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社会热点 深圳:对标先行示范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深圳:对标先行示范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四十载东方风来满眼春,新时代南海潮头又春风。2019年,深圳民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民生民政的系列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改革、谋新局,推动特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深圳正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特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深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远飞表示:“深圳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推进实现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幼有善育,推动民政事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线上线下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聚熹微之光点燃大地,集微小善意播撒众生。9月20日-22日,第七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举办。本届慈展会围绕“聚焦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主题,着力传播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力量”,贡献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展会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791家机构、896个扶贫项目和深度贫困地区的917种消费扶贫产品参展,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和消费扶贫产品对接慈善资金近75亿元。
深圳市福利中心为老人庆祝生日。
努力实现“老有颐养”
近年来,深圳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先后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地区等。2019年,深圳加快推进建设“1336养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定》,通过立法先行,为特区养老事业作出方向性、长远性、原则性的制度安排。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平台,用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股力量,做实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三种服务,形成涵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六个层级关系的养老服务网络。新建10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5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超八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上调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的高龄津贴,12万老年人可享受新政红利。免费乘坐公交、地铁范围扩大至所有60岁以上在深圳居住老人。
全力推动“弱有众扶”
深圳民政用心用情做好低保对象、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持续增强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今年以来,深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1160元;出台《深圳市社会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办法》;健全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构建起涵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的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加快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相关管理办法,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全年共为超过600名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并帮助其回归家庭。
举办集体婚礼。
把“小确幸”聚成“大温暖”
贴近百姓身边事,让“小确幸”聚成“大温暖”。2015 年9月,深圳市全面推开“民生微实事”。2019年2月,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生微实事”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群众点菜下单、政府提供服务”的创新方式,快速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民生微实事”的实施使基层党组织在靠前服务社区居民中有了重要载体和抓手。社区党委建立“民呼我应”“马上就办”机制,真正成为社区的“主心骨”“带头人”;居委会通过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评议、主体实施等工作,搭建“我的实事我做主”居民自治平台,使居委会的自治功能作用得到有效提升。自2015年9月全面推开以来,共实施项目5万多个,财政累计投入54亿多元,已成为深圳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品牌项目。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2019年,深圳市以贯彻落实《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抓手,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促使其在服务“双区”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加快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条例》《深圳市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办法》,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推动设立“前海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等14家智库类社会组织,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社会组织监察执法,今年共立案调查社会组织12家,处置非法社会组织11家。
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党建“燎原计划”。截至2019年12月,市社会组织党委管辖基层党组织1035个,党员7562名,“两个覆盖”实现明显跃升。
加快推动专业社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出台《关于提升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社工专业人才岗位配备、培养、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相适应、与党和政府群众工作力量相补充的专业人才队伍。
2019年,为进一步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民政“9+3”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投资60余亿元建设市社会救助安置院、市社会福利院等12个项目,着力加快构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精细服务、体制创新、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城市形象相匹配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亮 点
关键词——脱贫攻坚“
聚焦脱贫攻坚,共创美好生活”,第七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为“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和消费扶贫产品对接慈善资金近75亿元。
关键词——养老服务
对标先行示范,着力打造精准化、精细化、集约化、智能化、具有深圳特色的“都市养老”新模式,助力实现“老有颐养”。
关键词——兜底保障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1160元;总结摸索出“3221”寻亲工作机制(“3个平台”,即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QQ全城助力平台发布寻亲公告;“2个运用”,即运用DNA匹配及人脸比对技术;“2个统筹”,即统筹政府和社会寻亲资源,充分吸纳民办公益机构参与寻亲工作;“1个深挖”,即引入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寻亲面谈,有效运用“抠字眼、听口音、辨外形”等,发现滞留人员信息)
关键词——社区服务
民生微实事实现社区服务由“政府配菜”向“百姓点菜”转变,全年全市共实施民生微实事1.2万件。
关键词——社会组织
积极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初步构建了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具有深圳特色的制度框架、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形成了政府、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社会组织党校。
责任编辑:孙彩丹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hot/2019/1230/35533.shtml