己感觉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就拉伸身体做深呼吸放松训练。并在深入了解后,为案主提供安全岛技术,由于案主属于精神障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同正常人一样在自己内心深处幻想一个世外桃源,但案主在患病之前曾有过很多美好的记忆,故而社工通过将指导语告诉案主,引导案主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尝试回忆美好的记忆,让案主能够获得更多的睡眠时间,从而舒缓压力。

(四)挖掘优势,提升能力

经过多次的沟通交流后,社工运用引导、摘要的会谈技巧,协助案主回忆过去的事件,自己曾经对于疾病做出的努力,从而回顾曾经在抗逆力下的自己面对恐慌不知所措而难以控制时的做法。此外,在社工与案主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后,社工运用对质和忠告的会谈技巧,让案主理解到自己母亲对于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如果离开母亲对于母亲的打击,并明白自己对于母亲的重要性,以及不要在意其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母亲积极治疗,从而激发案主的抗逆力。

(五)运用科技,发现美好

在持续跟进的过程中,社工发现案主逐渐积极面对生活,使用手机的频率逐渐增多,通过多次的会谈,社工发现和案主聊爱好——养狗的问题时,案主明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沟通了解到案主曾经的两个爱好就是美容及养狗,为此社工使用“抖音”软件,关注了很多宠物的搞笑视频,并邀请案主一同关注,引导案主平日多关注宠物的视频,从而获得快乐,减少内心抑郁的频率,减少自杀的风险。

(六)接纳自己,积极治疗

在多次的会谈中,案主虽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且会主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但是案主多次表达自己身边缺少朋友,不喜欢结交新朋友,现实中的朋友,也不想接触,对此十分痛苦。为此社工运用摘要、对焦以及对质的会谈技巧,引导案主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于自己没有信心,不认为自己能够对抗病魔。从而在多次会谈中,社工运用自我暴露以及忠告的会谈技巧,让案主明白不要过多的在意他人的看法,并引导案主认识到自身疾病存在的现实。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帮助案主愉悦身心,并自行拍摄短片,获得在虚拟世界中他人的关注以及好评,从而提升自身自信心,接纳自己,从而逐渐拥有对抗疾病的能力,让案主愿意接受入院积极治疗。

七、总结评估

基于优势视角的理论,社工在介入过程中不断激发案主抗逆力,挖掘案主及案主周边的优势资源,增强案主对于控制自己情绪以及面对疾病的能力。社工在服务中扮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治疗者和资源链接者的角色。通过持续的跟进,协助案主达到以下目标:1、协助案主认清自身的问题与需求;2、引导案主学会控制情绪;3、引导案主使用“抖音”软件关注萌宠视频,从而收获更多快乐,减少内心痛苦;4、激发案主抗逆力,增强自信心;5、促进案主积极面对现实,接受入院治疗。

八、专业反思

在问题和需求的确定中,需要挖掘问题背后的需求,同时需要将案主看做是有能力的人,而不是问题人,需要不断激发案主抗逆力,承认案主的独特性和价值;在服务开展中需要秉持“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引导案主自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案主自身的能力;在服务后期,协助案主与周边资源建立良性互动,确保服务的延续性;同时在服务跟进的过程中,社工由于工作时间冲突,无法面对面会谈时可以借助科技化手段,打消距离差距从而达到持续跟进的目的。

文章来源:http://team.swchina.org/socialwork/2020/0116/35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